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52631|回复: 104

鹿鼎记中计-从丽春院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8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鹿鼎记》是金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做为封笔之作,金庸如同告别演唱会的歌星一样,尽其所能,不遗余力,用小说中的话来说,这一写“实是他平生功力之所聚”。《鹿鼎记》虽为武侠小说,却以无法为有法,以无剑胜有剑,包罗万象,姿态万千,读来令人如痴如醉,读后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传统的武侠小说,主角虽然性格各异,愚直如郭靖,聪明如杨过,木讷的虚竹,豪迈的乔峰,主角们拼武功,玩计谋,善要善得可爱,狠要狠得实在。出身贫赛富贵,忠臣义士,平民汉奸,好要好得明白,坏要坏得光彩。
  而《鹿鼎记》则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完全颠覆了自己之前塑造的模式,一个出身于婊子窝的小流氓,一把抢过男主的角色,闪亮登场了!


  丽春院   


  众所周知,一名少年欲想成为一代巨侠必须要修习上乘武功,而在习练上乘武功之前皆要打好根基。郭靖能够学会降龙十八掌并借九阴真经之功突飞猛进,正是在蒙古十年打下的基础。令狐冲能在短时间内学会独孤九剑,与在华山的学习是分不开的。那么,后来在官场里如鱼得水,封候拜将的韦小宝在哪里打下的基本功呢
  在扬州丽春院里

  丽春院,是男人们的天堂,女人的眼中钉。清时院子合法化,因此天下院子数不胜数,所谓开院者多如牛毛,开业不要执照,挂块布帘就能营业。但能够闯出名头,成为著名院窑则稀如凤角。丽春院不过是扬州红灯区鸣玉坊内的一家普通院子,却凭借着老板与员工们共同的努力打响了招牌。连少林寺脚下一家连名字都没有的小院老板,一听到丽春院的名头便肃然起敬。桑结,葛尔丹,郑克爽分别代表西藏、蒙古、台湾在扬州开会商议与吴三桂共同造反的大事,竟把会场选在丽春院中,更是旷古未有。丽春院开门营业,来者都是客,王子能来,盐贩能来,逃犯也能来,从不狗眼看人低。丽春院行规严格,决不偷盗客人财物,作事更是留有余地,以人为本,“妓陆军中遇上痴迷的嫖客,将携来的成万两银子在窑姐身上散光,老鸨还是给他几十两银子的盘缠,以免他流落异乡......”
  丽春院是妓院,是文人墨客们体验生活寻找灵感的书门圣地,不是专养私生子的风水宝地,一个孩子而且还是熊孩子,出现在妓院里必然会干扰姑娘们的工作,影响客人们的心情,继而影响利润。而丽春院不仅允许韦春芳生下孩子,还让这个孩子健康成长至十三四岁,丽春院不但是业界的泰山北斗,更是业界的道德与良心。
  我们且来瞧瞧韦小宝在丽春院这所大熔炉中都学到了什么
  韦小宝在丽春院乌龟们的呼喝与耳光中学会了拍马屁的功夫,将此绝技在康熙、洪教主等人身上施展,一拍见效,并在实战中不断强化,花样百出。泡在马屁堆里的洪教主独对韦小宝的马屁感到耳目一新,闻一闻精神百倍,听一听活跃筋骨。神龙教被毁,他从一教之主沦落街头,几成为丐帮弟子,心情可想而知,而作为罪魁祸首的韦小宝一番马屁上来,洪教主听后竟能“心中一乐,本来冷冰冰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不禁令人拍案叫绝,洪夫人更是对韦小宝的拍马功高度评价,赞之为“小猴儿,拍马屁的功夫算你天下第一
  拍马就得说谎,不然就不叫拍马而叫说实话,说谎是拍马的基本功。韦小宝的说谎技巧已到了大师级的水平,撒起谎来面不红心不跳,不但骗过对手,“连自己都深信不疑”,人谎合一,他总结出九真一假、哈哈大笑等假话准则,百试百灵,在多少次生死关头,韦小宝依靠高超的谎言保存了自己,卖掉了敌人
  韦小宝在替妓女采购桃子等物品的时候学会了贪污截留,而且形成了不贪白不贪的理念,因此,他在索额图等贪腐巨头的教导下才能放下顾虑,一点即透,触类旁通,迅速成为贪富能手。
 筛子功,玩筛子是韦小宝最大的爱好,闲暇娱乐项目,闯荡皇宫时屡次用到,并以此救了王屋山的诸位英雄。
  石灰功,撒石灰与毒术、暗器相比并无本质的区别,撒石灰是韦小宝的压箱绝学,手劲大,准头高,指哪撒哪!韦小宝凭撒灰多次力挽狂澜,先后杀死黑龙鞭史松,生擒满州第一勇士鳌拜,击退一剑无血冯锡范。
  韦小宝在丽春院中所学招数甚多,数不胜数,终生受用不尽。然而,这些东西固然重要,但如果韦小宝只学到这些东西的话,一辈子也只是一个小无赖,即使遇到良机踏进江湖官场,那也只会升级为一个只会做坏事的恶棍奸臣。
