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查看: 19600|回复: 48

[原创]笑傲江湖与魏晋风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5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笑傲江湖》是我最喜欢读的金庸小说,最近发帖子比较多,索性再写几篇有关于这篇小说的评论,大家鉴赏批评。

     笑傲的道家内蕴,前人已经发掘的很多了,这里不再多谈。但是其与魏晋清流儒家的联系却少有人问津。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所以文人多尚清谈,或者隐逸山林,以求自保。中国史上总称这一时期人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态度为“魏晋风度”。《笑傲江湖》在创作上和思想上其实与魏晋风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展开几点分别阐述。</P>


一 酒文化

    武侠小说里大约没有哪部能像笑傲一样对酒文化铺陈的样式如此之多,描写的水平如此之高,烘托的意境如此之美了。主人公令狐冲还没出场,就先从旁人口中写他饮那神奇的猴儿酒(第二回);及至黄河舟中祖千秋谈论酒与器皿的关系,更是发前人之所未发的独到之论,想来这是金庸的得意之笔,故他连回目也写作了“论杯”(十四回);到了孤山梅庄里丹青生的酒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先写酒香,次写酒味,再写酒中寒热之气,末了解释酿造之法,把个四蒸四酿的葡萄酒写的活色生香,惹人神往不迭(十九回)。不光正面写酒,书中令人折节的好汉几乎个个好酒,不单浪子令狐冲嗜酒如命,他和盈盈的大媒绿竹翁“于天下美酒不但深明来历,而且年份产地,一尝即辨。”(十三回)假小人田伯光也知道“在长安谪仙酒楼的地窖之中,取得两坛一百三十年的陈酒,来和令狐兄喝个痛快。”(第九回)就连高深莫测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莫大先生都说“我知你最喜喝酒。莫大无以为敬,只好陪你多喝几碗。嘿嘿,武林之中,莫大肯陪他喝酒的,却也没有几人。”(二十五回)在这里酒已然变成了一种符号,只有“看的起的人”,才肯陪他喝。那么这种符号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且从魏晋风度中寻觅。

    魏晋时期人多好酒,连雄才大略的魏武曹孟德都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名句传世。而酒名最盛的要数一个叫“竹林七贤”的文人隐士集团,其中最有名的是嵇康和阮籍。据说有一次司马懿想相求和阮籍结亲,而阮籍一醉就是两个月,令他竟没有提出的机会;七贤中还有一个叫刘伶的,他写过篇《酒德颂》,写他心中的理想人物:“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木盍)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大有“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韵味。七贤中的阮籍阮咸叔侄曾经与宗人一起聚饮,觉得酒杯不过瘾,竟改用大盆盛酒,时路有猪群,叔侄大醉之际骑猪而归,其放浪形骸如此。(是真名士自风流,这与令狐冲第一次正面出现竟是在妓院里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酒在魏晋人是一种跳出尘世的工具,当在污浊的现实里不能如意时,他们宁愿借酒去挥发自己的本性,而笑傲江湖里的酒也是这个含义。冷眼望去,只有不欲在政治斗争中逐其流而扬其波的人才愿意借酒回归本真,而如左冷禅岳不群辈,你见过他们喝酒醉酒么?

    从某种意义上讲,酒已经成了侠客的一块试金石。如果好酒的大侠们如萧峰,令狐冲,李寻欢等等结识了一位新朋友,那必定少不了这句话。

    “我请你喝酒。”

