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18374|回复: 37

绝顶高手与武学的自由王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4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虽然在下曾经在不同的帖子中对金书中的高手及其境界做出了一些探索和论证,但武学之道如海,无穷无尽,且我少林派之宗旨乃禅武双修,修武入道,故时隔几年之后,再对金书中之高手重新论之,且兼及古龙,因在下最近多读古龙,发现唯有将金庸和古龙彻底贯为一体,方可真正理解武侠小说之真谛。有个别段落与其余帖子会有重复,按照法律制定之原则,自此帖之新法律颁布之日起,旧法律之结论皆以此为准。善哉善哉!


   请先看下面有关武侠绝顶高手的六首诗,并猜一下有哪些绝顶高手:
   一、无我无人无上境,非侠非隐非佛陀。七十二技随缘化,不入金刚便入魔。
   二、佛无定相道无方,无敌无我无阴阳;大慈悲力化宿冤,大智慧力破魔障。
   三、华山论剑世无双,出佛入道成武当;三分天下终一统,道中乾坤万年长。
   四、真经九阴亦九阳,说是至弱实至强;五绝之先已为绝,道成无敌功上上。
   五、天下无敌心有敌,无剑有剑尽为虚;未破魔障即是魔,莫言武学数第一。
   六、宝典原是宫中来,邪恶葵花数度开;到头神功都成幻,成魔成邪性中栽。
   第一首诗说的是达摩祖师,达摩祖师乃中华禅宗初祖,禅宗乃佛学最上大乘,即“无我无人无上境”是也;达摩祖师并非江湖一般意义上的侠客,但也并非隐士,佛学言乃菩萨化身,故曰“非侠非隐非佛陀”也;少林七十二绝技传为祖师所作,乃教化众生的方便,所以是“七十二技随缘化”;达到禅宗的无上境界,可入金刚界,亦可入魔界,两界本性平等,乃“不入金刚便入魔”也。
   第二首诗说的是无名老僧,“佛无定相道无方”,是指无名老僧在少林寺四十三年少林群僧竟然不知,“无敌无我无阴阳”是指无名老僧无形无相的境界;“大慈悲力化宿冤”当然是指化解萧远山和慕容博之间的冤仇,“大智慧力破魔障”是指讲经说法,阐扬超越武学之佛家真谛,同时也是对众人执迷于武学的胜负之间无法自拔的破除。
   达摩祖师和无名老僧是佛门两大绝顶高手,达摩祖师之所以传授武术,乃以其作为明心见性的方便法门,祖师早就在根源上、从一起始之处就超越了武学自身,而无名老僧畅谈佛理,破斥武学障,不啻为达摩祖师转世也。
   第三首诗说的是道家三大宗师,“华山论剑世无双”乃王重阳,第一次华山论剑五绝之首,乃当时天下第一高手,其所创全真派为天下武学正宗;“出佛入道成武当”说的是张三丰,他原跟从觉远大师在少林寺学习,得九阳真经大半真传,然张三丰最终成为大宗师主要还是从道藏中觉悟,此与黄裳基本相似;“三分天下终一统”说的是逍遥派祖师,逍遥派三传于无涯子、天山童姥和李秋水,即为三分天下,而虚竹得无涯子传授七十年内力并被授予掌门之位,又被天山童姥传以灵鹫宫主人之位,灵鹫宫为逍遥派祖庭,虚竹在此参悟武学,得逍遥派之真谛,后成为西夏驸马,李秋水手下自然也皆归其所有,另:天山童姥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以及李秋水小无相功的十之八九内力在地下冰窖比拼时也和无涯子传授的内力合为一体,也算是归于一统了;末句“道中乾坤万年长”总结道家武学境界。
   第四首诗说的是黄裳,黄裳读道藏而创出道家至上武学九阴真经,但练到极处,阴阳一体,九阴实亦为九阳也,故“真经九阴亦九阳,说是至弱实至强”;至于“五绝之先已为绝”,很简单,五绝之前黄裳就已经达到绝顶境界,超越了武学和胜负而达于至上境界,故为“道成无敌功上上”。