  是否出卖重伤的茅十八,是决定韦小宝人生走向的关键一步,正所谓人生如棋,一步错,步步错,出卖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韦小宝会彻底沦落为一个弑师卖友的江湖败类。而走对了这一步,就会以此为准绳,成长为那个为义薄云天的韦香主。丽春院及其周边茶楼酒肆对韦小宝长期潜移默化的“义”字的灌输,在关键时刻起了作用,韦小宝犹豫之后,毅然选择了后者。
  除此之外,而最让人称奇的是,韦小宝在一等一的大妓院里长至十三岁,竟然不懂男女之事,真可谓出淤泥而不染,酌青莲而不妖。古代的十三岁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二十岁,这就好比妈在银行干了二十年女儿居然不知道钞票是怎么印出来、爹在官场干了几十载儿子居然不知道钱是怎么收进来一般难能可贵。此功劳非韦春芳莫属,可想她在十几年的工作生涯中,向老板同事客人们说了多少好话,才营造出这个良好的氛围来。韦春芳良好的职业素养更是深深地影响了韦小宝,生活清苦却从不偷钱财,论落风尘却决不侍候外国鬼子,可以不拘小节,大事大非决不糊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茅十八的幸福

  茅十八,给人的第一印象不佳,除了无意中做了个药引子,让韦小宝这朵奇葩在北京怒放之外毫无是处。他武功低微,险些命丧盐贩子手中,差点伤在史松鞭下,几乎死于吴三桂的爪牙,好不狼狈!他性格暴燥,爱强出头,搏击理念保守呆板,轻视石灰功斩脚功。又不自量力,以卵击石,挑战满清第一勇士鳌拜。他吃完抢,抢完嫖,不等嫖完又要打,快活一时是一时,能活一天算一天,这种脚色竟然活到四十多岁,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可他偏偏就活到了四十多岁。
  茅十八虽然粗放,但粗中有细,实战经验丰富,用空城计吓退盐枭,用装死计杀死欲搬救兵的盐枭。茅十八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的武功不过是二三流角色,虽然一时激愤要战鳌拜,冷静之后,很快放弃这个念头。
  茅十八的武功并不算低,之前被人打得落花流水,是因为负伤之故。王潭是茅十八手下败将,吴大鹏与重伤的茅十八战成平手,若在平时,两人齐上,也未必是茅的对手。
  勇士,乃有勇之士,勇气之士,这个称号更加注重的是勇气而非武功。蔺相如手无搏击之力,但敢于以死胁秦王,他就是勇士。而段誉虚竹等虽拥有“随心所欲”“震古铄今”的武功,却没人认为他们是勇士。天下第一勇士,是对其勇气与军功的肯定。鳌拜力大,拳毙疯牛,抓住明兵四下乱掷,但擂台不是战场,茅十八也非疯牛。

  康熙暗算鳌拜,双方撕破脸后,鳌拜在暴怒的状态下连杀八名初学摔跤的小太监,十招内拿不下仅学了一点假皮毛的康熙,反被打中两掌。
  而茅十八以教育的心态对阵七个职业摔跤手,倾刻之间也是全部撂倒。茅十八被海大富点中腿上穴道,在爬行的姿态下对阵大内侍卫,竟能以一敌五,杀二伤三,逃出宫门。那一战,何其勇武,何其惊心!
  因此,茅十八完全拥有与鳌拜对战的资格,茅十八只要在赛前进行针对化训练,补充营养,少去丽春院,是极有可能在擂台上KO鳌拜的。
  武功与智商都不算低的茅十八,之所以混得拖泥带水,只因为他虽已四十多岁,还在搞偶像崇拜。
  国破之际,茅十八义愤填膺,他痛恨清军,痛恨吴三桂,他想改变这一切,然而他空有满腔热血一身本身却不知如何做起,茅十八纵然是一块好铁,没有了革命思想的武装,也成不了钢。迷茫下,他只能单干,杀人越货,做江洋大盗。混沌中,他依然坚持操守,他越狱赴会,一言九鼎,面对威逼利诱,他宁折不弯!这种素质,这种男人,不正是天地会所需要的吗?然而由于机运不佳,他与天地会失之交臂。距离产生美,也正因为如此,他对反清复明的天地会越发敬仰,不求回报的替人出头,对陈近南无限崇拜,甚至超越“平生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旺然”的格调,达到“死前一见陈近南,纵见阎王笑开颜”的境界。从这个角度讲,茅十八虽然没有入会,却是幸福的,他不但受到陈近南的亲切接见,又活了多年。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大富


  海大富一出场,便透出一股诡异、阴暗的气质。“他身着古怪衣装,面色蜡黄,弓腰曲背,尖声尖气,不住咳嗽”。来到饭店,喝酒之前先喝药,喝完“全身痉挛,抖个不住,牙关格格相击,越抖越厉害,连桌子也不住摇晃起来”。这知道的以为是太监出宫,不知道的外地人还以为是老赌棍输光了钱,到人酒店里碰瓷讹钱呢!
