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楼主: 亨利余

《天龙八部》 金庸武功 —— 古希腊的逍遥学派 VS 天龙八部的逍遥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7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亨利余 发表于 2014-7-11 01:28
两河.......文化的湮灭:地球人口压力
两河的无崖子的几千年武功、年年洪水催促天文科技建筑数学
——河 ...

尼采就认为,文化或文明使人不断柔化,不断丧失原创性和原始的力量,而这就是人类衰落的根源。兄所见亦如此也。
发表于 2015-8-17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兄此大作真乃高妙也!借用天台宗六即佛之说来说一下兄之大义:我们对人类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源流的认识是“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还差得远呢。欲明白吗?请看金庸十四天书!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5-8-18 00:14 编辑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5-8-17 20:14
我靠!笑傲江湖=人类文明史或者堕落史?不过我看,笑傲江湖=人性演变史,人性的演变构成了人类文明和政治 ...

大哥,人类文明史 和 人性演变史 两个概念是重叠的

地球上有历史,必然是人的历史,
人的历史,体现人性的演变。


而,人性的演变史,必然是文明和不文明共存。
——只是,人类写下的文学和历史,都是【好看的考据】:写下的都是好看的文字。
因为都是文学粉丝 和 历史粉丝所写,必然好看!
写下的必然是文明史,不会是【不文明史】......(这就是《雪山飞狐》中的玉笔锋:御笔疯上人人讲述好看的历史片段,没有丑陋的片段)。

当然也必然笑傲,呵呵呵呵.......


(不文明的片段,全部都无视:主动无视或者被动无视。不好看的片段压根不会在脑袋停留,那就无法流传,然后丑陋的历史片段必然无法考据。)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5-8-17 20:23
兄真高明!海德格尔和尼采都认为从苏格拉底开始,实际上是希腊哲学和文化堕落的开始,希腊已经保持不住原 ...

希腊古典时期的文明高峰实际上是希腊文化堕落的开始
这个必然是对的:
金庸每次描述高峰,都是绝顶:前无去路也
——郭靖学习马钰的玄学正宗的呼吸,在蒙古的绝顶高峰
——梅超风、陈玄风也是在绝顶高峰,开展 旧荫败骨插脑门 的绝顶武功
——南帝逸等的一灯,住在绝顶高峰:以致渔耕樵读四大行业全部停顿,在绝顶围绕逸等
——而绝情谷的公孙止,当然也是居住在绝顶高峰,里面就满布无量深渊:以致龙的儿女堕进万丈深渊中的寒潭
——《倚天屠龙记》的厄劫难渡三僧,同样在绝顶高峰上,背靠苍龙古松之穴,运出背古诵书之穴、施展皇黑白三道黑绞索,绞杀乡下少年张无忌

——那么《天龙八部》中,金庸就安排灵鹫宫就在天山缥缈峰:同样是绝顶高峰.......到达飘渺于雾霾的境界
——而《笑傲》的玉女峰和黑木崖,同样是绝顶险要 的高峰,峰上连粮食进出都极度困难:只能居住峰子 和 疯子。
全部毫无悬念,全部乱七八糟、全部扭曲【丑陋的片段】画眉化美。

这些绝顶,前路就是堕落:万丈深渊等你拿!!!
——连 黑玫瑰都无法超越。
即使腾飞,最后还是必定堕落。




文化,必然只能出现在【有多余粮食可供享乐】的情况下,才能【讲韬高则成】
——文学除了必然是商业文学,也必然是 谎言文学:因为都非常好看、也就必然是骗人 (殷素素定律)。

一旦【有多余的粮食】,熊猫现象就出现、也就是绝种不远也矣。
——智能手机是否科技高峰,是否绝顶?呵呵。。。。。呵呵。。。。。
——除了智能手机,化妆品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绝大宗消费,都令所有人非常好看:全部美女,也有化妆的铺天盖地的美男小鲜肉




小鲜肉文化延伸到绝顶高峰的游泳选手 (宁泽涛?),还铺天盖地、大小媒体主播 极度兴奋的刷屏,是否太好看?




百家争鸣使得先哲的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
百家争鸣的真相是:全部人都在争夺财富资源,百家争、百家鸣【我要抢夺】
——他们要【快鸣】、百家一起争一起鸣
终于成为败家症冥而 冥顽不灵。

老庄无法抗拒!
不但不能抗拒,还被【爱好看的文人】异化,老庄都成为好看的经典。
——连猎人数据库《易经》都被【肉割不正不食】的仲尼大兄挪用为【太公分猪肉的儒家】经典,

好看文化,所向披靡
——而好看,就是市场学的必杀技:任何广告必定好看。

希腊文化的高峰,必然是好看的文化,当然也就是骗人的文化,能不堕落乎?




