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余 发表于 2013-9-15 22:50

从前日色落得慢 发表于 2013-9-15 09: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对博弈论倒是挺感兴趣的 只可惜数学太差了 哈哈

谢谢你!
我也是有点基础,不算是研究。其实,博弈用在生活上,不需要很多的数学,但细致的思维、对规则有精准的概念反而是最重要。通常我们只需要把选择分成上中下策,一般够用。

我不能在这里细节描述,因为不知道看的人在什么水平。要适合所有人阅读,呵呵.......我应该做不到.......
(就是因为担心这个,我的文字越来越多。最近又发觉我还是很多跳跃式分析,我需要再仔细的写,那就越来越长了!)


网上有这些书免费下载。
如果有兴趣看这些书,先要牢牢记住:

1.1 游戏理论/博奕论的前提是:为自己最佳的收获(或者最少损失)
      ——也就是:越鲜明的为自己(自私)越容易学(所以中国人少研究:我们都害怕自私)
  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学的特别快。哈哈哈哈.......(否则没戏......)

2.2 它是研究选择的学问:如何在规则中,如何作最佳的选择,达到1.1的结果
      也就是说:越熟悉规则,选择越有利



然后,这些书是解释:
1.1 我如何做最佳选择
2.2 游戏规则如何设计(例子:选举应该用什么制度可以达到最公平、最有利的结果)

看这些书,最怕把这两个部分混淆(大部分书的作者都混在一起说)

亨利余 发表于 2013-9-15 22:50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3-9-16 18:30 编辑

重复了上面,删掉.......

亨利余 发表于 2013-9-15 22:59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3-9-15 23:00 编辑

102楼的补充:

台湾:历史背景
对于康熙和明朝,台湾岛并非大清国土,之前曾经被荷兰占领过,然后从福建招聘劳工。
荷兰撤退后,郑成功进驻。

《鹿鼎记》中,这个岛进入康熙的视线,是因为:
——中国人开始在台湾大量居住
——被郑成功盗匪集团作为基地,骚扰沿海省份
——郑成功集**陈振华进入大清国土,意图不轨


终于,康熙在 “侵略” 这个岛之后,就炮轰天地会,因为无需担心台湾集团报复。
——无需任何调查、审理程序(就依照卧底风际中等等的报告行动)
凭说话就定罪........文字圄 之外的 “说话圄”


从前日色落得慢 发表于 2013-9-16 12:24

亨利余 发表于 2013-9-15 22: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你!
我也是有点基础,不算是研究。其实,博弈用在生活上,不需要很多的数学,但细致的思维、对规则 ...

多谢指导

亨利余 发表于 2013-9-16 18:24

康熙还没有说完,但觉得有一个东西更重要,先说说:


Mind Reader读心术
我们观察、记忆成为信息。
信息梳理,成为见识(智力、智慧)

可以知道,观察和记忆是最基础的步骤,没有这个,没有智力。



金庸、韦小宝的读心术
外国 “流行” 读心术,就是与观察和信息量很有关系的学问。
——这两天发觉,金庸写的14本武侠,就是在做读心术。

《鹿鼎记》是金武侠的解读钥匙,里面就相当着重读心术的应用。



韦小宝接收大量信息
读心术第一条就是:海量的信息。

读心,需要在很短时间内,把对象的所有信息收集
然后套进分析框架作梳理
——马上就可以预测对象的下一步(金庸不是常常预测政治人物的动向?)


《鹿鼎记》的描述,
——韦小宝是紫禁城的信息中心:连康熙的信息都没有他快。
——紫禁城外面的信息,康熙掌握得最多


金庸掌握的,就是海量信息:
——每天读3-4小时的书
——然后用 记忆编码法,把信息记忆


金庸读心的分析框架
14部金武侠,我已经粗略分析了13部,形成整个金庸分析框架。
《鹿鼎记》还描述大量收集信息的方法:
——诘问、分布线眼、特务、套交情等等交换、收集信息

于是,全套金庸读心术,完整。



亨利余 发表于 2013-9-18 00:54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3-9-18 15:08 编辑

清朝的疆界观念

写了两篇关于《鹿鼎记》康熙的负面设定:金庸为康熙设定行动范围:
——到处攻击:三藩、台湾、俄罗斯........到神龙教、天地会

但,书中没有描述强民富民的施政:金庸有意 不描述,
以完成:康熙未成为好皇帝 的隐喻。


经济利益低下,明朝不设官府
必须补充一下清朝的疆界观念。

明朝的海禁,因倭寇而起(清朝也有,但《鹿鼎记》不说,这里就掠过不提)
——在海岸线以外的土地,明朝不管

于是,台湾岛被荷兰人占领,明朝并无行动
——也从来没有设置管理机构

岛民都是东南亚人,和一些原住民(山地人:阿里山等等)

不管的原因:税收太少,而管理的行政费太大。


荷兰撤退,国姓进驻
荷兰人遇到困难,离开。郑成功就接管。

郑家并以此作根据地,骚扰沿海省份,引起大清的注意(康熙的注意)
——成为康熙严重的盗匪集团,需要对付。

到了郑家派陈永华潜入清朝国土,开办天地会,就变成颠覆朝廷的力量
——严格说,是海外特务组织。



侵略郑家岛,清洗天地会
在《鹿鼎记》结尾,我们知道康熙派了风际中作卧底,一直监视他们的行动。
——但,他们一直没有针对朝廷的行动,康熙也就没有出手

这在小皇帝的角度:不能小问题引发大灾难。
——攻击天地会就是对郑家集团的挑战,时机未成熟。

在成功侵略番薯岛成功之后,就可以炮轰天地会,因为无需担心郑家的报复。
康熙,是炮轰境外潜入的贼匪。
——因为天地会已经没有靠山,可以乱轰。





尼布楚:女真根据地
明末清初,俄罗斯还是欧洲小国,西伯利亚还是无人控制。
外兴安岭一带,没有任何明朝机构或驻军,当地的游牧猎户天天移居,也无法管。
——管了,也没多少经济收益,因为当地人口稀少,生产落后(包括女真族)。