   此四人为道家武学的四大绝顶高手,他们既是武学大师,又是道家真人,武学非武学平等一如,张三丰通读道藏,黄裳不仅通读道藏,且兼通佛典,王重阳则倡导三教归一,实兼通俗道佛三学,逍遥派祖师则堪称胸罗万有、学究天人,创造的武功极为浩博,包罗万象,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凌波微步、传音搜魂大 法、白虹掌力、生死符等等,其中有三大绝学尤其卓越,即北冥神功,小无相功,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三大绝学之境界极为高绝且依次上升:北冥神功是吸收一切外力为我所用,万法归宗的境界,小无相功的内力已经达到无形无相的境界,无名老僧评价小无相功“精微渊深,少林七十二绝技皆可运使”,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是自性具足,无须借助外力,从“八荒六合惟我独尊”的名字来看,逍遥派祖师应该是见到自己本性的境界,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可称为大无相功。王重阳创始的全真派、张三丰创始的武当派和逍遥派祖师创始的逍遥派乃道家武学三大宗派。全真派在射雕三部曲中的地位,由于王重阳的关系,虽然武学修为一代不如一代,但在精神上一直是天下武学之指归和心中的武林圣地,犹如少林寺在佛门武学中的地位一样;武当派则一直与少林派并为武林之泰山北斗,武林之领袖;逍遥派则在《天龙八部》中几乎与所有门派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势力极广,逍遥派各分支之间亦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源出于此的首先有本来隶属于无涯子的丁春秋一系,天山童姥属下九天九部、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等各派,西夏武林多与李秋水有关联,通过段誉,逍遥派和大理武学扯上了关系,通过虚竹,逍遥派与少林寺之间也有了纠葛,甚至吐蕃国师鸠摩智也有小无相功,乃至于无名老僧的内力与小无相功也有颇多渊源。黄裳虽未开宗立派,但其九阴真经与九阳真经、易筋经、六脉神剑经并称,不仅是武学无上秘籍,而且也是修心证道的无上秘籍,华山论剑直接与其有关,而且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绝以及周伯通和郭靖等高手的武学都与九阴真经相关,九阴、九阳两大绝世经典实为射雕三部曲所有武学之内在核心和深层渊源。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金书,则会发现还有三个无名的绝顶高手隐藏着。一个是侠客行的作者,一个是九阳真经的作者,一个是六脉神剑经的作者。九阳真经应该是与九阴真经同一层次的武学,故其作者与黄裳境界当为一如。侠客行的作者不仅是当时武林之天下第一人,而且还超越了时间,按龙木二岛主所说,“古往今来”能与之比肩者也寥寥无几,石破天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即是其缩影:“侠客行”之绝世神功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所描述者不多,然仅从石破天最后掷木于海上救人一节可看出其武学境界与达摩祖师之“一苇渡江”已经相近,可见其高妙之极;石破天不识字而无心、无意练成了侠客行上的绝顶武学,此实际上暗示出侠客行的作者已经破除了武学障,也就是已经超越了武学本身,同时,包括少林武当掌门在内的天下各门派几代高手、龙木二岛主等人都无法参透侠客行武学之真谛,此实际上也表明侠客行作者的武学已经超越了所有武学门派甚至超越了武学本身而达到武学非武学平等的境界,故其作者的境界至少已经与王重阳、张三丰等差不多,至于其是达到了本来超越的境界——那就和达摩祖师境界一如——还是渐进超越的境界——那就和张三丰等境界一如——我们不知道。六脉神剑经是天龙寺的镇寺之宝,而易筋经和六脉神剑经是天龙八部中两大至高无上的武学秘笈,易筋经是中原佛门武功的总法门,而六脉神剑经则是大理佛门武功乃至整个大理武学的总根本,其作者的境界与达摩祖师之间也许只有渐修与顿悟之别了。
   可见金庸十四部作品中共有九大绝顶高手,其中佛门四位:达摩祖师、无名老僧、九阳真经的作者、六脉神剑经的作者,道家亦四位:王重阳、张三丰、黄裳、逍遥派祖师,侠客行的作者未知其属于佛门还是道家亦或是俗家。