伟哉殷素素定律!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5-8-17 20:32
历史和命运真是好玩之极!最伟大的犹太人为人类赎罪而创造了基督教,同样伟大的另一个犹太人犹大以出卖耶 ...

据耶鲁大学圣经研读班的教授所言:犹大就是耶稣心中的犹太人。
——我估计他说的是事实......(虽然我觉得他也是好看的考据家)


犹太人在麦大拿战役中,也重复了这个“出卖”,除了售卖武器给敌对双方,同样出卖了阿拉伯地主 (地名人名的细节忘记了)。
——他们有这个传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传统:历史无法评定也。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5-8-17 20:37
兄这一段对西方文化以霸道立世、全球殖民所言甚是。西方文化盛行于世,进化论盛行于世,其实是人类向畜生 ...

是否用【回归畜生道】比较合乎现实?
——捕猎者压根就是畜生的道:任何动物都是捕猎者、都有牙齿颚骨,都是捕猎动物或者植物的畜生。


农耕则是自己培育动植物满足维生需求的畜生
——只是,吞噬 有生命的植物 从来不当做屠杀:歧视植物的思维也......
(任何动物都逃不出这个宿命:必须吞噬齿噬有机物,包括动物和植物)



数据显示:人类如果还是採猎生态,这个地球只能养活两千万人!
要养活70亿人,地球必须有大量农耕,否则饿死。

如果连【稳定气候】都绝种、暴热暴冷暴雨暴旱,那马农耕必然死亡,九阳神功倚赖天再也不成!
——诺兰的《星际穿越》就展现了这样的恐怖景象。


农耕一旦破产,则全人类只能回归採猎生态:全部智人饿死而剩下两千万人为止。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5-8-17 20:38
三毒贪嗔痴,贪排第一位,贪而不得,即抢夺,即互相伤害,是为嗔,自己害自己而不知,是为痴。

《人类大历史》就是揭示人类如何猎食巨型动物到绝种,终于害到自己:必须用农耕才能继续繁衍。
——否则 野外动植物 无法充足供应食用,无法维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5-9-9 18:46 编辑

回首看《天龙八部》贴,正是埋首《南华经》之刻。

相比《易经》和《道德经》,《南华经》庄子难度高几倍,正考虑放弃......
未正式放弃之前,必须粗略的谈谈李秋水......秋水篇.....

不过,背景复杂......慢慢道来......


几年间把金武侠十四本武侠解剖,到今天只能说自己是文盲:全部挖掘出来的东西,我都是第一次出现在脑袋,第一次描述。
最近这一年经常透露出危险信号:金庸的文字,水太深!



道 德 技 巧 VS 金庸的武术体系
天龙贴开始了四年后的今天、埋首庄子时,终于把金庸的武术、格斗术体系一一对应,看看是否自圆其说......

——道等于内功修为/思考方式/处事哲学,不同派别有不同思考方式 (内功) 和理论:
      外家和内家是两大典型,儒家和道家同样鲜明分野。
      童姥、李秋水的道、内功心法,则是无宝不落:全部以吸收、操控为原则的体系。
      星宿派则是以毒为主:用毒法毒害对手和自己人
      (九阴:华夏文化遗产。九阳:农耕民族集体生态。易筋经:佛门心法健体强心。葵花:去掉人性的心法)
      小无相功:能源代替人力、加强人力的思路、内功

——德是实施的方法、体现内功特性的方法:武功套路,由不同内功驱动,太极拳/剑、罗汉拳、太祖长拳等等
      降龙十八掌是不理对方如何出招,从头到尾轮番施行 (萧峰则是选择单一招式重复使用)
      木王神鼎就是吸收毒液的方法,可惜阿紫只在旁边观看,未可进门登堂,以致搞死游坦之
      用小无相功驱动少林七十二绝技
      (田伯光的快刀,就是没有内功体系的实施方法:一味以快的招式取胜,此乃无门无派的武功)
      
——技者技术也,即如木工技术、武功招式:
      见龙在田的招式威力:听过反复练习加强威力
      段誉练习凌波微步八卦方位的身法
      (虚竹的六阳掌、折梅手,金庸没有描述练习过程,单凭下载的功力驱动:这是金庸的写作破绽)