皮得大帝往东扩张,到达海参威,连带占驻到尼布楚地区,本来就没有人注意。
可惜,这是女真的根据地(金庸捏造鹿鼎山宝藏,强调这块地对女真的重要性)

于是,尼布楚条约,是清朝把女真领地划归大清帝国的行动。

是否退让?是否侵略?
——无法界定。
因为原来就没有恒定的国家机构常驻,也不在意这里的人和经济。

如果是明朝,根本不知道俄罗斯已经驻军。




台岛和尼布楚问题,都是欧洋扩展殖民地出现的情况
——两者,本来都是无人介意、弃之可惜的地区
(今天必须介意:因为土地的植被、大陆架下蕴藏的矿物今天肯定是宝)




引发金庸把尼布楚放进《鹿鼎记》应该是60年代的珍宝岛对抗。
大概金庸翻查历史后,发觉根本珍宝岛以北大片土地,原来在尼布楚条约是清帝国领土。
——竟然在1960年代变成苏联土地,太奇怪。



这个部分,金庸作为清帝国疆界概念的日记,成为《鹿鼎记》的另一条故事线。



亨利余 发表于 2013-9-27 21:40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4-6-13 14:18 编辑

生死对弈驱流氓,生活领悟赖对弈。
金庸安排海大富培训韦小宝的生死意识,小宝不断在【生死边沿复习】,成为应对危机的潜意识
——小宝成功了——————(不成功的话,小宝已经死掉,写不成鹿鼎记了)

于是,小宝成为金庸武侠里面生死抉择武功(圣火令武功/生活领悟功)最强的一个,
——其他猪脚都像令狐冲:永远在领悟中、永远糊涂的灵糊冲
   (除了三大难题、七大功劳、生死一线、战无不赢、醉酒屠杀、效忠辽皇而死的萧峰)

而,小宝赖以生存的技巧 - 生活领悟功 - 就是对弈论(生死对弈之术,淌流在血液中)
不是张无忌的 天地颠倒、乾坤大挪移,是小宝的 胡天胡帝 钱捆大挪移 神功。
(但是,《鹿鼎记》不是教科书,金庸没有做败家讲坛 详细解说对弈论的 原理和应用)



小宝博弈的最大对手:康熙
小宝的每个任务,都是应用对弈论的专题案例(case study)
而,韦小宝最大的对弈对手、敌人,就是康熙。
——《鹿鼎记》全书描述的,就是韦小宝为了小饱、为了小小的回报,如何与康熙对弈

而且,康熙摊派给韦小宝的任务,大部分都是生死一线的任务
——当中最典型、最凶险的就是吴三桂任务



就死一生为小饱:最大敌人,对康熙的义气!
伟大人韦小宝 带着区区几千兵马,深入敌巢吴三桂的根据地正面对抗
——不可能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
——而离开云南,是在恶斗对峙之后,挟持吴应熊之下离开
      小宝几千兵马集结,从昆明到广西而不给吴三桂追杀,不可能!
   (全部分散而逃,倒是有机会成功的:金庸已经不太着重这些细节的合理性了)
      在云南只手遮天的吴三桂 绝对可以杀掉韦小宝而像没事人,就像吴应熊变成太监无处申诉



宏图伟略一大帝,操控流氓道德观
这个绝对死亡的任务,就是小宝的师父、兄弟、朋友小玄子的义气
——利用韦小宝的义气而深入敌巢。
——康熙驱动小宝不要命的执行任务。

《鹿鼎记》故事的结局:韦小宝逃逸归隐,证明 韦小宝与康熙的对弈,全盘输掉。
——康熙,操控了韦小宝的道德观!
(现实世界,韦小宝被抓而亡,并无悬念。)



特务系统如水银,天罗地网鹿鼎公
《鹿鼎记》中,康熙的特务系统,对于小桂子/韦小宝是无处不在。
韦小宝就是鹿,一直被康熙放在鼎中 (而自己不知道),康熙是【逐鹿之人烹小宝】

除了结尾临死暴露身份的风际中,还有另一个最大特务嫌疑的、金庸《鹿鼎记》完书都不揭晓的......
是多隆。

数一数多隆的卧底嫌疑。
他是:
—— 在鳌拜死后成为御前侍卫总管,日夜保护皇帝,孔武有力,
       但皇帝一早就批他:莽夫
—— 在吴应熊府,多隆书第一个挑明各个仆役是武林人物、各派武功的 “莽夫”
—— 一口说出沐王府 “横扫千军”与“高山流水” 招式的 “莽夫”
—— 小宝身边无处不在,和小宝称兄道弟的 “莽夫”
—— 康熙炮轰天地会前夕,被韦小宝的宝刀插进心脏、自称心脏偏右而不死、.......
—— 长期是御前侍卫,被派监斩矛十八,居然可以看春宫图而忘掉责任?
康熙可以容忍一个莽夫作自己的贴身护卫?难道康熙是个傻子?