  到皇宫后,阴森的氛围骤然升级,满是药味的屋子内,“海老公坐在椅中,半坐半躺,双颊深陷,眼睛也是半开半闭。此时天色已黑,墙臂上安着两座铜烛台,各点着一根蜡烛,火光在海老公蜡黄的脸上忽明忽暗的摇晃。”此时的海大富直似一具僵尸医生,在助手小桂子的帮助下,欲对茅十八进行摘眼截肢的外科手术。如果海大富有幸代皇帝到少林寺出家的话,属于他的法号只有一个:“晦阴”。
  海大富是一个忠字当头的人,他是顺治的心腹,按照清廷的规矩,他比忠臣级别更高,是一个大忠奴。不管领导在任还是退居二线,他都忠心不二,这一点尤其难得。他奉顺治上谕,潜伏皇宫调查董鄂妃的死因,废寝忘食,全始全终。他为了破化骨绵掌,不惜习练伤及自身的武功。他双目全瞎,十级肺痨,失去四指,仍旧亲自抓捕嫌疑犯。他心存窃书不能算偷之念,教唆未年成人诈骗盗窃,只为那部事关大清气运的《四十二章经》。海大富与假太后的对答中,可以看到海大富如同福尔摩斯,重逻辑,重推理,重证据,殚精竭虑,花了多少心思。
  同时,忠心耿耿的海大富是一个无能的人。
  他在顺治还未出家之前,没能彻底查到杀死董鄂妃的凶手,此时凶手的身份只是一个宫女,尚未假扮太后,而且顺治在位,海大富受宠,这个时候调查案情,有权调集各种资源,海大富却没有好好利用这个时机,他忙活了半天,宫女杀了不少,却仅仅查到了董鄂妃等四人的死因以及凶手使用的是何种武功,并案侦查。董鄂妃等四人因何而死,普通人看不出来,但只要是练家子,对天下武功门派大致有些了解,都不难得出海大富的结论。
  顺治在五台山一道上谕,给了海大富第二个机会,他潜伏宫中七八年,边练功边查案。然而,直到韦小宝进京,那个作案手段特别残忍,影响极其恶劣,帝愤极大的特大连环杀人案依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八年的时间,海大富侦查的范围,仅限于太监侍卫宫女之中,而皇宫里这些人的数量不下数万,还不停更换,若非韦小宝扮扮小桂子,再恰巧迷路与康熙打架约武,海大富就是练得把肺咳出来,他也查不到太后这根线上。
  案子办成这样,不是偶然。
  茅十八爱出风头,海大富更爱出风头。他的人生目标,是要查找并击毙凶手,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对你再宠爱,那也只是过去,你的任务是查案,为人处事当低调再低调,与案子无关的事一律禀承“不管”,“不问”,“不做”的三不原则。而海大富却处处高调,带着帮凶小桂子招摇上街,不换便装,吭吭咳咳,引人注目,到饭店喝酒打架,砸人桌子,吃完一抹嘴,坐轿就走,店小二问都不敢问,不但常吃霸王餐,破坏别人财物更是家常便饭。
  郑王爷家布库欺负不会武功的酒保,又骂茅十八在先,被人教训是天经地义,活该长点记性,何况只是打伤,未出人命,海大富路见“不平”一声吼,不该出手也出手,轻松击倒茅十八,小桂子接着猱身而上,诬蔑茅十八是反贼,熟极而流。相信二人常常漫步北京街头,遇到敢于反抗的,有点功夫的,海大富负责上手打人,小桂子上嘴扣大帽子,一老一少,配合默契。
发表于 2014-1-18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olinpai 于 2014-1-18 18:41 编辑

好帖子。应该还有后续。
伟大的作品应该是看透世情之后而不厌世。庄子言: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金老最后一部作品可说庶几达到人生如戏的境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控制住了,摊贩桌子也砸了,威风也抖够了,即便茅十八真的是反贼,你把人交给顺天府按律治罪不就得了,或者你把你交给布库们处置也行,海大富却随口下令将两人送到宫里来。
  这好大的权势啊!想韦小宝后来继承了尚膳监总管的职位,而且是皇帝的红人,想往宫里送个小姑娘,还得把人藏在猪肚子里。而海大富就这么明目张胆的把个虬髯大汉送进宫里,而这个大汉,转眼便出现在皇宫的夜幕中,匍匐前进,杀伤侍卫,并在另一拨反贼天地会的帮助下逃出皇宫。海大富,这是要作死的节奏吗?
  海大富费了老大劲,担了勾结刺客的风险把茅十八二人送进宫里,对破案有什么帮助吗?
  完全没有。
  韦小宝之后与本案会有极大的关系,但此前两人都跟案子没有任何的关系,海大富东拉西扯,一会说茅十八是吴三桂的人,一会说茅十八是天地会的人,拉完了扯够了,又逼人自残逃走。确实,茅十八是反贼,但海大富只是一个宫中监厨,与其说他在破案之余为主分忧,更不如说他穷极无聊闲得蛋疼。(如果他有的话)
  海大富为什么作此费解之举,自然要从他本身说起。
  海大富教训茅十八,居高临下,左一个“作乱造反”,右一个“你们汉人”,听这口气,难道他是一个满人吗?