——巧者熟练程度:技术的精准度、命中率,虚竹就把松果打错方位 (这是金庸描述 “巧” 的部分)。
      (段誉练习凌波微步的准绳)


令狐冲的独孤九剑是没有内功、无道的剑法:只有德/实施方法 的武功体系 (这是外国拳术、格斗术的特色)
——于是可以即时上手、即学即用。
(李小龙折拳道:永春内功合拼西洋拳和合气道等等的格斗术体系)

澄光意图教育小宝的武功,就是先有内功 (道),再练套路 (德),最后才到招式 (技),然后反复练习 (巧)

小门派的内功容易到顶,甚至像36、72洞洞岛岛,没有内功套路只有招式散手;没有哲学理论,只有技术技巧。


先打住,再思考,再续......


                                                                                                                15338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5-9-29 04:35 编辑

昨天原来想写庄子的秋水篇,但突然把  金庸武功体系 与 庄子南华经/老子道德经 中关于道、德、技、巧配套,马上脑袋雷电交加。
——在一片疮痍的脑袋中,写下非常粗略的【金庸武功体系】清单,当中跳跃太快太多,应该比较难阅读,抱歉。
不过,还是等 有机会 才 补充完整 吧,应该需要一万字才能交代清楚。                                                               2015-9-29 15595





回到《南华经/庄子》的秋水篇。
——当然,这是实验性的文字,不足为法。也是另类思维。
——也再次重提:这些文字都是尝试性质,并无深思熟虑,小心则个。

时代背景:
庄子的写作 在孔子时代后期 (懒得查年份),也是百家争鸣时代。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不断显露他的博学,于是声名鹊起。而有教无类吸引了3000弟子,更成为当时的庞大教育系统。
——其他各国人众,大部分都是文盲,因为都是农耕的后进国,还在饥饿边沿,
只有鲁国承袭殷商农耕,比较丰裕。

远因:
正因为其他国家都在饥饿边沿,才有大量死士 愿意参与战争 争夺别人的财富 (而达到温饱)
——用生命换取家族更安全的家园,需要士兵们都活在生死边沿、愿意冒死参军,否则缺乏必死的勇气。
——这是周朝人口激增的结果,如果不思扩张无法养活上升的人口。

当年希腊、马其顿和罗马等等需要扩张,原动力都是【原来的土地无法养活人口】,这一点全球仍然遵行:
—— 一旦某地出现人口压力 (资源不足),就有土地争端 (克里米亚?)
殖民原义:把民众插殖在远方土地,作为新的生存空间。(当时的远方一般是荒芜之地:无人居住、少人居住、野兽居住之地)


当初周武王需要攻商,同样因为姬昌管治能力高超、推行农耕而丰收富强,
——于是提供稳定的社会而令人口激增、然后......必须扩张农地。
其他啥 商纣如何如何暴政,都是托词。



人口压力:扩张殖民的长青原因
八百年后、周朝末期,是另一波人口激增,
——于是激发了国土争夺,尤其是偏远贫瘠的区域大量死士,死命要逐鹿中原:
他们要争夺农地。

仍然大量猎人思维的人争夺农地。
(也就是贵族们吃饱农户谷物、一边打猎玩耍,一边策划猎取别人的土地供奴隶耕作,令自己财富暴升。)

当时的人口记录不全,难以作精细的数据比较,可惜。



农耕的田 和 猎人的田:大小的迷思
庄子一书,反影了农耕和猎人两者的矛盾,庄子思维在两者间摇摆:可以提出 大量 “巨大”、“渺小” 的描述。
大小概念 是猎人不关心的主题:不断移居的族群只注意是否有猎物,猎场大小是次要考虑,
猎场无论大小,明天又再搬迁,到达另一个新鲜猎区,继续打猎。
——但农耕对农地的大小非常重视:农地越大,越能保证全族的温饱。。

春秋战国的战争,就是要争取更大的农地。
——“国” 的概念,在此时粗略定下来,于是有了后来秦的并吞六国,独占农地。
(之前,在易经 和道德经里提及的国,是围起来的域【國】。猎人和游牧,他们不管边界、不断移居)


