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重 发表于 2009-7-22 18:27

沙门不敬王者——“鲍大楚喝道:‘(向任教主)跪下磕头!’仪清朗声道:‘我们是出家人,拜佛、拜菩萨、拜师父,不拜凡人!’”(《笑傲江湖·39·拒盟》)

   像小说中的鲍大楚长老一样,东晋大臣庾冰、桓玄先后提出:僧人亦须屈膝于王者。净土宗初祖慧远乃作《沙门不敬王者论》,“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抗礼万乘,高尚其事……”

刘国重 发表于 2009-8-3 08:49

宁见阎王,莫见老王;宁挨一枪,莫遇一张——“绿林中有言道:‘宁见阎王,莫见老王;宁挨一枪,莫遇一张。’‘老王’是镇远镖局总镖头威震河朔王维扬,‘一张’便是‘火手判官’张召重了。(花城版《书剑》55页)

    张灵甫、王耀武、李仙洲,李玉堂、李延年诸人俱出身黄埔,擅一时之名,抗日战争中张灵甫、王耀武的战功尤为显赫彪炳。当时有“三李不如一王。宁碰阎王,莫碰老王;宁挨三枪,莫遇一张(或‘小张’)”之谓。

    张灵甫将军,伟大的民族英雄,不死于倭寇炮火,而为流寇所杀。天道宁论?!





    曾图南——“(原陕西扶风延绥镇总兵)李可秀轻骑先行赴任(浙江水陆提督),拨了二十名亲兵、一名参将护送家眷随后而来。参将名叫曾图南,年纪四旬开外,……”(花城版《书剑》15页)   

    一切以‘图南’为名之人,无论其为历史人物还是小说形象,老根子都出在《庄子·逍遥游》,“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金庸无意赋予曾图南参将‘逍遥游’的情致与‘扶摇万里’的气魄。

   也许啊,只因此人正追随老上司李可秀一家,从陕西调至浙江,所以顺手给他一个‘图南’的名号。

   到南方去啊!同去,同去!于是大家一同去!

曾柔 发表于 2009-8-4 13:50

恩虽有少数地方没完全赞同   不过楼主是好样的

断情殇 发表于 2009-8-5 22:02

生搬硬套,难后自圆其说,最后得出结论。

刘国重 发表于 2009-8-31 16:10

《易筋经》与李靖



   《笑傲江湖·十八·联手》:



   “ 方证又道:‘(达摩)老祖圆寂之后,二祖(慧可)在老祖的蒲团之旁见到一卷经文,那便是《易筋经》了。这卷经文义理深奥……一日,二祖以绝缘,在四川峨嵋山得晤梵僧般刺密谛,……二位高僧在峨嵋金顶互相启发,经七七四十九日,终于豁然贯通。……到十二年后,二祖在长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轻人,谈论三日三晚,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数领悟。’他顿了一顿,说道:‘那位年轻人,便是唐朝开国大功臣,后来辅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将入相,爵封卫公的李靖。李卫公建不世奇功,想来也是从《易筋经》中得到了不少教益。’”



    明刻本《易筋经》,有所谓《李靖序》,其中有云:


    “达摩大师自梁适魏,面壁少林寺。……迨九年功毕,示化葬熊耳山脚,乃遗只履而去。后面壁处碑砌坏于风雨,少林僧修葺之,得一铁函……所藏经二帖,一曰洗髓经,一曰易筋经。……洗髓经轶归于慧可,附衣钵共作秘传,后世罕见。惟易筋经留镇少林,以永师德。第其经字,皆天竺文,少林诸僧,不能偏译。……众中一僧,……乃怀经远访,遍历山岳。一日抵蜀,登峨嵋山,得晤西竺圣僧般刺密谛。言及此经,并陈来意。圣僧……乃一一皆指陈,详译其义,……徐鸿客遇之海外,得其秘谛,即授于虬髯客,虬髯客复授于予。”



    《笑傲江湖》关于《易筋经》源流的描述,相信便是以这份《易筋经·李靖序》为本,而又有所变造,最突出一点,是强化慧可的作用。

   谁都知道《李靖序》是假的,但正如金庸在《书剑恩仇录·后记》所言“历史学家当然不喜欢传说,但写小说的人喜欢”,明知是伪托之言,仍不妨碍金庸将此写入小说。

   况且,从《卅三剑客图·虬髯客传》等文看来,金庸对这位唐朝开国名臣李药师,从来都不乏温情与敬意。

山岚 发表于 2009-10-4 08:32

楼主的好问很深,文章写得也好,可惜看到结尾处不免又让我对你的观感有了改变......