   我们把破除武学障作为绝顶高手的入围资格线。何为破除武学障?彻底超越武学的束缚,超越武学非武学之分别,没有任何胜负心是为破除武学障,换言之,绝顶高手都已经超越了武学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至上境界,也就是说,他们都已不再局限于武学和胜负之中,因为他们心中都没有了敌人,达到了佛家所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境界,如此,才是真正的“神武不杀”,武学的无上妙谛,不是以杀人而是以救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也就是普度众生,已经达到大慈大悲的伟大境界。普度众生的意思就是使一切众生自我觉悟,自我救度,自我超越一切众生生死之相、生死之执、生死之苦,使一切众生都达到、回复到无生、永恒、真实、自由、极乐的本来境界,这就叫脱离生死苦海,即《金刚经》刚开篇时佛祖所说的“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因此绝顶高手主要是以德化人,或者说,他们随缘任运,自由的运用以德化人和以武服人的方式为众生谋福利。他们即使在以武服人、降魔卫道的时候也没有敌我之念,因为降魔就是度魔。化度与降伏都是救度众生,善者化度之,恶者降伏之,方式有别,本性不二,“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乃善相,金刚为恶相,但都是佛心,都是佛性,本质上没有分别。按天台宗“性具说”,性善性恶皆性中本具,本性一如,性善固为佛祖普度众生之方便,性恶亦为无碍大用,同为普度众生之方便。降伏恶人就是行善积德的慈悲之行。究竟言之,斩尽杀绝心中一切恶魔,即为修道、修佛之正行、本行。
   武学障归根到底就是心障。这就是为什么在绝顶高手之中佛道两家占绝对优势的原因所在,因为武学修习到极上乘的境界之后实际上就是修心,而佛道两家修心的功夫最为精纯。
   当然,有心人将发现还有两个武学境界极高之人未被列入绝顶高手之中,这两人就是剑魔独孤求败和宫中老太监,葵花宝典的作者。很简单,因为这两人都没有真正破除武学障,仍然沉迷于武学之中,当然就无法达到武学的自由境界,根本没有资格称为绝顶高手。独孤求败远远没有达到大慈大悲的伟大境界,他一生所追求的、到最后都没有超越的就是胜负,由于有胜负心,也就是有武学障,因此不能彻底破除对剑的执着,因此,独孤求败最终仍然是剑魔而不是剑圣,所以:独孤求败之所以终生不败,我们只能说是因为他同时代的高手太少,尤其是没有真正的绝顶高手。如果独孤求败生活在天龙八部时代,仅凭一柄玄铁重剑是绝对不可能横行天下的,即使到了最后的“无剑胜有剑”的境界,仍然有胜过他的对手。而葵花宝典的作者自身尚且无法解脱,不识本心本性乃至丧失本心本性,又怎能使别人解脱?葵花宝典的作者以非常特殊的方式(自宫)彻底断绝了走火入魔的根源,但却入了邪道,应该属于对武学障的不成功的超越,我们可以看到,由此根源而来的所有武学,无论是辟邪剑法还是日月神教的武学,没有一个破除武学障的,因为从一开始,葵花宝典就设置了一个“先天”的武学障,破除此武学障的根本办法就是意识到其危害,根本就不修习,否则,无论是谁,一修此道,就已入魔。
   我们来看剩下的两首诗对此两人境界的评价。
   第五首诗是说独孤求败,“天下无敌心有敌”,独孤求败四十即横行天下,当然天下无敌,但既云求败,就是说,心中还有胜负之念,所以按照佛学所言仍然没有彻底破除有剑无剑之分别,还是有为法,故曰“无剑有剑尽为虚”;独孤求败号称剑魔,他正好未彻底破除武学障,称魔名副其实,所以“未破魔障即是魔”;其修为还不是最高境界,故“莫言武学数第一”。
   最后一首诗说的是宫中老太监,《葵花宝典》的作者,“宝典原是宫中来”就是此意;其功夫为邪门之最,且害人害己,然而不断有人为求天下第一而受害、而害人,乃为“邪恶葵花数度开”;既然入魔,当然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莫不如此,故曰“到头神功都成幻”;其实魔邪皆从自己本性中出,佛学所谓魔由心生是也,所以当然是“成魔成邪性中栽”了。