(请看下面的原文附录)




吴应熊府:见闻广博、眼光锐利!
    多隆笑道:“小王爷这可说得太谦了。你瞧这两位太阳穴高高鼓起,内功已到了九成火候。那两位脸上、颈中肌肉结实,一身上佳的横练功夫。还有那几位满脸油光,背上垂的大辫子,多半是假发打的,你如教他们摘下帽子来,定是秃顶无疑。”
    ……………


日夜保护康熙:贴身侍卫!
    多隆是满洲正白旗的军官,进关之时曾立下不少战功,武功也甚了得,但一直受鳌拜的排挤,在官场中很不得意,最近鳌拜倒了下来,才给康熙提升为御前侍卫总管,掌管乾清门、中和殿、太和殿各处宿卫。


沐王府入宫刺杀事件:办事精细,准备充分,进退有据
      多隆应道:“是。”他知道皇帝年纪虽小,却十分精明,这件事又干系重大,早就将诸种证物包妥命手下亲信侍卫捧着在上书房外等候,当下出去拿了进来,解开包袱,放在案上,立即退了几步。清朝以百战而得天下,开国诸帝均通武功,原是不避兵刃,但在书房之中,臣子在皇帝面前露出兵刃,毕竟是颇为忌讳之事。多隆小心谨慎,先行退开。

多隆不可能是个莽夫,这是康熙麻痹韦小宝的策略。御前侍卫头脑必须精密永不犯错,否则无戏。


康熙多隆,合演话剧?
    康熙转头问韦小宝:“小桂子,你所杀的那名叛贼,使了什么招数?”韦小宝道:“他使了一招‘横扫千军’,又使一招‘高山流水’。” 康熙问多隆:“那是什么功夫?”多隆虽是满洲贵臣,于各家各派武功倒也所知甚博,这“横扫千军”与“高山流水”两招,又不是生僻的招数,答道:“回皇上:“那似乎是云南前明沐王府的武功。”
    康熙双手一拍,说道:“不错,不错。多隆,你的见闻倒也广博。”
    多隆登感受宠若惊,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跪下磕头,道:“谢皇上称赞。”


误导小宝潜意识:
      ……..康熙道:“多隆武功不错,却是个莽夫。”[康熙误导小宝]韦小宝道:“奴才奉了皇上圣旨,用将看守的侍卫迷倒,刚好皇太后派了四名太监来,说要立时动手将刺客处死。奴才大胆,就依照皇上安排下的计策,当着刺客之面,将四名太监杀了,将刺客领出宫去。这三个反贼果然半点也没起疑。”康熙微笑道:“刚才多隆来报,说道太后手下的一名太监头儿放走了刺客,我正奇怪,原来是你做的手脚。”
      ………韦小宝当下将沐剑声,柳大洪等人的姓名说了。
      多隆吃了一惊,说道:“原来是‘铁背苍龙’在暗中主持,这批贼子来头可是不小。那‘摇头狮子’吴立身,奴才也听过他的名字,…………见到他老是摇头,早该就想到了。如不是圣上明断,我们侍卫房里的人,都认定是吴三桂的人。”………
      


黄马褂的副手,不受威胁乎??
    康熙笑著将那道敕令读了一遍。韦小宝伸了伸舌头,道:“是御前侍卫副总管,厉害,厉害,还赏穿黄马褂呢。”康熙微笑道:“多隆虽是总管,可没黄马褂穿。你这事如能办得妥当,回宫后再升你的官。只不过你年纪太小,官儿太大了不像样,咱们慢慢来。”
    ………多隆笑道:“下次我求皇上,咱哥儿俩换一换班,你做正的,我做副的,有什么出京打秋风的好差使,让做哥哥的走走去。”




少林寺:为何出现?
    香客中走出一名汉子,大声喝道:“你们干什么的?”这人身材魁梧,声音洪亮。韦小宝一见大喜,认得他是御前侍卫总管多隆,当即奔上,叫道:“多大哥,你瞧小弟是谁?”
    多隆一怔,从身旁一人手中接过灯笼,移到他面前一照。韦小宝向他挤眉弄眼,哈哈大笑。多隆惊喜交集道:“是……是韦兄弟,你……你怎么在这里?又扮作个小喇嘛模样?”韦小宝笑道:“你又怎么到了这里?”


‘杀龟大会’:碰巧见到韦小宝?
    韦小宝眼见二人惭惭去远,………突然有人在他肩头轻轻一拍,一把抱住,笑道:“韦兄弟,你在这里?”韦小宝转头一看,原来是御前待卫总管多隆,不由得大喜,笑道:“你怎么来了?”只见他身后跟着十余人,都是御前侍卫,穿着却是寻常小兵装束。众侍卫见了他,个个眉花眼笑,却不上前参见招呼。多隆低声道:“这里人杂,到我房里说话。”原来他们一干人便也住以这客房里。


韦大人的子爵府:多隆已经踏勘、了如指掌?
    康亲王道:“兄弟,你瞧这间房子怎样?”韦小宝笑道:“好极,漂亮之极!王爷真会享福。这是小福晋的住所么?”康亲王微笑不答,邀他走进大厅。厅上已等着许多贵官,索额图,多隆等都出来相迎,“恭喜”之声,不绝于耳。



炮轰天地会: 多隆是康熙委派的老粗?
      ……韦小宝暗暗叫苦:“皇上今晚要炮轰天地会,怕我通风报讯,吩咐多隆看住我。”康熙走到殿门口,又想:“小桂子狡狯得紧,多隆这老粗不是他对手。”转头道:“多隆,你多派人手,紧紧跟着韦小宝,不能让他跟人说话,也不能让他传递甚么东西出宫。总而言之,局势危险,你就当他是钦犯办好了。”多隆应道:“是,是。皇上恩待臣下,无微不至。”

任何一个管理人,都不会明知故犯:必然另觅悍将监管韦小宝,何况是天天指点江山、遥控官员的康熙。



小宝刺杀多隆:伤势含糊不清
    “这八碗菜,都是兄弟爱吃的,膳房里倒还记得,大哥试试这碗蟹粉狮子头怎样?”多隆道:“兄弟爱吃的菜,定是最好……”一句话没说完,突觉左边后心一凉,伏在桌上便不动了。(注:杀头都没有这个死得快?!)
      原来韦小宝已对准他后心,一匕首刺了进去。这一刀无声无息,那小太监丝毫不觉,仍在斟酒。
(注:“对准他后心”......不会武功、不愿学习的韦小宝,人体解剖常识很不错?!旁白是否可以相信?)