与其睁着眼睛说瞎话不如不说............

刘国重 发表于 2009-10-4 12:01

很高兴楼上这样的说

反讽而已

祝节日快乐

武五陵 发表于 2009-10-4 22:39

原帖由 刘国重 于 2009-10-4 12:01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很高兴楼上这样的说

反讽而已

祝节日快乐


国重兄中秋节快乐!期待你的好贴。:fg

刘国重 发表于 2009-10-5 06:59

50好久不见了,祝节日快乐!

期待你的好贴。呵呵

山岚 发表于 2009-10-10 11:03

哈哈,我觉得也应该是反讽....................
要不"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就不会出自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之口了。

刘国重 发表于 2010-1-15 08:41

丑八怪与苏东坡(2010-01-15 08:12:07)


   “桃谷六仙还道是真心称赞,更加笑得合不拢嘴。桃枝仙道,‘我妈当年说咱六个是丑八怪,原来说得不对。’有人笑道:‘当然不对了,你们只有六个人,怎能成为丑八怪?’有人轻道:‘加上他们爹娘……’”(《笑傲·围寺》)
    这个‘有人’,不知是谁?

    听这声口,倒像是东坡居士。

            

   东坡闻荆公《字说》成,……举‘坡’字问荆公曰:“何义?”荆公曰:“‘坡’者土之皮。”东坡曰:“然则‘滑’亦水之骨乎?”荆公默然。荆公又问曰:“‘鸠’字从九鸟亦有证乎?”东坡曰:“《诗》云:‘鳲鸠在桑,其子七兮’,和爷和娘,恰是九个。”荆公欣然而听,久之,始悟其谑也。(见《调谑编》)



   从金庸的多处文字,很能看出他对苏轼,真正佩服到五体投地。

   金庸‘丑八怪’,有无受到苏轼‘鸠九鸟’影响?我不敢断定,只是说大有可能。

            苏轼:7+2=9(九鸟)

            金庸:6+2=8(八怪)

   道理是一样的。

血刀 发表于 2010-1-15 08:49

回复 83# 的帖子

金庸‘丑八怪’,有无受到苏轼‘鸠九鸟’影响?我不敢断定,只是说大有可能。
——————————————————————
未必吧。有时候灵感一来,自然而然就来了。这个只能问金庸了

刘国重 发表于 2010-1-15 11:46

我说过不‘未必’吗?

您的理解力,超了。

问金庸也没用!

人做事,不都是自知自觉的。
余英时先生认为:“在文学作品中追寻作者本意是一个极为困难的问题。有时甚至作者自己的供证也未必能使读者满意。诗人事后追述写诗的原意往往也不免有失。因为创作时的经验早已一去不返,诗人本人与一般读者之间的区别也不过百步于五十步而已。传说19世纪英国大诗人布朗宁就承认不懂自己所写的诗。”(《近代红学发展与红学革命》)。

    《韦小宝这小家伙》中,金庸试图分析一下自己创造的这一人物形象,谈了很多。但他又说:“这里的分析半点也没有‘权威性’,因为这是事后的感想,与写作时的计划与心情全然无关。”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完全还原创作时的心路历程,虽作者本人,也不能够,何况我辈读者?   

   自我感觉完全遵循、复制了作者原笔原意的,其结果,就能完全避免‘误读’吗?

   自知不可能完全遵循、复制了作者原笔原意的读者(如我),当然也会‘误读’。

   我不认为后一种比前一种,一定更“误”!

