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余 发表于 2012-11-20 20:22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3-4-6 22:37 编辑

去年延绵至今,《三部曲》的解构,如果不是全部解构,估计,金庸重大的概念、主要的概念,应该齐集(说实在,没有多大信心)。
至于更微小的密码,可能无法再解:他的私事也。


这个话题的后期,曾经说过,《三部曲》是金老的世界观。
也概略的把书中主要观点列出、数过他如何从宏观进入微观,列出各方面的因素殷素素(当然,现在知道是残缺的清单)。
——金老要描述的、围绕的,是 “郭家” 的演变,为什么最后出现百年厄劫难渡,为何人才凋零,为何番邦可以横行江湖
——最重要的动机,当然是金老需要寄篱香江因素殷素素



所有作品,根源《三部曲》
今天,现在,我认为,金老所有后面的作品,都没有越出《三部曲》的范围。

尝试把所有金书,做个概略的看法,猜测金老的心路历程。(不包括《书剑恩仇录》,这个书我不看、不准备看)

《三部曲》接下来的,是《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无量深渊无量欲
《倚天屠龙记》后记说:张无忌没有 朱元璋 极强烈的权力欲
——提示了《天龙八部》的主题:

欲望。


欲望:生物演化的要素
现代心理学,已经确认:欲望desire是所有生物必然要素。
——欲望,是生物演化(“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欲望,令生物繁衍,令生物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东方不败字宫,就是去欲:一切不管)
去欲,则濒临绝种/灭族(像国宝熊猫)



欲望的过量VS欲望的不足:赵敏、张无忌
《三部曲》发现江湖人的 欲望,遭受严重扭曲,羞于直接面对,引发大量悲剧。
金老用张无忌与赵敏作为对照:
——她,不掩饰任何欲望,过分努力争取(金庸曲笔美化:读者都接受 “她还是可爱”,呵呵呵呵,金老的神笔!)
——而张无忌,却是欲望凋零(不是没有),若有若无
——救义父,灵蛇岛上是糊涂;少林寺是无领导能力:皆欲望不够强烈的后果
(如他努力拖住三僧,明教群殴:救人就是救人,不是比武、也非奥运比赛,没有公平可言。谢逊被囚本身就不公平)



八部非人
金老写的八部,象征的就是欲望:不单只是八种,是各种欲望。
这在《天》帖说过,这里简略说。

在《天》的序,金老描述佛经故事的八部是什么:
八部是非人、是天神:拥有超越人类的生命周期,但他们也会死。
他们各有性格
——性格,就是不同欲望的投射:喜欢身份的是帝、喜欢水的就是龙、爱香气就是乾达婆、爱战就是阿修罗
——这就是:欲望在身份的是帝、欲望在水的就是龙、欲望在香气的就是乾达婆,欲望征战的是阿修罗......等等
没有各自的欲望,不能达到目标

——没欲望下棋的人不会赢棋,那么,就不会成为棋手。
——不战争的阿修罗,就不能叫做阿修罗。

战争欲望的阿修罗,才是阿修罗。



各种欲望,生生不息,永存世界
于是,
——八部天神,象征人世间各种欲望,生生不息、此起彼落,永存大千世界。



四枯四荣,终极境界
这个也在《天》贴说过,涉及释迦牟尼,说得比较保守。
——但解构完秉叵隐珍如何杀死天竺原版佛理后,不得不吐:

请佛教徒原谅,这里脱离各个流派佛教的外相,直接解构枯荣的概念:

四荣树:代表四方各种类型的 “有欲”(欲望的正面状态)
四枯树:代表四方各种类型的 “无欲”(枯毁的欲望:欲望的负面状态)
(嗯,而且暗合四面八方?)



欲望,分成正面和负面状态
欲望分正面状态 和 负面状态,是印欧语系的特点,这是江湖人很少应用的概念。
——也是我们学习佛理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障碍。(同时也是翻译佛经的障碍。)

负面 没有坏事的含义:欲望没有好坏,只有不足、恰当和过量过份的分别。
过量过份的欲望,需要控制:自我控制,或者被环境控制/限制(法律道德等等)。



四方的 有欲望,四方的 无欲望
四方的八树,不一定是四种:几千年前释迦时代的分类、物种都简朴,与现代不能比较
——是象征四面八方的欲望,四面八方的追求目标

释迦终极境界做到:在两者之间、八树之间、各种有欲无欲之间,自由游弋。
——不放弃任何一颗树:枯的荣的都永远存在
——但每次游弋,都全心专注其中一颗、也只能专注其中一颗,不受其他有欲无欲的树影响



有欲无欲,永远同存
释迦,不放弃任何有欲无欲,全部保留、全部都拥有。
但每次,都是全心全身专注一个树:一个焦点。



半心半意,半枯半荣
于是,枯荣大师的半枯半荣,已经走火入魔:
——半心半意在任何事、任何物、任何枯荣之树,都是错误的处事方法
大有可能一事无成!

