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4335|回复: 6

「一击不中,远遁千里」与「留有余力,留前斗后」,何者才是武家正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5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庸在新修版中,特別强调了他至爱的招式「亢龙有悔」的义理。

「亢龙有悔」一式,主旨在于「留有余力」,发出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身上的力道却有二十分。那么一击之间,纵然无法取胜,亦有余力自保,更有再度出击的可能性。

这是金庸对战斗的一种想法,小弟与不少友人却有另一种想法。

一来,我等认为与人对敌,全力相搏亦唯恐不胜,何況还留有余力呢?这岂不是将本来只有五分的胜算再減去一部分吗?

在小弟看来,武学正道应是像蛤蟆功那样,积蓄力量,觑准时机破绽,然后全力一击。这一击之中,我方是豁尽全力,不但是豁尽攻的全力,还豁出了「逃的全力」。因为这一击不论中的与否,我等都会立时逃走,「远遁千里」或是夸张,但这一逃,我等是要逃出对手的反击范围。

至于这一击若然失败,我方是否再攻,那要看对手是否会再次提供这种机会了。

这种战斗方式在《射雕英雄传》中亦有提过,在一灯以一阳指救治黄蓉之时,就曾有清楚的描写:

  待点到阴维脉的一十四穴,手法又自不同,只见他龙行虎步,神威凛凛,虽然身披袈裟,但在郭靖眼中看来,哪里是个皈依三宝的僧人,真是一位君临万民的皇帝。阴维脉点完,一灯大师径不休息,直点阳维脉三十二穴,这一次是遥点,他身子远离黄蓉一丈开外,倏忽之间,欺近身去点了她颈中的风池穴,一中即离,快捷无伦。
  郭靖心道:「当与高手争搏之时,近斗凶险,若用这手法,既可克敌,又足保身,实是无上妙术。」凝神观看一灯的趋退转折,抢攻固然神妙,尤难的却是在一攻而退,鱼逝兔脱,无比灵动,忽然心想:「那瑛姑和我拆招之时,身法滑溜之极,与大师这路点穴法有三分相像,倒似是跟大师学的一般,但高下却是差得远了。」


一灯这手法与小弟所提者,不同处只在于一灯未必每一击都是全力施展,而小弟强调者,在于这一击之中,已是倾尽全力,不作丝毫保留。

这种「一击不中,远遁千里」的打法,和「亢龙有悔」的打法,何者才是更合乎武家正道?
发表于 2011-3-5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觉得‘亢龙有悔’的理论,是个BUG。

这个理论不难理解,就是由于‘降龙掌’太过威猛,如果对方功力在你之上,而掌力全发出去后,自身防御为零,难免被对手反击。

洪七公也说过,一味的留有余力,也不正确。但这个力道的拿捏,却是很不好掌握。

郭靖道:“弟子不敢。”这第二掌“或跃在渊”,【却再也不敢留力】,吸一口气,呼的一响,左掌前探,右掌倏地从左掌底下穿了出去,直击他小腹。黄药师道:“这才像个样子。”
==============================================================
这招“或跃在渊”,是否违背了‘亢龙有悔’的要旨呢?

诚如求道所说,【全力相搏亦唯恐不胜,何況还留有余力呢】?

所以我觉得这个理论,是个BUG!



事实上,「一击不中,远遁千里」,感觉一般用于势均力敌的双方,

一是「既可克敌,又足保身,实是无上妙术。」;

一是双方陷于僵持,找不到良策:

【这时洪七公与欧阳锋都蹲在地下,一个以左手中指轻弹自己脑门,另一个捧住双耳,都闭了眼苦苦思索,【突然间发一声喊,同时跃起来交换了一拳一脚,然后分开再想】。】



但如果‘亢龙有悔’的理念成立,感觉比「一击不中,远遁千里」更高明!
发表于 2011-3-5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易传: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发表于 2011-5-11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何謂正道,端看其終極歸向而定,若以強身健體為武學終極歸向,那麼一切害生之法,皆可視為左道,若以止戈為武或武術即殺人術等不同終極歸向視之,其正道亦當有所不同,根本而言,還看所求為何道而定。

就乾龍兄所提之例來看,若說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那童話雖如夢幻空花也終究有個想像的原型基礎,或許可以考慮透過逆向反推而有所得,(反正就算錯得離題萬里,也無礙我等自得其樂…… )

以我個人粗淺了解來猜測的話,「亢龍有悔」所謂發出力道有十分,留在身上的力道卻有二十分,其原型,或許會是寸勁的概念,即當我發勁距離、準備時間可以壓縮到越短,那我就越可以延長保持在發勁前的「鬆」的狀態(也有人稱之自然體),當勁道未發之際,當然是留在身上的比發出去的還多好幾倍,就如同棒球再揮棒時,若揮棒速度越快,也就越有本錢等球在更近壘的時,看清楚變化軌跡再決定如何揮棒;或是相較於對手的動作跟反應越快,也越有本錢等判斷完是否為假動作才做相應之反應。

而所謂一擊之中豁盡全力,比較像似一刀流的概念,或是戰陣上的馬戰回合,現實中,劍道跟西洋劍(尤其是銳劍)的技法中也可以看到類似打法,不過這兩者跟馬戰比較貼近,都是藉著攻擊餘勢直接衝過對手一段安全距離,再反身重組攻勢,近年的跆拳或空手道比賽,也有類似的概念,做到最理想狀態就是,切近攻擊距離後,快速完成攻擊,定在對方反擊前退回,不過這比較多是因為因應規則影響所發展的指導原則。

不過,若是要「豁出了逃的全力」,那可能會演變成捨身技,也就不用考慮遠遁了……(當然,能將力量爆發得這麼徹底,也非是常人所能及阿)

兩種風格,其實就如同我曾論及的華山劍氣之爭一般,無所所謂誰才是正道,只有合於自己所求之道的方法,才是自己的正道,他山之石再佳,終究也只能攻錯。
发表于 2011-5-12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我個人粗淺了解來猜測的話。。。。。。當然是留在身上的比發出去的還【多好幾倍】
======================================================================
忽然感觉‘黯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从这个角度看,‘黯然’的理论,好像不如‘降龙’。
发表于 2011-5-13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的帖子

所以就武學理論而言
黯然其實不夠完整與成熟
雖然威力強大
但並不易複製
尤其是若想要傳授給人
恐怕是有相當難度
发表于 2011-5-13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黯然’不易传承。

或者说,‘黯然’是杨过自己的功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1-15 07:00 , Processed in 0.03742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