二 药

五石散与三尸脑神丹

    五石散是魏晋时名人吃的一种药,用“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配成,药材名贵穷人吃不起。五石散是有毒的,但是当时人认为人吃了能转弱为强。不过吃这药以后又有特多的讲究,比如要行走不能坐卧,要冷水浇身吃冷食,要喝热酒等等而且一旦吃开了头就不能停下,因为停药不服毒性就会发作。“倘若药性一发,稍不留心,即会丧命,至少也会受非常的苦痛,或要发狂;本来聪明的人,因此也会变成痴呆。”(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金庸笔下一些邪教的密药就很有些和这五石散相类,比如鹿鼎里的豹胎易筋丸和笑傲里的三尸脑神丹。三尸脑神丹,制炼极为不易,而且一旦服食后如果没有在每年端阳得到解药,则药中三尸虫便会“脱困而钻入脑中,嚼食脑髓,痛楚固不必言,而且狂性大发,连疯狗也有所不如”(三十六回)听来恐怖殊甚,让人毛骨悚然。魏晋人吃五石散是为了摆阔赶时髦而给自己套上了枷锁,最多毒害自己一个;笑傲江湖里的日月神教却是把三尸脑神丹作为了御下的工具,荼毒众人,其卑鄙可憎之处令人发指。金庸把这种异化的药物创造出来,正是为了书明权力斗争之卑污,之摧残人性。

三 琴

广陵散与笑傲江湖曲

    笑傲江湖曲与广陵散的渊源,在《笑傲江湖》第七回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笑傲江湖曲”是首抒发自由情怀的曲子,而《广陵散》却是首慷慨悲壮,满蕴杀伐气味的曲子。《广陵散》曲意,是描绘剑客聂政孤身刺韩相侠累,一击成功后格杀数十卫士,料不得脱。为免牵连他人,他挺剑毁容后自刎堂上。《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了这个悲壮的故事。而古今最擅奏《广陵散》的魏晋名士嵇康也同样有着这般悲壮的命运,他情操高洁,个性刚烈,由于傲视权贵而颇遭嫉恨。嵇康的朋友吕安被人陷害,他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反受牵连,最终被处以死刑。临刑前嵇康抚琴长叹道,广陵散从此绝矣。千古琴道中人为之一叹。“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又安能以魭魭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嵇康是那种高洁而世所难容的人,其灵魂直与屈原一脉相承。

    而笑傲江湖之曲则对广陵散进行了再加工和补充,最大的不同在于广陵散是独奏,而笑傲江湖却是二人合奏,看第七回“授谱”里曲洋与刘正风的首次合奏,琴韵铿锵顿挫而箫声柔和温婉,琴箫相和,另有一番天地。曲刘的再创作改变了曲子的原意,把广陵散谱化入笑傲江湖之中,变做了一曲歌颂知音之间破除樊篱之见,相交莫逆生死与共的知己颂歌。到了绿竹巷,盈盈手中吹弹出来的笑傲江湖曲又加一变,成为了和平中正,但闻音乐之美,听得人“心驰神醉”“如丧魂落魄一般”。冲盈二人的合奏则是把“笑傲江湖曲”化为了一首倾心以对的恋歌。本来琴为心声,音乐之道最能见人性灵,这笑傲江湖曲乃是“神物”,是在纷繁黑暗的江湖中一线明媚的亮色,一缕清新的春风。也成为了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象征。这是其前身《广陵散》所没有达到的境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宠辱不惊,达观放旷才是令狐冲对“笑傲江湖曲”的见解。众多仿笑傲的歌中,最爱黄霑先生的“沧海一声笑”,词曲双绝,极近我心目中笑傲江湖的意境。

四 竹林桃谷

隐逸情怀

    读《笑傲江湖》里第一舒心畅意之处,乃在洛阳绿竹巷。令狐冲前尘过往颠沛潦倒,落寞孤独。而一入绿竹丛中则喜逢知己,学琴论酒,一洒俗世喧嚣。这小小的一个绿竹巷,五间竹舍,便如是洛阳十丈红尘中的一片清新脱俗之地,清凉境界、世外桃源。人物不过盈盈竹翁两人,所谓大隐隐于市,当属此谓了。

    令狐冲在经历了江湖的太多黑暗后向往着归隐,在第三十六回伤逝里他和任盈盈同处一个“四周种满桃树的山谷”之中“耳鬓厮磨,合奏琴箫”“两人都觉得若能在这翠谷中偕老以终,再也不被卷入武林斗殴仇杀之中,那可比甚么都快活了。”