  清时,满人是特权阶级,是贵人阶级,当官不用考试,任职不受限制,即使什么也不做,也能租地过活。但旗人吃喝嫖赌什么都能做,就是不能做太监。太监,是个下贱的职业,旗人怎么能干这断子绝孙的工作呢?所以朝廷鼓励汉人做太监,严禁满人做太监,直到清末,这都是硬性规定。
  因此,海大富不是满人,极有可能是汉人。
  海大富出场时“约莫六十来岁”,自称“我从小太监升到首领太监,足足熬了十三年时光。”清朝是在入关后才有的太监制度,入关的时间大约在二十年前,海大富在董鄂妃被杀时已然位高权重,顺治出家已六七年。所以海大富多半与陶红英一样,是首届进宫的勤务人员。
  正如他们呼唤皇帝为主子一样,太监,宫女,甚至侍卫,在主子们的眼中就是狗的代名词,打杀由己,不需要理由。而喜欢狗的人都知道,养狗要从小养起,可塑性强,干活麻利,容易培养出感情,所以皇宫里无论是招收太监,还是招收宫女,除了政治合格以外,年龄都是一个硬性规定。陶红英现年四十岁,入宫时大概在二十岁,虽说不算小,但她当时在呆在宫里就没有出去,没有经过选拨。海大富现年六十多岁,入宫时至少四十出头,做为一个大龄男青年,他是怎么过的关呢?
发表于 2014-1-20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柳成萌 发表于 2014-1-19 19:35
  人控制住了,摊贩桌子也砸了,威风也抖够了,即便茅十八真的是反贼,你把人交给顺天府按律治罪不就得了 ...

写的真好,赞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大富师出崆峒派,他在四十岁之前都在江湖上闯荡,有过一个没有养大的儿子,却没有再生,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当一个人过够了缺钱的日子时,他对金钱的渴望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当一个人受够了欺辱的生活后,他对权力的期盼更是旁人无法想像的。当然,面对困境,大部分人会慢慢习惯,少数性格坚韧的人才会穷极思变,如海大富。他渴望出人头地,然明朝大厦已塌,闯王一败涂地,海大富的一身武功竟无用武之地。强大的清军接着挥师南下,清朝占领天下,已成定局。战争年代才易建功立业,成为汉奸,是海大富翻身的最后机会。良心和名声,海大富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只要手中有权,做卖国贼是小意思,吴三桂卖了整个中国又怎么样,还不是过得有声有色。
  做什么样的汉奸,海大富有自己的打算。像吴六奇那样投身军伍,在战场上立功,海大富没有那个本事,不懂得兵法武功再高也当不上提督。
  何况也只是个提督。
  起点决定高度,海大富把目光直接对准紫禁城这个最高权力中枢,皇帝年仅七岁,只要巴结上了皇上,别说一个提督,王公大臣们也得看自己的脸色。太监断子绝孙无所谓,他早已断子绝孙了。
  年龄虽大,不是问题,海大富有特长,他有武功,更精通药理,特别是欧阳锋留存于世的“化尸粉”更是他的独家绝技。皇宫里天天杀人,单单用火哪能烧得干净,海大富小指一挑,轻轻一弹,黄烟过后,无影无踪,这种专业性人才,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啊!海大富只需像苦头陀那样当街打死几十个反清志士,表明自己的立场,便能获取朝廷信任。
  他被特招入宫,做了太监,改名换姓,成为海大富,这也是江湖中人不知道这个名字由来的原因。海大富凭着过硬的业务素质与忠心,用十三年的时间,从一名小老太监升为首领太监。这与韦小宝升职的速度相比,是慢了点,与普通人相比,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他不但受到顺治的重用,更得到董鄂妃的喜爱,上了双保险,海大富成为太监总管指日可待。不幸的是,董鄂妃等四人接连死去,顺治心灰意冷,离家出走,海大富的人生理想终成泡影。
  长期的性生活不能自理,大喜大悲,再加上他对凶手刻骨的仇恨,造就了海大富复杂奇怪的的性格。
  他嘴上谦虚,实则目中无人。茅十八欲挑战鳌拜,他至少有与鳌拜一战的实力,海大富欲与陈总舵主试比高,他有没有与陈近南同台较技的资格呢?没有。海大富的武功高于假太后,高于徐天川,说不定更高于陶红英,但绝对高不过风际中。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大富全力击打身穿宝衣的韦小宝,在胸口上留下了两个手形与脚形之洞,韦小宝仍旧胸口作痛,周身乏力。风际中掌击玄贞道人,也在其胸口留下两个空洞,玄贞道人却毫无异状,如浴春风。海大富如在石头上碎砖,风际中如在豆腐上碎砖。两人武功高下立判。海大富不仅武功与陈近南不在一个层次,他自认为无人能解的毒,也被陈近南轻易化解。
  查案需要低调,他常常招摇,摆官架子。查案需要团结,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海大富却恶声在外,人人见而忌之,谁都知道小桂子背后的“那位主儿厉害的很”,海大富的首领职位不是令人害怕的原因,他的阴险,毒辣,武功高,神秘莫测才是理由,一个半死不活的老太监,不爱钱,不圆滑,屋子里摆满了药箱,时见有人进去,永远不见出来。一个对先帝无比忠诚的老臣,如此怪异地呆在宫里,难道只是想发挥余热吗?