重逢韦小宝
    韦小宝听得声音好熟,抬起头来,只见眼前一人身高膀宽,笑吟吟的望着自己,正是御前侍卫总管多隆。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多隆走近身来,拉住了他手,笑道:“好兄弟,多年不见,做哥哥的想念得紧,别来想必诸事如意。听说你在通吃岛上为皇上钓鱼,皇上时时升你的官爵,我听了也是喜欢。”韦小宝………喃喃应道:“是,是。”又怕他念着前仇,要算那笔旧帐,只是那一匕首明明对准了他心脏戳入他背心,如何会得不死,慌乱之际,哪里想得明白?多隆又道:“那日在兄弟屋里,做哥哥的中了暗算,幸蒙兄弟赶走刺客,我这条性命才得保全。这件事一直没能亲口向你道谢,心中可常常记着。你却又托施琅从台湾带礼物来给我,当真生受不起。”
    多隆说道:“那日我醒转来时,已在床上躺了三日四夜。关太医说,幸亏我的心生得偏了,刺客这一刀才只刺伤了我的肺,没伤到心。他说像我这种心生偏了的人,十万个人中也没一个。”韦小宝心道:“惭愧,原来如此。”………
    两人笑了一阵。韦小宝笑道:“这刺客武功很高,他来暗算大哥,兄弟事先竟也没有察觉。”多隆道:“是啊。”压低了声音道:“刚巧那时建宁公主殿下来瞧兄弟。这种事情,咱们做奴才的是不敢多问一句的。我养了三个月的伤,这才痊愈。皇上谕示,是韦兄弟奋勇救了我的性命,亲手格毙了刺客。这中间的详细经过,兄弟也不必提了,总而言之,做哥哥的极承你的情。”韦小宝的脸皮之厚,在康熙年间也算得是数一数二,但听了这几句话,脸上居然也不禁为之一红,才知还是皇帝替自己隐瞒了。一来是皇上亲口说的,多隆自然信之不疑;二来其中涉及公主的隐私,宫中人人明白,这种事越少过问越好,便有天大的疑窦,也只好深藏心底。若非如此,要编造一套谎话来掩饰过去,倒也须煞费苦心。

肺受伤能够马上失去知觉??

炮轰天地会康熙三令五申,而韦小宝逃走,康熙竟然并不愤怒,竟然还要为韦小宝隐扪???!!!
(根本 小宝刺杀多隆 就是康熙和多隆合谋的一出戏)


亨利余 发表于 2013-9-27 22:10

同样,陈近南也是死于 “义”:对郑成功的 “义”,而被无情无义的郑克爽杀掉。

——陈近南是韦小宝的真正师父:小宝努力学习他的 “义”



康熙,是韦小宝的伪师父:利用流氓韦小宝的 “义”
韦小宝........为小报而鞠躬尽瘁

亨利余 发表于 2013-9-28 21:51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4-6-13 14:55 编辑

金庸在《鹿鼎记》埋下了若干 金武侠 的解读钥匙:大量括弧解释人物对白的心理转变
——令我对他写人物对白的秘诀加深理解

同一时间,在《鹿鼎记》又埋下大量谜团(“多隆是否卧底” 就是一个:嫌疑不少)



天帝不仁,以为小饱为刍狗。圣人不仁,以韦小宝作鹿头
哀鸿遍野逐鹿后,文盲只能为小饱
书中第一回揭示明朝溃烂后、初清惨景后、顺治离奇失踪后、鳌拜专权后
众鸿儒保命享受美食醇酒、大叹满族疯癫文字圄后
即使贵为一方知府的吴知荣同样的狗样之后.......
——那么,出现这样的为小饱而伤天害理的文盲、流氓韦小宝,是正常又必然的悲剧
韦小宝不可能成为超人侠客:做坏人,是唯一的选择。

否则,太阳会 很高兴 从西边出来.......




流氓小手立大帝,对弈大掌控小民
可以看到,在故事层面,金庸设定:韦小宝被康熙利用,而且.......至 “死” 不悟(权力梦已死)

但,在戏剧冲突的层面?
——小人物(流氓)与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对弈、与至高无上(all mighty) 的皇帝对弈
用僵化的道德观 - 江湖仁义 - 掌跟随皇帝

康熙对小宝:了如指掌
小宝对康熙:一片空白
——小饱与大帝:目标不对称,知识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对弈形势 也就无法对称

时局变化万千,小宝如何会胜?