    无独有偶,魏晋风度中也有着体现隐逸情怀的竹林和桃谷。竹林七贤的故事前面已经提过,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是妇孺皆知的名篇。归隐是面对黑暗社会而无力改变的一种理想境界,所以最终那神秘的桃花源“遂无问津者”,而冲盈二人也被从桃谷拉回了江湖中。但面对黑暗,令狐冲却和竹林七贤一样有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傲骨,这是真隐士必备的风度。曲洋、刘正风、嵇康他们甘为知己献身,不向权贵折腰,不对恶势力低头,这种气节,更是清流中的上上之品。隐逸情怀之中的那股傲气,才是解读魏晋名士与笑傲江湖主题的关键所在。

综上观之,笑傲江湖境界是对魏晋风度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同是浊世中的大雅清音,央视笑傲颇遭诟病,然我以为那主题曲里有两句唱词最妙,可谓深得文意。

“传一曲天荒地老,共一生水远山高”

文短意长,写之不尽。本文只探讨了笑傲江湖思想脉络之一部,关于小说的其他涉猎面,我将另辟文章加以阐述。有的地方要引证古典,我力求通俗顺畅,让诸位能一目了然,看的舒服点,不是一定要原文的就都翻译过来。水平有限,望观帖诸君斧正。
发表于 2005-8-5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布衣兄的几篇间隔着发吧,呵呵,今天快下班了,恐怕要周一才能看了。大略扫了一下,酒、药、琴、桃谷竹林,这几方面笑傲与魏晋风度确实有很多值得一书的。

笑傲确实体现出很多魏晋之风,盖因追求个性自由之统一吧!

“布衣上卿”这个名字本身就是魏晋之风,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魏晋之风是很值得研究和借鉴滴~~~~[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5-8-8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读了那个谈剑道诗魂的帖子觉得文章还有点疏漏,魏晋风度上承的是建安七子的疏狂气,下启的是陶渊明的无争心,和笑傲很有些相通,这些我还没有涉及到。
发表于 2005-8-9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魏晋时期政治黑暗,大部分名士都隐居山林了。

[em06][em06][em05]

发表于 2005-8-10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上卿兄见地独到,然似意犹未尽,殷切盼望兄更说其详,不亦乐乎!
发表于 2005-8-11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布衣如有时间补全,本文仍可更进一步~~
发表于 2005-8-11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依弟之愚见,魏晋风度,笑傲江湖的品格得"逸"之真趣.逸乃雅言之,俗言之乃旷达,放浪是也.逸之太过则流于野,不及则病在拘谨.其实太白虽已入盛唐,而心中逸气犹得晋人之韵.古人品评画境,在神品之上又列逸品,言其高妙,不可以法度衡之也.

金庸作品总体而言,与其他人相比,十五部小说皆可列为上品,至射雕,神雕已然为精品,至倚天则成为不可多得之佳作,武侠中之珍品.天龙更无与伦比,其博大深邃处,悲天悯人处,以前固无,及至笑傲,鹿鼎亦不能超越,堪为神品,笑傲无须言之,逸品是也.鹿鼎则圆熟之至,在武侠小说历史上无出其右者,绝品也.

看了梁羽生再看金庸,深体金庸之博大,看了金庸再反观梁羽生,乃见梁羽生之狭隘.看了温瑞安再看古龙,觉还是古龙更为回味悠长,酣畅淋漓,看了古龙再看温瑞安,初觉有新变化,时间一长终明不过如此.看了金庸再看古龙,见古龙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看了古龙再看金庸,仍觉金庸韵味无穷.