   由此来看古龙经典作品中的主角,我们应该说,楚留香是古龙经典作品中的第一高手,这当然肯定不是因为楚留香的轻功天下无双,也不是由于楚留香几乎没有失败过,甚至还不是因为楚留香每次都能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战胜比他强大的对手,而是因为他已经达到了善恶平等、众生平等的境界。楚留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去拯救善良之人、弱者,这非常难能可贵,但他同样可以以如此慈悲之心去拯救恶人,这就不仅仅是难能可贵,而是伟大了。楚留香可以真正做到不杀一人而维护武林正义,已经达到了中国古代先哲所崇尚的“神武不杀”和佛家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至高境界,就此而论,楚留香已经达到了至少是接近了达摩祖师的境界。李寻欢和得其真传的叶开在情感上也达到了宽恕敌人、等视冤亲的伟大境界,但在武学上,虽然做到了超越武学而直抵人性的境界,但仍然没有做到不杀一人而救度众生的境界,当属于正气凛然故无坚不摧、维护正义而扬善除恶的境界,应该与张三丰等人境界一如。至于阿飞、傅红雪和谢晓峰,由于他们先是迷惑甚至沉沦而后方自我觉悟、自我超越而自我解脱,故又逊一筹也。而古龙小说中的另一个超一流高手,剑神西门吹雪,并没有真正达到剑道的最高境界,否则,决不可能出现有了感情,剑法就退步的情况。一个自由境界的剑客,他的感情不会和对剑道的追求相背反,因为人道和剑道达到最高境界时应该是一体的。实际上,西门吹雪和叶孤城,两人最终都没有打破对剑道的执着,因此都还没有进入无剑境界——包括燕十三和被第十五剑所困的谢晓峰在内,都没有彻底摆脱魔意的支配。按照古龙后期代表作《圆月弯刀》:唯有大智大慧者和至情至性者能超越刀魔或剑魔而进入剑道之中。以上四人都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支配剑也即随心所欲的支配自己的大智慧境界,故在西门吹雪和叶孤城决战的最后一刻,两人的剑法都偏离了剑道,两人都败给了自己。至于至情至性者的境界亦没有达到,无情并非至情至性,感情达到最纯粹的境界、最自由的境界才是真正的至情至性,对西门吹雪而言,与孙秀青的爱情显然成了最后决战关键时刻其剑法发挥到极至的障碍或牵累,那么,无论是对剑还是对感情,西门吹雪都没有达到自由支配它们的程度;而叶孤城和燕十三为追求剑道舍弃了一切作为人的感情,走向无情,实际上与他们对剑道的偏执一样,在感情上也已经进入了魔道,他们的境界决不是简单的孤独和寂寞的问题,或者说他们之所以陷入孤独和寂寞的境地只是因为他们已经偏离了大道,走入了狭隘甚至危险的境地。同样的道理,谢晓峰之所以无法破燕十三的第十五剑,是因为那时的他还被剑所困,还在剑里面打转跳不出来——其实不是他被燕十三的第十五剑这一特定的剑招所困,而是被剑本身所困,被自己对剑的执着所困,燕十三的第十五剑只是将他的这种执着激发出来而已,所以如果不是燕十三为了消灭第十五剑而自杀的话,谢晓峰是无论如何也破不了这一剑的,于是才有了藏剑庐,于是才有了对剑的超越,在这种超越中才真正将藏剑庐化为无形,“面壁十年图破壁”,这时谢晓峰方破壁飞去,走出对剑道的偏执和狭隘的理解,进入无限发展的新境界。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古龙经典名著《多情剑客无情剑》中著名的武学悖论问题。
   此部著作中有一个对天下高手排名的“兵器谱”影响极为深远,但却也存在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问题。按照百晓生的排名,天下第一高手为天机老人,其天机棒号称已达到“纵横如意”的境界;第二高手为上官金虹,按照李寻欢的揭示,其将天下至险的龙凤双环练到“稳”的境界,说明上官金虹本身定力极深,武功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第三高手为李寻欢的飞刀,其特点是快到了极致,至刚至强。此三人可谓《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三大绝顶高手,当然,还有一个虽未上兵器谱但实际武学境界亦极高的胡不归也是绝顶高手,天机老人说过,天下只有两人是他无法完全看透其武学境界的,一个是李寻欢,另一个就是胡不归,而且李寻欢和胡不归交过手之后两人互相推崇,不过我们无法准确判断两人实际之高低,故对此深不可测、无法比较的绝顶高手姑且存而不论。对排名前三名的天机老人、上官金虹和李寻欢,我们看到,实际战绩与他们的排名正好相反,第一的天机老人死于第二的上官金虹之手,上官金虹又死于第三的李寻欢之手,其道理何在?