僵化道德无一用,阉割抄袭毒各方
金庸用无知识而 “成功” 的韦小宝,对照丰富知识的报业大亨查良镛........
庆幸自己并非写字文盲、阉割阅读、囫囵抄书、梦中学习,
——才得以在万方熙攘的间谍前线香江有一席之地

金庸到底,并没有放弃知识,
——他放弃的是虚假消息、戏曲说书,而是重视亲自实证的知识。

终于,金庸贯彻始终,从射雕开始大骂到笑傲
——大理五毒金蛇剑(大理论误读,身体扭曲今社奸)
——郭靖死背九阴(旧荫旧学)、觉远梦呓郭襄耳听 变成讹媚九阳功,演变成周芷若的 讹媚致弱 旧荫败骨爪
——五毒秘传(误读迷转)正理莫瞅、
——葵花宝典幻化气宗剑宗,死掉华山江湖精英
——闪电貂毒嘴 僵化段誉 吞红蛤(闪电刁钻僵化,消化朱色蛤命)、虚竹吸收免费逍遥功 但等待灵柩拱
——大理五毒教血液(大理论误读学业)供应平民灵糊冲
他们,都被 “文化” 害苦.......因为自己无文化.......

金庸用《鹿鼎记》作反面教材,反证知识必须严谨坚实
——必须用严谨思维分析法(criticle thinking),
与西方学者流行应用的 实证分析法,异曲同工。
经济学教授张五常经常自诩:用实证分析,轻易打垮象牙塔学者的高深理论。而实证分析,就是 “必须亲身经历分析目标的具体过程,证实所有理论。背定理、抄理论全部都是阉割的、宗教式学习方法。
而严谨思维分析法,就是【深研命题中每个词语的准确含义 和 词语边界,务求精密定义】才作分析推论。
——






流氓妙手空空儿,文盲小脑蠕蠕饵
康熙的武器?
没有钱——但,他有无量的权力。
不能离宫,但可以用权驱动流氓刮钱 而执行任务。

韦小宝的武器?.........
零!两手空空.........
脑袋空空...............只知道说书唱戏就是历史,金庸强调他无知(与当时80%的人一样)
——只能冒必死危机,甘于一身作饵,激发吴三桂作反、充当天地会箭靶、服务神龙岛、充当台湾父母、攻打西伯利亚

以他的文盲小脑袋,能够识破所有人的计谋(包括陈近南)
——可惜,却无法识破大奸人康熙的 “仁义为先” 的紧箍咒



江湖清流各享乐,平民流氓当先锋
在江湖人天天空口反清谋私,名流鸿儒各自保命装神弄鬼下,
——稚龄小宝即使识破,也无可选择。

即使康熙,面对明朝以后 千疮百孔的大地江湖、瞒酐无能的顺治遗产
——同样也没有选择。

这种灭绝世态,身为清流后代,自命清醒为民的金庸,又如何可以用苛刻的笔触书写?
——嬉笑怒骂,是唯一的选择
否则,咋会有人看???



百无一用是书生,无权无势小流氓
这也是金庸在三联版要把小宝所有武功废掉的原因,突显小人物的 “小”
——必定要将韦小宝的处境逼进死角:只能被环境操控........
只能被大皇操控.........只能被 “师父” 操控.......只能被小玄子操控
——只能夹在大帝和一切势力中间
——只能靠 “神行百变”:不断深省(醒)、不断申辩、不断百辩,不断百变

当然,金庸划定他的唯一出路,要康熙给他唯一的出路:
——必须靠刮钱,才能催动各方人马(康熙派他抄鳌拜的家,得到第一桶金)

第一回的众鸿儒,结果在鬼屋庄园装神弄鬼,同样因为无权无势,只是作废
——这些当时的鸿儒圣人,催动韦小宝做皇帝、作领头人,同样是文弱书生的唯一选择
当年避祸星加坡,也是文弱书生、当世大侠金庸的 唯一选择:
——不过,嘴巴不废,仍然写出朝早太阳的教,东方不是白色,而且战而必胜的 “自” 宫之人。


大帝稳定脸色变,脚踏两船沉江湖
小宝所有这些劣行,全部在康熙监视下完成、在风际中监视、陈振南、方怡、胖头陀,还有多隆的监视下完成
——到小宝36岁为止
——到康熙38岁为止(康熙朝30年为止)
——到了大帝五大战功完成为止
康熙马上翻脸!! !!   !   !

马上把韦小宝置诸死路:公布韦小宝杀掉陈振南,断其后路、逼进死地
——还把搜刮郑克爽2百万两充公,周济台湾水灾
康熙设局周密,声言节省皇宫用度,貌似韦小宝自动奉献:
杯酒释兵权的流氓版!

到此,韦小宝手中财富,已经尽在康熙运筹之中,皇宫之内决胜千里:
小流氓,你就放心失踪吧。
——你知道的太多了。





亨利余 发表于 2013-9-28 22:13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3-9-28 22:16 编辑

《鹿鼎记》是喜剧架构,........

否则,韦小宝必死无疑!!!


    在某一个社会中,如果X污、作弊、行骗、犯法的结果比洁身自爱更有利,应当改造的是这个社会和制度。小说中(金庸就不说是鹿鼎记)如果描写这样的故事,谴责的也主要是社会与制度。就像《官场现形记》等等小说一样。

亨利余 发表于 2013-9-29 18:21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3-10-2 22:48 编辑

上一贴有关韦小宝奉献台湾赈灾2百万两,需要简略解释 :

康熙设局周密,声言节省皇宫用度,貌似韦小宝自动奉献:
杯酒释兵权的流氓版!