理解梁羽生只需精读一部代表作即可,因为梁羽生前后无根本突破和本质的飞跃.理解金庸则非得将全部作品都通读不可,因其风格各异,且有逐步深化,愈趋精微之势.古龙则只需读成熟时期的作品即可,其余时期的作品可以不看,温瑞安的作品看了固然使我们对武侠理解得更全面,不看亦不为遗憾.读梁羽生,感觉读来读去就是那些意思,读金庸则是越来越有意思,读古龙则两极分化,有的很有意思,有的很没意思,读温瑞安则觉没有很大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05-8-12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傲骨

整部笑傲江湖里令狐大侠多半时间是伤病缠身,出场就被田伯光砍的奄奄一息,之后内功全失,再后体内吸星大法反噬。直到最后一回才天下太平。所以令狐冲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注定不是他的盖世武功,而是他身上那种不屈的傲骨。

“侠”的表现不一定是除暴,还可以是一种“不妥协”的精神。令狐冲的身上就充满了不妥协的傲骨。单单从头尾来看,第七回《授谱》里费彬要他杀害毫无还手之力的刘正风和曲氏祖孙,否则便说他是与名门正派为敌。令狐冲决不肯就范。第三十九回《拒盟》里任我行以他的内伤,恒山全派的性命,盈盈的婚事为要挟,以教主之位为诱饵要迫他加入日月神教,令狐冲仍然拒绝合作。书中这种“不妥协”的例子还很多,一个人想要有这种傲骨是很难的。而奇就奇在令狐冲又很通脱,所以在傲骨上又加了一重乐观,变成了“笑傲”。于是就有了小说刚开头那一段坐斗田伯光的奇文。 傲骨其实是代表了一种道德上的准则,一个人可以很达观,但是惟其道德准则高尚才成其为大丈夫。所以“笑傲”两个字互为表里,作为一种人生境界来看,我以为这是不好达到的。

魏晋时也有个“笑傲”式人物,那便是孔融。建安七子里其他人都规规矩矩的在曹氏父子门下打转,独他是个不肯低头而且喜欢讽刺的家伙。曹操有一次想要除掉政敌杨彪,就诬陷他通敌,要处死他。孔融出来阻拦,曹操说“此国家之意。”孔融当即驳回说:“假使成王杀邵公,周公可得言不知邪?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最后曹操只好做罢。最好笑的一次是曹操颁布了个禁酒令 ,说酒可以亡国,因此不能喝酒。(其实他自己就虚的很,否则怎么做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别人不敢吱声的都忍了,独孔融跳了出来,反问他女人也可以亡国,为什么不把女人也禁了。驳的曹操无话,干脆把孔融的官免了了事。谁知道孔融免官后家中依然宾客盈门。孔融就说:“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气的曹操跳脚。最后曹操还是找个机会以“不孝”的借口把这个硬骨头杀掉了。现实社会实在不象小说里那么简单,那么美丽啊。

发表于 2005-8-14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令狐冲真的很有嵇康阮籍的感觉,那份洒脱,那份自然,确实也是那个时代的传奇。

楼主写得好,顶一个!

发表于 2005-8-17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布衣兄好文笔~

佩服~

看来在下要去温习一下历史了,呵呵~

发表于 2005-8-17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点不同看法

关于酒: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一个痛字足可见酒在魏晋时期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魏晋时期,饮酒更是一种避世、避仕、避事的好方法,如楼主所说,阮籍为了不与司马昭结儿女亲家,连醉六十日。王佛大叹言:“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不同的是金著中出现的酒是人豁达的一种体现,而魏晋时期的酒,不过多为避世.源于当时的思想压制.这点和楼主有点不同看法.

关于药

总觉得楼主该进一步论证,似乎每个朝代或因政治或因统治者个人因素都涉及该物,当然,此时代较之疯狂,但归根究底,仍是思想压迫所致,个人到觉得魏晋时期的服药现象和笑中的葵花宝典现象很为相似.魏晋时服药甚是流行,服药对于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可能对神经的伤害也不小,服药后人往往变的疯疯癫癫、行为异常、性情暴躁、挥剑追蝇乃至居丧无理也再所不顾,而且这些行为可以不为世人所怪。笑中岳不群,左冷禅甚至东方不败一辈,都是为政治争权夺利而疯狂.