   先看天机老人和上官金虹。上官金虹和李寻欢第一次对决时,论武学境界,上官金虹的“手上无环,心中有环”不如天机老人的“环即是我,我即是环”乃至“无环无我、环我两忘”的境界,为什么天机老人却死于上官金虹之手?一个最明显的原因当然是天机老人已经年老力衰而上官金虹正当壮年;更深入思考之后,我们会发现更合理的解释也许是,天机老人可能仅仅是悟到了“环即是我,我即是环”乃至“无环无我、环我两忘”的境界,但还没有实际修到如此境界,觉悟到一种境界未必就等于实际达到这种境界,按照佛学的说法,天机老人只是在“理”上达到了最高境界,但还没有在“事”上实际达到,故理事未圆融。还有一个原因,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李寻欢对孙小红所说的,天机老人由于执着于武学的巅峰境界,生怕别人超过自己,反而造成武学上固步自封因而不能精进,借用鲁迅的说法,天机老人有些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之意味,有些逃避现实的意味,这一点发展严重了就是自暴自弃,当然天机老人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其实天机老人对待武学的态度也是一种武学障,这种武学障觉远大师更为典型。和欧阳锋等几乎所有人欲在武学上争胜负、争第一相反,觉远大师是由于不争胜负而根本就不修习武学,前者是未出于武学,后者是未入于武学,都没有破除对武学的执着,所以觉远大师也不会武功。真正会武功之人,也就是真正破除武学障之人,既非在武功上争雄之人,亦非不争雄之人,而是超越争与不争之偏执,自由运用武学之人。因此武侠小说中的武学绝不仅仅是武学问题,其中实蕴藏着人类的最高问题——自由问题。怎样对待武学才是武学的自由境界?执迷于武学之中不能自拔甚至走火入魔固然不是武学的自由境界,根本就不修习武学因此无法自如的运用武学也不是武学的自由境界。必须彻底明白这一点:任我行之流有了功夫就为害武林,但正义之士有了功夫同样可以造福武林,因此不可迷恋武学,但也不可放弃武学,因为错的不在武学,而在人自己。人不应成为武学的奴隶,而应成为它的主人。武学不是本质性的,人自己才是问题之所在。善修武学而又不执迷于武学,在运用武学时不被武学异化,才是对待武学的正确态度。在这一点上,少林派是看得最透彻的,也是做得最好的。大隐隐于朝,少林派可称大隐矣,少林派是真正的“人在江湖,身却由己”。所以,退出江湖说到底还是不自由的表现,说难听了是一种逃避。江湖的自由不能也不可能在江湖之外去寻求,在江湖中得不到的,到了江湖之外也不可能得到。因为关键不在于是否在江湖之中,而在于在江湖之中的时候是否自由。关键也不在于江湖这种存在,而在于人与江湖这种存在的关系。庄子有言: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并非不要道术,而是在道术的江湖中游刃有余的游戏。其实归根到底,自由与是否在江湖无关。自由的人在江湖之中和在江湖之外都是同样自由的,所以也无所谓退出与进入江湖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有对于不自由的人来说才是不可解决的两难。由此来看,甚至令狐冲也不是江湖上真正的自由人,乔锋的境界庶几近之,少林派才是江湖中的大侠。无名老僧曾经以知见障对比武学障,我们也可以以武学障对比知见障:对知见障的真正破除既不是沉迷于自己的所知所见之中而排斥其余见解,犹如武林中人的门户之见,自以为名门正派而以别人为邪教、魔教,也不是完全无知无见,一无所知。按佛学术语,前者是邪见,后者是无明,前者为虚妄,后者为愚痴,都不真实,只有觉悟本性,觉悟真理,形成正知正见,才破除了知见障。天机老人的第二种武学障虽然没有觉远大师严重,但无疑却限制了其武学境界的充分发挥,实际上,天机老人、上官金虹、李寻欢和胡不归之间的实力相差甚微,故在天机老人未发挥出全部实力而上官金虹却全力以赴的情况下,两人对决的结果可想而知。
    至于李寻欢和上官金虹,虽然上官金虹死于李寻欢之手,但按照《边城浪子》中观战的荆无命所说,实际战斗力上官金虹要高于李寻欢,上官金虹之所以败亡的原因是他想试一下自己能否躲开小李飞刀,也就是说上官金虹是因为只防守而不进攻故败,而如果上官金虹全力施为的话,则李寻欢就不敌了。荆无命所说的确有道理,但最关键的原因显然是李寻欢首先在道义上胜了,邪不胜正,这是天理,是大道,这根本就不是武功的问题,至少不单纯是武功的问题,主要不是武功的问题,正如燕十三的第十五剑的确能胜谢晓峰,但由于违反了“天心唯仁”的至理,违反了人之本性,最终燕十三必败乃至于必亡。类似的,在《楚留香》系列中,天下第一剑客李观鱼评价中原一点红,说他的剑法自成一格,本可和薛衣人薛大侠争一日之短长,只可惜他的为人偏激,行事也太毒辣,是以剑法不觉也走入了邪路。自古以来,邪不胜正,所以无论他天资多高,用功多勤,也必然无法登峰造极。《边城浪子》中阿飞也说道“世界上最伟大的武功并不是靠聪明和勤奋能练成的,必须先要有一颗伟大的心,才能练成最伟大的武功”。这与王重阳评价周伯通一致,周伯通就是因为缺少济世救人的博大胸怀,因此无论如何精修,无论如何学武的天资聪明,最终不可能达到绝顶境界。可见,古龙对武学境界之理解从某种意义上已经与金庸并驾齐驱。