回到庄子时代的百家争鸣。



目光庞大 VS 不要作为
除了庄子两字,南华经中出现最多的,应该是孔子,另一个就是公孙龙子。

先说孔子:
庄子不断拿孔子当箭靶,因为他是名重一时的教育家、文化人,攻击他可以提升自己的名声:
——庄子要与孔子争鸣。
(庄子不要做官,那么他的营生,也是教育事业。攻击仲尼是最快速提升名气,增加弟子的方法。)

另一个原因是,老孔保守,庄子不喜,甚至暗地里歧视。
——保守者,鼠目寸光也、无法有远大的视界也。

这就是庄子矛盾的地方:视界庞大,但却要无为。
——这是与孔子对着干:孔子要大力有为,庄子就相反
——孔子注重精细的阶层分级(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庄子要【庞大到不能围】、【精微到无法分】的相对概念

可是主张无为而什么都不干,大小视界有何用?滑稽喜剧?
从DNA的 捕猎 和 繁衍角度看,他被捕猎DNA驱动,希望极度扩张(视界),痛斥短视!
但自己不做:他不要为扩张付出代价 (性命、时间、精力、家庭等等现在拥有的事物 换取心目中将来的 “大”)

公孙龙子:
这是个混蛋,专门搞偷换概念,无论是有意无意,都是浑人。
出名的【白马非马】:把纲属目分类层级搞混
——马是物种名称,包括红黑白灰的马、凡是四腿、长鬃长尾、健步如飞、能载猎人战士的,都称为马。
他把两者搞混,弄个白色的马就不是马 (用这个推理可以用作证明:他母亲不是女人,而且有可能不是人)

然后,他坚白论说:石头不可以同时坚和白。
同样搞混层级。
现代人容易明白:
坚 和 白,是石头的部分属性。
石头可以同时有一百种属性、石头岂止白色坚硬同存?一块石头可以同时白黑红黄色,与坚软并无冲突,可以同存。
(有石头是黑白红棕色都有,而且极度坚硬。翡翠两种色以上,但它是仅次于钻石的硬玉)

他的成名,因为当时全部是文盲,从来没有思考【事物定义的边界】:无人有能力抠字眼。
——抠字眼是精密思维的起点:任何推理、科学,都必须把用词精密定义,才有精密的推理、才有精密的结论
否则是一片云引动两块雾霾,结论是【虚无乌黑一大片】:无法捉,也无法摸。

可惜,庄子也无法有像样的论据,只是一味申斥他短视。
(《庄子》在此已经进入 “辱骂公孙龙子” 的范畴:非理性、无理据的发泄情绪。)



精密思维的先锋,江湖科学的种子
这里并无意轻视庄子,因为当时是前苏格拉底时代 (借用概念),对物种的概念非常原始,不应该用西方逻辑来衡量。
——但公孙龙子就是明显逻辑谬误。
这是后採猎时代必经的过程:开始要精准的对事物分类,以发展更精密的大自然知识。

庄子发现大小相对的概念而充分探讨,是当时的思维水平的突破,石破天惊。
——后代人再也不能感受这个是 “石破天惊”,于是对庄子作出大量附会的称颂,
但这些称颂都并非真相、都是磨灭真相。
(王羲之书法所以伟大,并非因为字形美丽,而是因为他把三国魏晋从隶、真、魏各种笔法、笔顺、字形增删融汇,成为楷书的千年准则,他的书法是否美丽 并非主旨。不过可能有现代人开始赞美马云是帅哥,也真心欣赏他的魅力四射)。

无论历代如何谬赞,庄子还是当时精密思维的先锋。
——尤其是汉代以后,整个中原都无需精密思维推理,真相的湮灭是正常的发展 (但不是理性的发展)。
南华经成为道家经典,实至名归:从此可以发展出江湖的化学医学,就是基于这个观察方法的突破。


南华经的写作对象:给谁阅读?
客观论断,南华经的写作技巧不够好:重复累牍。大量冗文字。
南华经的写作对象,应该是教育程度低下的大众 (既然他不要当官当相:咳咳......邀请他当官?这是个无法查证的传说)
——与孔子精简语法、固岸自高的文风相对:庄子巨细无遗、多层举例、详细解释,务求敲开民智,



铺排太大,回到秋水篇
万水归宗一大川,大英秋水尽吸流
金庸用秋水篇作为李秋水名字,源于这里的河伯与北冥 (北海) 的对话:
——也对应明朝满清的短视,对比李秋水英女皇的全球视野。

秋水篇全面描述大海与大河的对比,可用作象征【满清和大英视界的差异】,结果就是1840的哑骗之战。
——心之所指,步只所向,求仁得仁也。

于是有了北冥神功,套用北海之庞大和包罗万有,同时吸尽万千河伯水流,
——犹如大英当年日不落处处殖民地,吸尽各属地的资源 (也不满溢:还不大够用也,呵呵......)
北冥象征大英,金庸的神笔也。


码完这些文字,我找到读完《南华经》的理由,会全部精读到底,呵呵........