    ‘误读’既无可避免,以不过分脱离文本为前提,则钱钟书所言 ‘作者...寓意,只为己设;他人异解,并行不悖”(《也是集》),就成为最正确最恰当的态度。在《谈艺录》中钱先生又称述清人谭献的看法:“甚至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

   西方所谓‘接受美学’,大体与此同意。

   

                               四




   还有一种说法:“要真想这么多,那金庸写小说时岂不累死?!”

    太熟的东西,根本无须刻意去‘想’。我们签字时,需要开动脑筋费力去想“我究竟是谁,叫什么名字”吗?再亟亟翻查出生证、身份证、户口本以核实自己的名姓,这也太过具有‘实证主义’精神了。

      我算‘三乘以七’这样的数学题,可以不过脑子,张口就来,不会‘累死’。

      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是金庸小说的资深读者之一。我不担心金庸写小说想多了会‘累死’,就像我从不担心陈先生解决那些数学难题会‘累死’一样——陈先生对微积分,只怕比我对乘法口诀更熟习。

      人的天赋才分、人生阅历、知识储备,不尽等同。“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此蒙叟之所以兴叹也。

      我曾经引用过《山海经》《淮南子》中的不少文字,尝试证明‘日月神教’总部“黑木崖”的命名跟远古神话‘太阳下有扶桑、若木、柜格松’等记载有关。一位好朋友垂询:“刘兄,金庸写书时,会考虑这么多吗?”当时答复如下:“我的猜测未必正确,如其正确,则金庸只须联想到中国上古神话中‘日下有木’就够了,绝对不必把这些树木各叫什么名字都回忆一遍,而‘日下有木’对金庸那一代学人来说是基本常识(再上一代人旧学方面的修养就更不得了,鲁迅读《山海经》时大概不满十岁),我做猜想,才需要把相关记载尽可能多地开列出来,增加一点说服力。”

   2000年的文化积淀,太深厚,后世作者要想完全不受前人、他人影响,难。这一影响,甚至作者本人也未必明确意识到,不知不觉间已然‘中毒’,就像金庸所言:“许多文学作品往往受到民间传说的滋养而作者不一定自知。”

    当时不知,事后惊觉,这种情况,最起码金庸有过三次,一次,见于《射雕。后记》:“写《射雕》时,我正在长城电影公司做编剧和导演,这段时期中所读的书主要是西洋的戏剧和戏剧理论,所以小说中有些情节的处理,不知不觉间是戏剧体的,尤其是牛家村密室疗伤那一大段,完全是舞台剧的场面和人物调度。这个事实经刘绍铭兄提出,我自己才觉察到,写作之时却完全不是有意的……”

      另一次,则见于他与池田大作的《对话录》:“我在写成小说《连城诀》后,忽然惊觉,狄云在狱中得丁典授以《神照经》一事,和《基督山恩仇记》太接近了,不免有抄袭之嫌。当时故意抄袭是不至于的,但多多少少是无意中顺了这条思路。”

      几年前,金庸在台回答读者提问,更加坦诚:“施爱东先生分析《射鵰英雄传》中郭靖桃花岛求亲、黄药师考以三题的情节,出于我国呆婿的民间故事,我写作时心里无此意会,但他一加分析,我就觉得很有道理。许多文学作品往往受到民间传说的滋养而作者不一定自知……施爱东先生分析《天龙八部》中马夫人与乔峰的怨恨有武松杀潘金莲、石秀杀潘巧云的影子。他的分析很好。”

      艺文之事,借用人家的东西而不自知,很普遍。最极端的事例,就是刘心武先生‘梦中得句’:‘江湖夜雨十年灯’。自己感觉还“挺有诗味儿”,醒后赶忙记下,而在“意识的深层”又怕与古人暗合,查了资料,查来查去,最后认定古人没写过这句诗,“便只好坦然地将其版权归于自己”。

   把大诗人黄山谷的名句归到自己的版权页,这种事,金庸还没能力做到。

      不过,只要作者读过某书,而此书的情节或名目又与作者的作品有极大的相似,我们因此说他可能受到此书影响(管他承不承认),不算太冒险。文化影响上,稍稍实行一点‘有罪推定’,不会出人命吧?

亨利余 发表于 2010-1-15 17:22

原帖由 刘国重 于 2008-12-23 23:07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补充:

陆大有、 向大年——这两个人物,在书中出场的时间也很接近。
       两个名字,好口彩!