  一旦有人落到海大富手里,他就会像抓到老鼠的猫一样拼命戏耍。他破不了案,心情郁闷,把茅十八抓到宫里,找点乐子罢了。他笑茅十八枉混江湖,不懂规矩,却早已忘了饶人处且饶人的江湖规矩。茅十八虽然混得不堪,对“信”字却极为看重,即使他到得阴间,也必打倒阎王回来践约,海大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茅十八高标准严要求,一只左手“却还不够”,欲砍人双手,外加一只眼睛。
  这该是多么贪生怕死之辈才会做出的选择呢!几百年后美国的令人闻风丧胆的竖锯杀人狂,也不过让人自锯一腿活命,他张嘴就是两手两眼,还故作慈悲留下一眼,茅十八这个样子去见心目中的偶像,海大富,你是想把陈总舵主给吓死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大富为了权势当太监,做汉奸,表面不在乎,心中有阴影。他便想方设法让别人也成为汉奸,多多益善,大家都是汉奸,谁也别说谁。遇上硬茬子不愿当汉奸,没关系,愿意死的我成全你,管杀管化,顺便制作化尸粉。如果有人愿意接受自割的规则换取生路,那就更惬意了。海大富能提出割手挖眼,也能提出自宫。当初自己为进皇宫引刀自宫,成为一个不完整的男人,如今自己看着这些偷生者们一刀刀地割着自己的身体,还得滚出皇宫,这真是莫大的乐趣。
  没想到的是现世报竟来得这样快,别人的一只招子两双手掌没废掉,自己的一对招子半只手掌先后下了岗。
  导致海大富眼盲的药到底是什么药呢?
  这要先看海大富为什么要服这种药练的是什么功夫。海大富为了对抗阴毒的化骨绵掌,干冒奇险,练了一种极伤身体的武功,听起来似乎高风亮节,舍己为公。但问题来了,要对付阴毒的功夫,就要练自伤身体的武功吗?这什么逻辑?它毒它的,你强你的,再阴阴不过丁春秋,再毒毒不过何铁手,是乔峰练残了还是袁承志练废了。假太后那破绵掌,是邓炳春怕了还是陶红英怕了,是洪教主怕了还是九难怕了。陈近南的凝血神抓更加阴毒,欲杀之而后快的冯锡范,还不是照样活蹦乱跳吗。
  董鄂妃、荣亲王、贞妃、孝康四名被害者,毫无武功,娇生惯养,别说职业杀手,哪怕是一个不会武功的老太监,只要有胆,都能轻易杀死她们。凶手之所以使用化骨绵掌,并不是因为它的威力大,而是因为它在杀人后能遮盖死因,迷惑法医,隐蔽自己。
  凶手的化骨绵掌虽然因为练得不到家,被海大富发现,他惦量之后作出判断,即使这个半吊子的化骨绵掌,自己也不是其对手。
  怎么办呢?
  以海大富的权势到江湖上招聘几个高手应该不难,让他们混进宫里(或像茅十八那样大摇大摆的抬进宫里),凶手早拿下了。但这样做显示不出自己的能力与赤胆忠心,海大富不愿麻烦别人,想一个人就把事儿给办了,那么方法只有一个,发展自己,超越对手,只有学习更强的武功来击败化骨绵掌。化骨绵掌是否阴毒,无关紧要,功力不敌才是海大富干冒奇险的原因。
  练什么功夫呢?隔派如隔山,海大富是崆峒派的,只能学习本派功夫,崆峒派有什么武功即厉害又伤身呢?