                                                                                                         15362
发表于 2015-12-24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并非兄弟夸奖老哥,老哥对金庸的广泛解读,犹如华山论剑各高手中的逍遥派,无所不包,又如独孤九剑,任意所之,端的是了得。
发表于 2015-12-2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诸子百家,皆为道家也。
有陈撄宁大师之论,老哥不妨参考,读完估计老哥必有另一大作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5-12-24 19:31
中国诸子百家,皆为道家也。
有陈撄宁大师之论,老哥不妨参考,读完估计老哥必有另一大作也。

shao版好!

道、术、方士是中原的理论、技术、执行总汇。
——犹如西方的哲学、专业科技和炼金师乎?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6-1-7 03:00 编辑

从《易经》到《道德经》,然后到庄子的《南华经》,中原文化完整了整个【从原始採猎过渡到农耕声带】的蜕变。
也就是说:採猎生态,已经脱离了整个华北平原。(地理学概念可能没有一个华北平原,这是杜撰的、历史角度的模糊概念)


如果回头看西方.......比如典型、有文字记录的希腊,可以把庄子对等为到达苏格拉底时代:
——前苏格拉底的哲学 (思考总纲),是科学技术数学。
——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从科学分流:变成道德、人文、社会科学、神学等等集体生活原则。
       (而科学技术,已经分流成:物理、化学、数学、天文.....等等,不再躲藏在哲学里面)

在中原地区,《易经》和《道德经》倾向描述猎人应付大自然的技术。原始农耕并尚未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到了《庄子/南华经》,讨论各种新的概念、相对的概念、概念的范围和深度 - 讲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百家争鸣者,专业化也。


东西两方,都到达:大量人口聚集的城市化生活,必须思考各种不同思路的融汇
——大小相对的概念、精密逻辑概念、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概念等等,成为密集聚居 (即城市) 生态的必须品。

经历神农时代到此,东方正式进入农耕,到今:生活锁定在儒教或者印度平原的所谓 “印度教” (这个概念是英国勉强发明的)
西方因为贫瘠,则进入【殖民时代】:
希腊霸占地中海、阿历山大印度到西班牙、罗马以此为基础,北上西进到德国和英伦
发展的是实用煮异方向科技、医学、建筑:成为后来军事武器科技的基础.......




从此,农耕与採猎成为地球两大生态,并行到今天........


再续......




                                                                                                                       1600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6-1-14 00:09 编辑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5-8-17 21:14
其实,基督教是典型的东方文化的产物,这一点惊天大秘密不仅很多东方人不知,西方人也更不明白,甚至天经 ...


最近再次重读弗洛依德的《摩西与一神教》,更加上他的《图腾与禁忌》

于是,shao版说的【基督教是典型的东方文化产物】有新的感受。
——基督教与东方宗教相似,其来有自。
因为农耕是亚洲 (中印两国) 大国的标准生态、倚赖太阳是农耕的必须品。
——波斯应该可以目为东方,印度肯定是东方。

九阳神功,所向披靡!!!




而基督教源自犹太教。


犹太人阿当反出农耕两河——放弃善恶观念的犹太教
但,犹太教源自两河........而两河是农耕文化 与 牧民战斗的结果。
两河夹在沙漠区,必然天天有牧民抢掠


——阿当坚持享受【分辨善恶树的果实】:他们在农耕的伊甸园,居然坚持分辨善恶,而且要享受分辨善恶的结果。
——结果?结果,吃完这个果后,就被逐出伊甸园

于是,后来阿伯拉罕被上帝命令杀掉儿子,就义无反顾要杀子祭上帝:

反出农耕两河伊甸园的阿伯拉罕,已经完全放弃【分辨善恶】树、放弃任何果实 (放弃他的儿子)



摩西出埃及:再次反出农耕的犹太人
摩西带领犹太奴隶离开埃及,是犹太人第二次反出农耕。
——同样因为【坚持分辨善恶】,而无法享受【分辨善恶树的果实】
——要坚持善恶,他们制造十灾难、不过,于是再次被逐 (而记录成【出埃及】)
——出埃及的记录是【被埃及兵追逐】而渡过红海:【逃过红海】


两段历史何其相似!


