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主高论深以为然也.的确,五四时期的新文化派,包括与之并存的科学派等,如果从全球化也就是从推进整个人类走向更高的文明的角度来看,的确视野相对狭隘一些了.说句不客气的话,五四运动(不仅限于文学,应该是广义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深度还是有欠缺的,它仅仅是启蒙,而不是全方位的建设,虽然启蒙的意义不容抹杀.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个肯定,近代以来的西方化是一个否定的话,那么,我们一定要再来一个更高的否定,超越片面的西方化,找到自己的本根.其实不仅我们正在寻求与其余文化的融合问题之答案,任何一种置身于全球化浪潮中的民族都面临这个问题,否则,美国的大学为什么汉学越来越繁荣,而有些人越来越鼓吹中国威胁论?换位思考一下,象中国这样的底蕴深厚因此发展潜力巨大的文化大国,如果全面发展的话,的确是每一个关心自己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人都感到压力的.解决中国文化前途的法门,在当代人类文化共存的大背景下,就是"中西贯通",这包含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的本性都达到最精深的理解的意思,把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给丢掉了,这个贯通如何谈起?兄弟曾就此问题说过,在此再重复一下:西化派是法执,新儒家是我执;中体西用是我执,西体中用是法执.总之,各得一偏.就最深刻的意义而言,五四运动是走向了一极,当然这种走向在当时也是必然的,有其历史功绩.不过,现在需要用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来超越当时的境界,因为现在中国要走向世界性大国,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当时的要务是救国图存.在未来世界的发展中,只有具有世界胸怀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有一句话叫: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实际上,反过来说也是对的,而且必须把两者统一起来才是无偏的,只有符合人类大趋势的,这个民族才真正能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才能领导世界潮流,走向新的辉煌.大哥一句话说得好极:有多大胸怀,成就多大事业.这句话不仅对个人有意义,也适用于一个民族,一个没有世界眼光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提示一下,大哥还有一种观点和兄弟所见相同(从上贴看,斋主也见到了这种境界,好!):真正好的作品(其实坏的作品也是)都超越了作家本人,也就是说,金庸对他自己作品的理解只是对他作品理解的无穷方式之一,而且也许并不是最确当的理解,也就是说,金庸对自己作品的解释不等于作品的意义,甚至不是最恰当的意义,换句话,也许金庸并不是对他自己作品的意义理解的最好的人!这一点,在德国哲学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理论中发挥的极好.金庸作品的"本意"只存在于作品本身,而非存在于金庸的思想或写作意图中,因为他只是以写出这些作品的方式发现了并表达出了蕴涵在这些作品中的大道或规律而已.因此,所谓理解道德经的本意,决不是指到道德经中去找老子的思想,而是要找到超越老子本人,贯通在一切时间和空间中的道,老子的道德经也是对道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道本身,否则,他老人家为什么一上来就当头棒喝一声"道可道,非常道",为什么释迦牟尼说"我说法四十九年,实无一法可说"呢.韩愈的"文以载道"说的太妙了,书法以载道亦可,世间万物,三界无量事物皆可载道,其实不是载道,而是全部被道所贯彻,全是道的存在方式.善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