这场戏,金庸把现场动态,微观刻画、插科打诨,字数庞大,
信息量之大,更令人应接不暇。
到了《鹿鼎记》金庸的武侠笔,已经进入化境,在平淡中携带 大量极重要的信息。



小说艺术基本要求:每一场戏必定要携带主题相关的信息,否则要删掉。
(这是解读小说的基本方法,也是鉴别作家艺术水平的方法,而金庸不是二流作家........)
——金庸不会违反这个要求(我相信不会),而且,他做得超量的好。




这一场戏的 “主题相关的信息” 是什么?
——韦小宝奉献赃款,解决康熙的阮囊羞涩之局。

其中有两个要点:
1.1 韦小宝知道自己身边有康熙的密探
2.2 康熙对韦小宝口中 “小财” 定义的 “误解”,2百万两令他非常吃惊.........即使密探已经不断向他汇报。
........另外,康熙并没有训令韦小宝不可刮钱。



小心阅读康熙的表情变化、小宝情绪如何 “上山落海” 跟随,
——两个人的脸色,比四川变脸更快,比演员更专业!! !!   !    !




看看康熙小宝如何心理角力
看看康熙如何应用 读心术 的 “潜意识引导法”
(在小宝心理状态衰弱时,突击!........令小宝紧随康熙的心理暗示.......)

康熙微微一笑,说道:“小桂子,你破案的本事不小,人家都赞你是包龙图转世哪。”韦小宝道:“那是托了皇上洪福,奴才碰巧破获而已。”康熙哼了一声,向他瞪了一眼,冷冷地道:“移花接木的事,跟我的洪福可拉不上干系。”
韦小宝吓了一跳,心想:“皇上怎么又知道了?”一转念间,立即明白:“我的亲兵队里,皇上当然也派下了密探。”正不知如何回答才是,康熙叹了口气,说道:“这样了结,那也很好,也免了外边物议。只不过你这般大胆妄为,我可真拿你没法子了。”
韦小宝心中一宽,知道皇帝又饶了自己这一遭,当即跪下连连磕头。
康熙道:“方今四海升平,兵革不兴,你这抚远大将军的衔头,可以去了。”
这个部分,把韦小宝称赞之后,..........康熙直接指出韦小宝犯错
—— 一脚把小宝蹬进地狱!
在小宝情绪两个起落之后.......,
在韦小宝正在庆幸过关时.......

释兵权!

韦小宝道:“是,是。”知道这是皇帝惩罚自己的胡闹,又道:“奴才这一等鹿鼎公,也可以降一降级。”康熙道:“好,就降为二等公吧。” 韦小宝道:“奴才胡闹得紧,心中不安,请皇上降为三等的好了。”
韦小宝 “知道” 被惩罚,并非康熙明说要罚:康熙把他推到死角......
小宝刻意奉承......

几番讨价还价后........
.......................
康熙哈哈大笑,说道:“他妈的,你居然会心中不安,日头从西方出了。”
韦小宝听得“他妈的”三字一出口,知皇帝怒气已消,站起身来,说道:“奴才良心虽然不多,有总还是有的。”

康熙点点头,说道:“就是瞧在你还有点儿良心的份上,否则的话,我早已砍下你的脑袋,..........”

威胁要砍他脑袋,小宝又刻意、刻意、刻意的奉承........
再次玩弄小宝的情绪........康熙这个 “大笑”,嘻嘻,如何解读?
讽刺的大笑是如何声音?


.......................
康熙笑道:“不跟马夫,便跟……”说到这里,便即住口,心想再说下去,未免轻薄无聊,何况韦小宝虽然无法无天,毕竟对己忠心,君臣之间说笑则可,却不能出言侮辱。一时难以转口,便不去理他,低头翻阅案头的奏章。
难以转口,但.........
并不放韦小宝走路......让他等!







正本戏上场!
韦小宝垂手在旁侍候,见康熙眉头微蹙,深有忧色,心想:“皇上也时时不快活。皇帝虽然威风厉害,当真做上了,也不见得有什么好玩。”

康熙翻阅了一会奏章,抬起头来,叹了口长气。韦小宝道:“皇上有什么事情,差奴才去办吧。奴才将功赎罪,报主龙恩。”康熙道:“这一件事,就不能差你了。施琅上奏,说道台湾台风为灾,平地水深四尺,百姓房屋损坏,家破人亡,灾情很重。”
康熙还要泪光莹然.......
韦小宝见他说话时泪光莹然,心想咱们从小是好朋友,不能不帮他一个忙,说道:“奴才倒有个法子。”康熙道:“什么法子?”韦小宝道:“不瞒皇上说,奴才在台湾做官的时候,发了一笔小财,最近又向一个台湾财主讨得一批旧债。奴才双手捧着皇上恩赐的破后翻新金饭碗,这一辈子是不会饿饭的了,钱多了也没用,不如献出来,请皇上去抚恤台湾的灾民吧。”
小宝加倍努力!!
康熙微微一笑,说道:“受灾人数很多,你这两笔小财,也不管什么用。我即刻下旨,宫里裁减宫女太监,减衣减膳,让内务府筹划筹划,省他四五十万两银子去救济灾民。”

康熙摆穷.........亮出杀手锏!
                                    (他打完这么多仗,也真的 是时候摆穷了.......也真的很穷)
韦小宝道:“奴才罪该万死,真正乖乖不得了。”康熙问道:“什么?”韦小宝道:“奴才做官X污,在台湾贪了一百万两银子。最近这笔债,是向郑克塽讨还的,又有一百万两……”康熙吃了一惊,说道:“有这么多?”韦小宝轻轻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骂道:“小桂子该死!”

康熙却笑了起来,说道:“你要钱的本事可高明得很哪,我一点儿也不知道。”

小宝身边康熙派下了密探,有可能 一点儿也不知道?   “一点........”



..............