补充一点:关于玄学和“君子”

清谈在魏晋时是很普遍的,但又很容易招致祸事,所以玄学成为了必然的选择.老庄之道是出世的,不会招致统治者的猜疑,玄学的语言飘遥而难以捉摸,不会落人手中把柄.而且谈玄可以不言及时政,这样就可以不臧否人物,不得罪人。笑中应此而生岳不群,虽其号称君子剑确是腹内另有春秋。

水平有限,火候欠佳。只能点到为止,却难像布衣兄如此分析。

发表于 2005-8-18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布衣这个帖子确实需要完善,大家多讨论,这个题目范围还是比较广的,此帖必能成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05-8-18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孤琴古韵在2005-8-17 23:30:32的发言:

说点不同看法

关于酒: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一个痛字足可见酒在魏晋时期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魏晋时期,饮酒更是一种避世、避仕、避事的好方法,如楼主所说,阮籍为了不与司马昭结儿女亲家,连醉六十日。王佛大叹言:“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不同的是金著中出现的酒是人豁达的一种体现,而魏晋时期的酒,不过多为避世.源于当时的思想压制.这点和楼主有点不同看法.

关于药

总觉得楼主该进一步论证,似乎每个朝代或因政治或因统治者个人因素都涉及该物,当然,此时代较之疯狂,但归根究底,仍是思想压迫所致,个人到觉得魏晋时期的服药现象和笑中的葵花宝典现象很为相似.魏晋时服药甚是流行,服药对于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可能对神经的伤害也不小,服药后人往往变的疯疯癫癫、行为异常、性情暴躁、挥剑追蝇乃至居丧无理也再所不顾,而且这些行为可以不为世人所怪。笑中岳不群,左冷禅甚至东方不败一辈,都是为政治争权夺利而疯狂.

补充一点:关于玄学和“君子”

清谈在魏晋时是很普遍的,但又很容易招致祸事,所以玄学成为了必然的选择.老庄之道是出世的,不会招致统治者的猜疑,玄学的语言飘遥而难以捉摸,不会落人手中把柄.而且谈玄可以不言及时政,这样就可以不臧否人物,不得罪人。笑中应此而生岳不群,虽其号称君子剑确是腹内另有春秋。

水平有限,火候欠佳。只能点到为止,却难像布衣兄如此分析。

11楼这位论魏晋酒的“三避”之用很是很是,直击肯綮。我所看到的只是借酒出世的同,却没有看到豁达与逃避的异,谢指点了。

关于药其实还有一个更深的话题就是“葵花宝典”,我认为《笑》里有两个符号线索,一个是“笑傲江湖曲”,一个就是“葵花宝典”。一种代表的是个性解放的力量,一种代表的是权力腐蚀人性的力量。其实“三尸脑神丹”与葵花宝典一样都是符号,旨在说明权力可以把人变的不男不女,变的六亲不认,变的“连疯狗都不如”,变的“失了人性”,最终向非人的方向转变。本来计划在我的第四篇论笑傲江湖政治派别的帖子里细考这些话题。呵呵,其实这些命题都是相通的啊,稍稍一发掘就要另开一片天地了。

发表于 2005-11-17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隐士当然很好,可是在现实社会中谈何容易,竹林七贤名声够大了,可是到了生死考验的时候只有嵇康能挺身而出,那几位不是装疯卖傻就是当着司马家的官。在强权下那有那么多的自由。要是左冷禅或岳不群成功了令狐冲那有机会和盈盈在一起呀,还不如当初加入日月教当教主“大隐隐于朝”呢!
发表于 2005-11-17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甘为知己献身,不向权贵折腰,这句最好,我辈中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2-27 02:58 , Processed in 0.03425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