  当属镇派绝技七伤拳。
  七伤拳威力无穷,谢逊不但用七伤拳打死少林神僧空见,张无忌更用七伤拳震碎树木的经脉,但如果习练者的内功未达到气走诸穴、收发自如的境界,习拳者便会先伤己,再伤人,一练七伤,七者皆伤。
  倚天时代,能练成七伤拳而毫不自伤的除了崆峒前辈木灵子,张无忌等,似乎没有别人。以谢逊武功之高,习拳后也是神智失常,狂性大发。而到了整体技击水平大幅下降的鹿鼎时期,莫说海大富,即便是内力深厚如归辛树者,也未必敢练。于是,镇派绝技成为屠龙之技,害人之技,被崆峒派束之高阁,严禁修习。海大富查凶心切,回到崆峒,巧取豪夺,拿到拳谱,痛下苦功。
  海大富练的是七伤拳,攻击太后的时候却用的是掌,这不奇怪。一种高明的武功,其精髓在于内气的运转,用掌用指还是用拳要看战况的变化,比如太极拳。习练者只要真正做到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全身放松,当他发劲时,无论是手型是指是拳还是掌,均可节节贯穿,力达末梢。海大富眼盲,拼内力是首选,手掌的面积相对最大,对掌才是输出内力的最佳途径。
  七伤拳摧残自己的依次是心,肺,肾,脾,肝,阴,阴阳二气。练得越深,伤得越重,以海大富的功力,练到二重伤肺的水平后便滞步不前,摧心伤肺之下,海大富自然更加心智紊乱,咳嗽不止,不但连夜咳嗽无法入眠,浑身发热,甚至出现“左手扠住自己头颈”的自杀性倾向。
  这是十分危险的,且不说日后大战之时,凶手会不会给海大富准备一个浴缸来冷却体温,怕的是七伤拳走火打偏,未伤人,先扠己,死在凶手之前。
  能治咳嗽的药很多,海大富的咳嗽是因为伤了肺,除了九阳神功,无药可治,只能压制。这种级别的咳嗽,普通的药岂能压制住,况且海大富心肺皆伤,什么药能同时压制海大富的心悸和咳嗽呢?
  只有毒品。
发表于 2014-1-22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在明朝时便传入中国,它具有安神,镇痛,止咳的功效,将它提纯为,功效更强,服多的话可以致盲,瘾小的人一天瞌一二十次,瘾大的上百次不算多。
  细看海大富的两次服药经历,其表现皆可说是半推半就。他知道药物的危害,却已上瘾,短短半天,他已连喝两次,他等着盼着小桂子请求他“再服一剂好么”,这就好比一个脏官,心里盼着别人给自己送礼行贿,表面上却装作义正辞严两袖清风,让别人一脸焦急、诚恳、催促地说:“X长,您就给我一次面子,笑纳这一次,好么?”贪官半推半就,装作十分为难,训道:“这种事是十分有害的,多了,危险的很,不能收得太多,下不为例!”自己练的功,自己走了魔,自己配的药,该不该喝,什么时候喝,喝多少,你比谁都清楚,何必每次都要别人问呢,其实海大富与贪官一样,心中恨不得小桂子捏住自己的鼻子,抓起药包统统倒进自己嘴里,喝道:“公公,再服它妈的几十剂,好么!”
  固执,多疑,暴燥,自我评价低,残忍恨毒,记仇报复...练功与吸毒,已经使海大富具备了偏执型变态狂的绝大部分特征,他的忠诚开始扭曲变形。
  他派小桂子苦练赌术,到上书房盗取《四十二章经》,他对韦小宝说上书房有好几本经书,让他一起拿来,但当时的上书房却一部经书也没有,相差为什么会这么大呢?因为这个假小桂子不大认字,上书房里也许有其它版本的《四十二章经》,他怕韦小宝漏拿,所以宁滥不缺。
  他真正想要的,是哪本经书呢?
  八部《四十二章经》被分别赐于八个旗主,除了正黄,镶蓝,正蓝,镶白四旗外,其它四部均在旗主家中,这四个旗主分别是:
  正白旗主苏克萨哈。
  镶黄旗主鳌拜。
  正红旗主康亲王。
  镶红旗主和察博。
  余下四本中,镶蓝旗主的经书被盗,但他并没有声张,直到康熙问起才说经书已丢。正蓝旗主的经书有可能被吴三桂所得,也有可能遗失,也是康熙问起才知道。此时之上述六旗,只要皇上不曾索要,只要它们的旗主没有被抄家,那么不管其经书是否丢失,都不可能出现在上书房中,皇上想要经书,下道圣旨就行,没必要去偷。
  会不会是偷书的贼被皇上捉到,将脏物充公呢?
  更加不会。皇上如果知道经书的来历,必会追究旗主丢失御赐经书之罪。如果不知道,要本破书干什么,皇上什么书没有!
  海大富欲盗的,就只有正黄旗与镶白旗的经书了。
  正黄旗的旗主其实就是皇上,顺治帝出家时康熙年幼,他就把经书带到了五台山,海大富作为本欲一同出家的心腹,不会不知。即便他不知,那么顺治把经书留给康熙便是圣旨,海大富没有上谕,敢把送出去的东西再偷回来吗?
  只剩下一部镶白旗的《四十二章经》了。
  这部本属于镶白旗主的经书,因其旗主获罪,被顺治没收,转赐于董鄂妃,董鄂妃被害后,这部经书也被证实落在假太后手中。然而,假太后是什么时候拿走这部经书的呢?杀死董鄂妃的时候顺走经书,虽然省事,却营造不了董鄂妃伤心而死的假象。即便是康熙,猜测的也是“自然也就占了她的经书”,这部经书的下落在宫里可能稀里糊涂,按照正常的程序,它有可能也“没入宫中”,放在了上书房里。
  当韦小宝告诉海大富在鳌拜府里抄出两部《四十二章经》后,海大富的反应是“突然站起,问道:‘鳌拜家有两部四十二章经?’”鳌拜与苏克萨哈向来不和,将其整死后,侵吞其田产财产,御赐经书自然不会放过,有什么惊诧的?可见《四十二章经》的秘密,后来人人皆知,在当时却是绝密,除了顺治,太后,神龙教、陶红英外,其它帮派势力并不知情,海大富自然也认为世人不知道经书的重要性。鄂妃的死与经书的下落,二者在海大富心中没有联系。董鄂妃的经书出现在上书房里顺理成章,找不到了才值得关注。
  海大富为什么要偷这部经书呢?