韦小宝一时冲动,慷慨捐输,心中正感肉痛,已在后悔,听得康熙给他省了五十万两,登时大喜,忙道:“是,是。皇上爱民如子,老天爷保佑皇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康熙为了台湾灾重,这半天来一直心中难受,这时凭空得了这一大笔钱,甚是高兴,微笑道:“也保佑你升官发财,多福多寿。”
成功!!!







慢着.......金庸还要补一笔.........点明 加强康熙的 读心术 描写..........

康熙道:“这次去台湾赈灾的事……”本想顺理成章,就派了他去,转念一想:“此人捐了这大笔银子出来,不过跟我讲义气,未必真有什么爱民之心,只怕一出宫门,立刻就后悔了。他到台湾,散发了二百万两银子赈灾,多半要收回本钱,以免损失,说不定还要加一加二,作为利息。” 他是韦小宝的知己,当即改口道:“……很是易办,不用你亲自去。小桂子,你的一等鹿鼎公,也不用降级了。咱们外甥点灯笼,照旧吧。”康熙用 “此人” 一词形容韦小宝,可见在康熙心目中小宝的位置(是作者金庸、小说的上帝放进康熙脑袋的想法)
讲义气是 “行动习惯”,也就是潜意识的一种,
康熙掌控了韦小宝的潜意识,或者叫做 “思考习惯、行为习惯”。
读心术,就是要知道对方的一切潜意识:通过观察(和派在韦小宝身边的特工)
——知道对方的潜意识,那对方下一步行动就可以预知。


人类90%的活动,都依靠潜意识进行:所有办事习惯,都是潜意识的一种。尤其是焦急、判断力降低的时候,不单只依靠,更是依赖潜意识行动:



亨利余 发表于 2013-9-30 22:47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3-10-2 22:10 编辑

金庸在《鹿鼎记》埋下了若干 金武侠 的解读钥匙:
他也在《鹿鼎记》埋下《鹿鼎记》的钥匙.......


密探、特务、私人特务、特务系统
(金庸)附录 康熙朝的机密奏折:

《鹿鼎记》的故事中说到,康熙在韦小宝的部属中派有密探,所以知道了韦小宝的许多秘密行动。小说的故事有点夸张。清初政治相当清明,取消了明朝东厂、西厂、内厂、锦衣卫等特务制度,皇帝并没有私人特务。一直到清亡,始终没有特务系统。..........

金庸认为:
——历史上的康熙没有特务系统
——《鹿鼎记》康熙在小宝部属中派有密探。不是系统、更不是密探系统。

系统,是有组织架构的,并非个人行动。



后来这奏折制度的范围扩大。并不限亲信臣子才可密奏,一般地方督府、京中大员都可用折子向皇帝直接奏事。...........这种方式扩大了皇帝的权力,同时使得各级官员不敢欺骗隐瞒。
当时没有报纸,任何人、包括皇帝要取得信息,都很困难。
历史上的康熙要有密奏,是弥补信息不足,
——但,更重要的功能,是阻赫其他人 不敢欺骗隐瞒。

所有上呈密奏的官员,应该想到:自己的行为,也同样在别人的密奏之中、康熙的监视之中。
——在此发挥阻赫力量。

康熙如果滥用这些信息,则所有人.......人人自危。




值得注意的,还不在康熙的宽大,而是他的基本心态:皇帝认为派人暗访密奏,是一件不光彩、不名誉的事;不是堂堂正正的办事,不是光明正大的作风,无论如何不能让旁人知道。康熙批复密折,从来不假别人之手,一度右手有病,不能书写,勉强用左手批复。在今日世界,各国统治者派遣探子私访密奏,却众所公认是理所当然,可说是政治上的极大堕落。这种对“特务工作”的价值观念,是政治清明或 X败的一种明显分野。武则天滥使特务、秦桧多用特务、明末特务横行,后世多认为是朝政衰败的明征。
政治上的极大堕落这个结论有问题:
如果密奏内容是报告别人的 行动、行为。没有出现滥使、横行的话,........
——则收密奏 收信息本身,并非 堕落。

如果密奏别人的想法、意图、动机,这是猜度别人的想法,如果以此定罪.......
——这就是文字圄。
《鹿鼎记》里面炮轰天地会,就是 “天地会没有进行过反清行动,只有意图,则康熙滥用风际中的密奏”。



再者,
“密奏” 还是 “公开奏”,也不会改变奏折内容的对错。
——而且,公开奏仍然达到阻赫其他人 “不敢欺骗隐瞒”

各国统治者,却众所公认私访密奏等等都没有错(也不是对)。
要定对错,得看如何应用这些 密奏/信息:没有滥用就没有错。

而 “各国、众所公认” 两个词的覆盖面过大,整段话变成含糊不清
(金庸是有意还是无意?我觉得是有意.......我觉得根本在曲笔抹黑历史上的康熙,认为康熙自己心里有鬼。)



倒是康熙需要花很多功夫,严谨处理不同密奏的矛盾、真伪。
——当时没有复印机,康熙更不可能抄写密奏,两个官员前后密奏有差异如何对照证伪?
他不应该相信都是真相吧?