两段水中漂浮:
——诺亚方舟大洪水 和 摩西尼罗河蒲草箱里飘流河上

更令人惊叹的是大洪水 与 摩西漂流在蒲草箱里。
两者都是上帝发飙要杀尽所有人
——诺亚建方舟,因为上帝要杀尽人类:要人类绝种,剩下诺亚家族
——摩西漂流,因为法鲁要杀尽犹太人婴儿:杀尽【上帝选择的民族】的后代
       最后剩下一个后代:摩西




埃及的阿顿神教 与 伊甸园的阿当
埃及18王朝的法鲁,“发明”了一神教:一神教太阳神阿顿。
——由于会令绝大部分祭师失业,于是奋起反抗而失败。

而摩西似乎把这个一神教的框架接收:改了名字在犹太教复活。

太阳神阿顿,肯定是农耕的神:埃及农耕,农耕需要太阳。
——阿顿神移植到游牧民族成为耶和华,这是个意外:一个在埃及农耕的奴隶民族,带着农耕的神袛而出走、而成为牧民。

摩西五经的创世纪,把人类始祖命名阿当
——是否与阿顿神的名字谐音 (阿顿 发音与 阿当 相似)?



太阳的神:农耕的命脉
到了耶稣教,干脆把犹大 (象征犹太人)变成出卖耶稣的罪人。

东方 (亚洲) 几乎必然是农耕生态,而犹太是农耕宗教的副产品,
——两者的教义 (比如十戒) 基础都是农耕生态





耶教的东方渊源:印度、埃及和波斯的复活之神
真正东方的影响,与波斯有关。
波斯也有一个传说:
——处女产子,有东方三博士、冬至日神袛死亡、三天后复活

天象是:处女座到太阳之间,出现三颗大光星星 (东方三博士)

产子的是处女 (处女座星星)
冬至日白天最短 (太阳神 “死亡”)
——三天后,日照延长 (太阳神 “复活”)

到底耶稣是否历史人物?还是【压根就是个虚幻】



                                                                                                        1605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6-1-18 21:26 编辑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5-8-17 21:17
尼采就认为,文化或文明使人不断柔化,不断丧失原创性和原始的力量,而这就是人类衰落的根源。兄所见亦如 ...


最近不断恶补,其中一个当然是 “人类为何进入今天的境界 (状态)”。

也思考很多【丧失原创性】的因素。
在解剖三部曲时,已经提及:农耕生态拒绝变更、惧怕变更。

这几天想:
猎人必须天天变更:
变动狩猎区域,离开昨天的猎场,否则没有足够的猎物。
变动狩猎技术:每天见的动物不可能与昨天的完全相同,于是狩猎技巧也需要变更。

而他们必须每天狩猎:肉食无法长久保存,天天需要新鲜肉食。
(即使到了先秦时代,一块腊肉就是祭周天子社稷的【伟大祭品】,因为各诸侯国还在贫穷境界。)

没有原创性(新的狩猎技术、武器)、没有原始力量 (暴力),族群无法安全的活下去。
大力发展农耕的周朝诸侯国 人口激增,全部都需要扩张才能存活:于是出现春秋战国。
这是历史的必然......



但,另一方面,农耕生产模式必然去掉创造力:不要变动。
同时也弱化体力:无需上山下川与野兽用体力狩猎搏斗

到今天,医学发达,死亡率剧减,体力活越少、而且工资也越便宜,
人类真的可能在衰落。




---------------------
简单 列举一些丧失原始力量的现象:
年轻人都以文职为荣 (做白领),厌恶体力劳动 (但必须常常去健身院消耗脂肪)
社会安全度高、天天鞭策社区设备安全,于是意外绝少:无需警觉性 (有错必定控诉商业机构出错)
人人干专业职务,人人只懂自己的部分,没有通识......甚至没有常识!
(可以从台湾买三文治坐飞机回家明天带到公司与同事分享:全程超过24小时,居然埋怨三文治变坏而要鞭挞商店食物不洁)


没有卫生危机的社会环境,大众可以自己制造食物中毒给自己.......咔咔咔.......笑不能止.........(不知道为何有泪水........)


                                                                                                161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网

金庸迷QQ群:48569383  |  站方邮箱: jinyong@jyjh.cn

Copyright © 2004-201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6-28 09:38 , Processed in 0.03261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