[ 本帖最后由 shaolinpai 于 2010-8-13 08:22 编辑 ]
发表于 2010-6-4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夫在武功之外。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然,此贴正是在武学的深层探讨武学之所以成立的根据,武学其实不是武学,而是人性,是大道

[ 本帖最后由 shaolinpai 于 2010-6-5 22: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是觉远大师的境界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着说着就谈到古龙了。武侠只看看过金书啊。

不喜欢谈论武功。
发表于 2010-6-12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的小说很多注重的是精神境界 感觉有点魔法小说先驱的味道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是知言,玄幻与旧武侠其实颇多相通之处
发表于 2010-6-12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高境界的武学是修身养心
最实用的武学是
发表于 2010-6-13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人都没有真正破除武学障,仍然沉迷于武学之中,当然就无法达到武学的自由境界
---------------
赞同。

感觉《神雕》中的独孤与《笑傲》中的独孤,不是一个人,后者境界要高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为同一人难以定论,不过神雕和笑傲中两者的境界当差不多,杨过虽用玄铁重剑闯江湖,但实际是修到独孤九剑级别的——玄铁重剑之后还有木剑(在大雪中所练),还有独孤九剑(在海潮中所练),有关此关系,太过于复杂,要再开一贴详细论证之。
发表于 2010-8-13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姑苏慕容家博大的武学是无涯子和小师妹所创
--------------------------------------------------------------------
少林,慕容家的武学,是慕容氏始祖创的呃,网友给定为‘大燕国’第一任皇帝慕容龙城。


无崖子和李秋水收集了一部分武学,在大理无量山‘琅嬛玉洞’,后被王语嫣她娘搬到了‘曼陀山庄’,
慕容博和他媳妇收集了一些,在燕子坞‘还施水阁’,相比之下,还是无崖子与李秋水收集的全面一些。


《神雕》中的独孤剑道理论,与《笑傲》中的‘九剑’理论,应该是两码事。
前者是内力的境界,后者是招式的境界,
但既然金老都归在了独孤门下,我们只能设想,‘九剑’乃独孤晚年所创。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慕容家传武功,普渡所言有理。
风清扬传给令狐冲的九剑是剑宗化了的独孤剑法,不是本来意义上的独孤剑法,可见在下的《看剑》部分,对木剑之后的境界有详细分析。
发表于 2010-8-20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看来中神通当真是比东邪西毒高明得多了。
发表于 2010-8-20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笔下的“七种武器”,并非真正的武器,而是“诚实、信心、仇恨”等,似是就已接近了LZ所说。
(高立的武功其实并没有麻峰高,但他最后杀掉了麻峰)
发表于 2010-8-20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临走之时再顶一顶,真是好帖。
能研究到少林兄这种深度的人的确不多,不得不承认我的读书所得比少林兄粗浅不少。
(忘了加一句,七种武器里的仇恨——大家也看到了结果如何,毁灭了敌人,也毁灭了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2-26 12:56 , Processed in 0.02924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