  海大富破案数年,真相遥遥无期,情急之下,便想盗取董鄂妃的旧物送到五台山聊以补过,请顺治恕其无能之罪,宽限时日,这是不能破案之下的无奈选择。他初时令韦小宝盗书,口气严厉,逼之甚急,然自从小玄子身上找到线索之后,盗经之事再也不提。
  到上书房偷盗物品,是欺君之罪,上书房何人何时值班,有严格的规定,一旦发现书籍被盗会立刻追查,作为第一嫌疑人的温有道兄弟,几皮鞭下去,相信会第一时间供出小桂子,海大富就不怕顺藤摸瓜查到自己吗?他料想不到这种后果吗?
  他能料到。
  因为他断定温有道兄弟与小桂子会守口如瓶绝不出卖自己。
  在化尸粉的帮助下。
  皇宫里侍卫众多,海大富想到皇帝书房盗经非常困难,但他想杀死几个赌鬼太监却相当容易,杀死温家哥俩和小桂子,书房盗窃案便再也查不到自己头上。可以肯定地说,当小桂子兴高采烈地把经书交给海大富之日,便是他化为一摊黄水之时。
  如果说海大富盗书之举乃胆大包天目无君上的话,那么当韦小宝帮他将毒一次吸个够之后,他接下来的作派已可称之为大逆不道丧心病狂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擒拿鳌拜,是极其重要的一次宫廷事件,通过这次偷袭,康熙丢掉傀儡的帽子,夺回大权,真正踏上了亲政的道路。然而正如康熙事后回顾,此次行动是极其危险的,如果不是韦小宝施展撒灰迷住鳌拜眼睛,康熙势必被鳌拜反擒拿,落入万劫不复之地。康熙生性谨慎,对付假太后、吴三桂、俄罗斯等大敌,皆要做到知己知彼,谋定而后动,没有十足的把握绝不出手,这次行动轻敌冒进,草率鲁莽,是招臭棋。
  作为忠臣之中的楷模,奴才之中的表率,海大富先生(?)是如何看待这件突发事件呢?
  “海大富竟然没半分惊诧之意,淡淡地道:‘算来也该在这两天动手的了。皇上的耐心,可比先帝好得多。’”
  “海老公道:‘皇上学摔交,还说是小孩子好玩,但要三十名小太监也都学摔交,学来干什么?皇上自己又用心学那‘八卦游龙掌’,自然另有用意了。‘大慈大悲千叶手’和‘八卦游龙掌’这两路武功,倘若十年八年的下来,当真学到了家,两人合力,或许能对付得了鳌拜。可是这么半吊子的学上两三个月,又有什么用?唉,少年人胆子大,不知天高地厚,今日的事情,可凶险得很哪。’”
  
  原来运筹帷幄的海大富不但精确地知道皇上动手的大致时间,更用他深厚的武术功底与丰富的实战经验,细致分析,小心论证,得出了“今日的事情,可凶险得很哪”的正确结论,与康熙的想法完全一致。
  我们不禁要问了,海大富即然如此准确地算到了此次行动极有可能失败的结论,难道他就算不出失败之后的后果吗?擒拿失败之下,康熙不但会成为鳌拜的拳下鬼,鳌拜随即另立新君,甚至取而代之,爱新觉罗氏乃至大清的气运继而将走向衰败,在这此千钧一发之际,海大富却异常冷静,处之泰然,保持中立。这就像一个员工奉老板之命向超市送货,见到有人纵火却视若无睹,大火被扑灭后,拿着验货单的员工站在被烧黑的货架旁边淡淡地说:“算来也该烧到这里了,消防员的速度,可比上次慢多了。”

  仅仅把此归结为海大富反应迟钝,缺乏政治敏锐性,是十分幼稚的。海大富在宫廷生活近二十年,早已修练成精,他让韦小宝与皇帝保持距离的一番话真乃金玉良言,他完全知道擒拿鳌拜失败后会有什么后果。他还知道即使他瞎了眼睛,对付鳌拜也是绰绰有余。他更清楚自己随便拿出一剂无色无味的猛药,略施小计骗鳌拜服下,便可让他交了粮本。可是,海大富不但没有积极献计献策,出手助攻,竟连一句提醒都没有,事后却批评康熙不知天高地厚,大放马后炮,何也?