还有,
官员,是个系统。
官员密奏,是否 “官员中的特务系统” 密奏?
我不知道。


亨利余 发表于 2013-10-2 22:53


这句话作简单的解释:

“人类90%的活动,都依靠潜意识进行:所有办事习惯,都是潜意识的一种。尤其是焦急、判断力降低的时候,不单只依靠,更是依赖潜意识行动”:

我和朋友走路到酒楼吃饭,
——走路的动作是潜意识指挥、保持两人的距离、避开地面的垃圾,
——但我嘴巴不断跟他用意识在对话
——眼睛看着周遭情况,左眼看美女、右眼看交通灯
——同时拿出电话向酒楼定位(“拿出电话” 用潜意识,“拨电话、应对” 用意识,“电话放回口袋” 用潜意识驱动)
当中只有对话和讲电话是经过思考(意识层活动),其他动作都是以潜意识驱动

于是,别的朋友可以根据走路习惯,认得是我(认识我走路的潜意识)

小宝一向有义气,可以推测她下一个行动也是以义气作为行动标准。
(除非小宝觉得有重大危机,才会改变他的潜意识,通过思维/意识层 来决定下一步:不再和康熙讲义气,要救天地会)






亨利余 发表于 2013-10-2 23:53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3-10-4 00:58 编辑

《鹿鼎记》解剖到此,用该重要的金庸概念都抠在这里了。(嘻嘻,金庸的动机,我永远会有意外,将来想到再说)


简单总结一下:

《鹿鼎记》描述了:

在康熙治下,出现大量卧底人员,收集信息,监视自己属下韦小宝的行为,掌握他的行事习惯
——利用他的行事习惯(潜意识),作出引导和操控。

同时,康熙对于如何使用这些信息,没有明确规则
——随时自定规则、随意行动:炮轰天地会、把韦小宝七个老婆作人质等等
无人可以反对。


题外话:
看金庸引用的康熙回密奏,错字白字甚常见:
——无人胆敢指出皇帝的错误,孤家寡人永远错下去。
——那么,无须证据而杀错人,随时发生:信错密奏就有人倒霉。
因为,他定下的制度不能令他改正错误........没有回馈系统令他知道自己出错

所有翰官无法提醒康熙出错(历史上,有些皇帝会特设谏官,提醒皇帝犯错,但金庸在《鹿鼎记》没有提及)
于是,所有人只能希望康熙的脑袋没有出错:依赖一个人脑永远英明、永远冷静、永远宏图大略。

——依靠、信任一个人的脑袋永远正确,不可能。
——依靠、信任一个道德观、价值观、教义、理论、方法,也是不可能

英明的人脑不断改变,客观情况也不断改变,任何人和理论规则道德,都必须每次检讨
——以防出错。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道德经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金刚经
(参看三楼详细资料)


对人对事,都必须有检讨的机制:这是金庸引用这些密奏的最大原因,点出《鹿鼎记》最大的写作动机,但有意语焉不详。
(他还是不想直接透露金武侠的写作机密也。)



无权无势的平民、流氓韦小宝如何在天罗地网中,用一切对弈方法,与康熙、与各方周旋。

也就是与皇帝的制度,天地会、神龙教、俄罗斯人的道德、传统、习俗、人情、规矩不停的对弈
——大部分时间,韦小宝都能用对弈的方法,作出最有利自己的选择,
正如他推牌九选择下的注下的码一样,多数时候是赢家。
而且,很多时候同时拯救了不少人。

只有对付皇帝,因为信息不对称,同时皇帝随时改变游戏规则,无法检查核对........
所以,韦小宝最后输掉一切权力。
(剩下财富 和 7个恐龙老婆、几个化骨龙孩子???)


这就是:所有人-平民或者翰官,都是
——与制度对弈
——与道德、传统、习俗、宗教等等对弈

这些东西如果好,则全部富泰
这些东西如果僵化,全部倒霉
如果没有办法改变这些僵化的东西,继续错下去........



亨利余 发表于 2013-10-4 01:16

十八大茅要斩首、七大老婆作人质
康熙,是韦小宝的伪师父:利用流氓韦小宝的 “义”
韦小宝........为小报而鞠躬尽瘁,
为了 “义”,差点没命。

小宝锦衣还乡省亲时,康熙要他把母亲韦春芳也带到北京(作人质!)。
结果小宝觉得问题严重,见到天地会挖眼一事,绝地醒觉,立下决心放弃。

当日监斩茅十八,康熙已经用小宝7个老婆作人质。
那如果韦春芳也在京城,下一铺康熙可以强逼小宝做任何事。
——这样的博弈,必输无疑。



吕留良说鹿谈鼎,为小饱出生入死
谁是鹿,谁是鼎........唉........
金庸用喜剧,这样子记下来了.......

韦小宝、五大功劳为小义、为小报作糜鹿。
康熙温水煮糜鹿........




注:
糜鹿生性好色,以头上鹿角吸引异性,以致鹿角代代 “进化”,
鹿角越加庞大,又常常被树枝所羁绊而自困。
——鹿鼎公韦小宝,乃鹿顶公也:
糜鹿之顶/糜鹿之角也。


而鹿角在交配季节,主要用作攻击其他公鹿(为自己繁衍而同类内斗),但无法对抗猛兽(无法抗敌)
——以此形容郑克爽、沐王府甚至天地会,均甚为贴切。
金庸的象征符号,妙!!





书后,金庸有大段康熙朝官员密奏折子,金庸大力把康熙化妆:
官员兼职特务系统,居然被他称为 “终清朝,都没有密探系统”。

如果说康熙到结局时开始不择手段,可能有点夸张,但已经有这个倾向,康熙连韦春芳都在打主意,要放进京城利用了。
——小宝如果真的把母亲带进京城,不单只自残,同时连累母亲。

同样,韦小宝越到后来,行事越胡闹(冷静残酷欺负已经没有反抗能力的郑克爽、冯锡范)


这个贴,与历史上的康熙绝无关系,全部是金庸虚构无侠小说文字的解剖而已,幸勿误会!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鹿鼎记》: 康熙煮大鼎,鹿顶公进鼎——逐鹿中原烹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