   《穀梁传》说是:“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神雕侠侣。25.内忧外患》:“周伯通道:‘说难是难到极处,说容易也容易之至,有的人一辈子都学不会,有的人只须几天便会了。你识得郭靖与黄蓉两个娃娃么?’小龙女点点头。周伯通道:‘你说他两人是谁聪明些?’……周伯通拍手道:‘是啊,你这话一点儿也不错。这左右互搏之术是我想出来的,后来我教了郭靖兄弟,他只用几天功夫便学会了。但他转教他的婆娘,你别瞧黄蓉这女孩儿玲珑剔透,一颗心儿上生了十七八个窍,可是这门功夫她便始终学不会。我还道郭靖傻小子教得不对,后来老顽童亲自教她,哪知道她第一课【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便画来画去不像。所以啊,有的人一学便会,有的人一辈子学不了。好像越是聪明,越是不成。”……其实这左右互搏之技,关键诀窍全在‘分心二用’四字。凡是聪明智慧的人,心思繁复,一件事没想完,第二件事又涌上心头……这等人要他学那左右互搏的功夫,便是要杀他的头也学不会的……只因周伯通、郭靖、小龙女均是淳厚质朴、心无渣滓之人,如黄蓉、杨过、朱子柳辈,那就说甚么也学不会了。”——像黄山谷一样,金庸也认为左手作圆右作方,是可能的。与黄山谷的看法正相反,金庸认为:做到左手画方右手画圆,“越是聪明(即黄氏所言‘机敏’),越是不成”,而越是“淳厚质朴、心无渣滓”之人,越是学得快。


金老是对的,所有学钢琴的人都可以左手一个旋律,右手另外一个旋律。(不是节奏,不是伴奏,是另外一个不同的旋律,而且感情节奏都不一定一样:就像周的互搏一样!)

[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0-1-15 18:03 编辑 ]

亨利余 发表于 2010-1-15 17:46

原帖由 血刀 于 2009-5-30 13:30 发表 http://www.jyjh.net.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刘国重老师好
金庸小说好则好矣
或许创作时并未想到这许多
是您的才华为金庸小说做了注脚。
金庸小说有内涵有深度
有些时候是“金学”家自己的学识为金庸小说做了阐释。

血刀大侠观点,未能同意。

我不敢说金老原意跟楼主一样,但是大部分、总方向是肯定对的。

至于小节的证据可以更多。

能结合写作时代,是解码必须的第一步。

金老能把佛道儒的大哲放到书里,能把哲理配合情节(应该是情节配合哲理?)这才能称为大侠也!!
愚见认为这是金的武侠书能成为文学作品(虽然有人不同意)的重要元素(古龙的我觉得不行,也就是这一点)

能写故事的作家太多了。。。。

能写好故事的成为出色的小说家,这也不少。。。

能文以载道的不能说少。。。

能写得好看而文以载道的,很少!

好看、文以载道、有哲学观的,更少!!

金的书肯定是以哲学为骨,而且是不同优等哲学---佛道儒...熔炼一炉,互相冲突、互相砥砺,演练成为多彩多姿的“童话”。。。

每个角色遇事都作最佳决定,符合所代表的哲学理念,结果引申到很意外但引人入胜的故事发展。。。。。

赵丹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金能用不同的哲学观之间的冲突,写得好看有趣,这个天下就没几个!

楼主写的,正是我十年来想(当然没有楼主细密,完整。只是一些片断皮毛)的、推敲的,只是文学根底与楼主差的太远。

新来江湖,不怕冒昧,望楼主写写:金镛信佛,但他的主角从儒开始:陈家洛、郭靖,便写边变,最后变到极端道家的韦小宝。

他的佛:虚竹倒是一心向佛,道却硬塞进他脑袋、身体。

儒的结果:如萧峰大侠,悲壮但也悲剧。郭靖守襄阳还得忍受大宋的小鞋。

是金老觉得佛不能“济世”么?还是媚俗需要?
我在推敲。。。。。

[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0-1-15 18:50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修正版] 破译金庸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