发表于 2014-1-26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官场是最能修炼人性的地方,能在官场上混好了,什么地方也能混,所以说大隐隐于朝啊。
楼主看得深。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这个源自康熙的计划,就是由海大富推动并最终促成的。
  通过韦小宝与小玄子比武,海大富一开始便知道了太后九成就是凶手,知道了其武当功夫是假,化骨绵掌为真,他通过传授韦小宝武功来掩藏自己的武功门派,十天半月,足够了,凶手一旦没兴趣玩了,很容易查到自己的底细,无论是身体还是时间,他都耗不起。
  他“干冒奇险”练习的专门对付化骨绵掌的武功,不是“却已练成”了吗?
  对这个自己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的凶手,海大富,你为何迟迟不动手呢?
  因为他不敢。
  他虽然找到了凶手,但凶手的身份出乎他的意料。凶手不仅是当今太后,身边更可能藏有高手,皇上更不拿自己这个“先帝老臣”当盘菜,于明于暗他都不敢妄动,因此他只能一边传武,一边等待时机。当韦小宝告诉他皇上并且召集了三十名小太监练武的时候,如海大富自己所说,他马上便猜到了其中“另有的用意”。
  康熙要对鳌拜动手了!
  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皇帝要作死了!
  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怕康熙过于谨慎,冷静对比之后半途而废,他便在这把火上浇了一把油。他开设新课,传授韦小宝“大慈大悲千叶手”,理由是“大擒拿手是分筋错骨之法,脱人关节,断人筋骨,怎能用在皇上身上?”
  海大富第一天便知道“小玄子就是皇上”了,他教唆韦小宝用“分筋错骨”的大擒拿手臭揍了皇上两个多月,现在却想起要爱护皇上了。这份迟到的忠心,不管别人信不信,韦小宝是信了。
  韦小宝学了更高级的“大慈大悲千叶手”之后“功力大增”,居然能够连击康熙五下,令其避无可避。真是太神奇了,康熙见了果然喜不自禁,回去请太后传授了同等高明的“八卦游龙掌”应对。凶手与海大富一唱一和,密切配合,极大地提高了皇上习武的兴趣,增强了皇上铲除奸臣的信心,皇上苦练“八卦游龙掌”之后,自我感觉良好,信心爆棚,他对自己的实力做出如下评估:
  “康熙道:‘......十几名太监同时拥上,拉手拉脚,让他施展不出武功。倘若你还是不成,我只好上来帮忙。’”此时的康熙,已颇具大高手风范,不到最后不出手。
  如果没有突发因素,康熙在为鳌拜挠几下痒后必将彻底玩完,而鳌拜在杀掉康熙之后会干些什么,正如康熙后来猜想:
  “一不做、二不休,多半还会去加害太皇太后与皇太后。”
  加害皇太后,这不正是海大富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吗?大批侍卫包围之下,神拳无敌都不是对手,化骨绵掌算个球,太后束手就擒,幽居宗人府,海大富即使被驱逐出宫,对付废太后照样易如反掌。
  但是这个借刀杀人的计划被意外破坏了,太后不但没成为鳌拜的阶下囚,地位更加稳固,海大富失落之下旧病复发,一晚上不停地咳嗽,借刀杀人的希望本已破灭,再得知两部《四十二章经》也落到了太后手中,他终于不能再等了。
  他已经给韦小宝下了剧毒,却不能容他再活几天,否则他不会再失去手掌,可以从容击毙太后。
  然而江湖只有规则,没有否则。
  在那柄点钢峨眉刺发出的白光下,一切都过去了。
  纵声长笑中,这个阴毒无比又可怜至极的人终于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他不仅没有完成主子交给他的任务,更在死去之前出卖了主子,他在胜利到来之前得意忘形,把顺治的藏身地给泄露了出去,引来日后对顺治的追杀。太后又不知道顺治在哪里,随便说个什么寺都可以唬住她,说清凉寺干吗!
  也许,失势的海大富,他的潜意识里希望顺治被逼之下能重登皇位,继续昔日的荣耀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银两 +100 收起 理由
亨利余 + 100 赞一个! 阅读抽丝剥茧,推理绵密无穷!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鼎记中计2-主子的主子


  鹿鼎记里有许多情种,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诠释爱情,百花齐发,百家争鸣。为了喜欢的女人,有人不惜卖命,有人死缠烂打,有人甘愿为之付出青春,更有人为了红颜而“冲冠一怒”,出卖民族。
  而其中的佼佼者顺治,做为一名皇帝,更具有别人无法拥有的优势,只有他才有资格喊出“不爱江山爱美人”并真正做到。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说,说几句“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生死相依”之类的誓言很容易,但当足够大的诱惑放到面前时,又有几人能够实贱自己的诺言。
  一张头奖彩票能使爱人反目。
  七年过后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另寻新欢。
  顺治,对董鄂妃忠贞不渝,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皇位视如草芥,削发出家,此情此爱,惊天动地。与顺治相比,同是皇帝的李隆基简直是在侮辱爱情。
  当你在我身边时,你就是整个世界。
  当你离我而去后,整个世界都是你。
  顺治对董鄂妃的爱,是可歌可泣的,是不容质疑的,是值得现代社会那些闪婚闪离的男女们学习的。
  然而,他的出家,真的是一个必然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2-27 18:19 , Processed in 0.04128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