——所以,金庸安排他半途放弃拯救段誉、半心半意教育段誉(“自己学,不违祖训”)
段誉的时灵不灵六脉神剑,其过在他:半枯半荣、半心半意。





这个概念,金老认为没有完满,于是提出效益:降低边界损耗(池鱼之灾)的概念。
就是:
——平衡各方欲望
.........

莫问先生 发表于 2012-11-21 19:28

楼主过度解读了,借金庸小说教自己胸中块垒罢了。
金庸当年写小说,每天千把字,印刷工人在外面候着,他会搞这么暗喻进去?他不累死啊。

朱元璋 发表于 2012-11-21 21:04

亨利余 发表于 2012-11-22 12:05

朱元璋 发表于 2012-11-19 10: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俗事繁多,未及时回复,亨利兄见谅。

人无体为“鬼魂”!多重人格,构成人的人格层面的整体性,我们每个 ...

俗事繁多,未及时回复,亨利兄见谅。
人无体为“鬼魂”!多重人格,构成人的人格层面的整体性,我们每个人皆然,
亨利兄从弗洛伊德理论判定,金老的人格的分离,可以理解。弗洛伊特说:所有人都是多重人格。
不独金庸
不是说金庸人格分离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金老只要不是神,他的逻辑,总会有迹可循。单独分析他的武侠作品的创作部分的也未尝不可,但显然这部分不能涵盖整体的金老本质。正如拉康提出的:“风格即人,我们赞同这个说法,只是要加上一句:是我们对这说话的那个人吗?”追踪他的个人生活(或者说“他的本质”)?
我不会
——顺手拈来倒是不会拒绝看,不会拒绝写,但不达到 “研究” 的深度。
因为是浪费时间。

同样他的风格不是我研究的专项
——有关他的风格,不拒绝、不回避,但不跟进



那么,单独分析这部分,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是金庸小说里的金庸思想世界的解构或金庸小说写作、作者、作者笔下的自己呢?不可以!
这是个无意义的描述。
——金庸可以写自己,可以不是写自己。(这个概念是否太复杂?)

他有写小红马、北极熊(的心理状态),但他明显不是小红马、北极熊





文学天生与虚构脱不开干系,正是虚构造就了文学的基本品质。虚构的意向是什么(虚构意向正是回应着创作动机)?文学,无须 “必定是虚构”
传记就是真实的事件
——但不是全部的真实,是局部真实

特别提一句:
看任何文字,只能相信行动部分、客观事实部分。任何心理描述、推理都必须怀疑
——“任何文字” 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法律、新闻、评论......当然也包括小说



我不认为他纯粹是为了创作的乐趣和为“钱规则”发言。地球上,不存在纯粹的动机,你一定对。
——上帝没有规定:动机必须单一、动机必须纯粹(他规定也无任何生物遵守)

但,我觉得 为钱而写,已经足够
——其他理由,是次要,次次次要的因素,不影响大局。
不值得花时间研究。

皇上可有兴趣研究心理学?应该很好玩,值得花时间的。


实际上最根底的事是他人生中最不想要但又无法抹去的令他恶心的东西。怎么样才能逃避不断在记忆中看到自己在现实丑陋的样子,不再受到煎熬?我看不见 “最不想要、恶心、丑恶、丑陋、煎熬” 等等的问题
这些词,全部不能客观界定,不能用作逻辑推理,肯定不能有结论
——所以,这句话不能讨论、无法讨论




我的理解,亨利兄的求知欲很大,对于金庸小说的幻化感到困惑,你很想找到背后那个惟一的原动力,你知道那是金庸的本质,你想掌握它。否则你会不安、失眠、你会深夜不睡,坐在电脑前对着搜索栏不停地找答案,你休息的时候会长时间,查找所有宗教书籍,历史书籍,心里学书籍,查看有关金庸的资料、评论等等,可看了又不信,反而更加质疑,你不知怎么入手,
你总觉得差一点就抓住了,但是每次又都抓住空气••••••而事实上你只想得到金庸“本质”的答案!呵呵,我倒是成为一个论题了?值得花时间吗?

一句话:全部是猜测
——这个话题全部文字都是猜测金武侠的架构
——关于我的生活,当然那也是全部猜测

全世界的猜测,都可以对、可以错、部分对、部分错
大部分对,或者大部分错
——对错,都无关痛痒


猜得过瘾,继续做。不过瘾,停。
——最重要:好玩。佛祖说的:极乐。——西方、或者东南西北方都行。





亨利余 发表于 2012-11-22 13:03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2-11-22 13:07 编辑

莫问先生 发表于 2012-11-21 19: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过度解读了,借金庸小说教自己胸中块垒罢了。
金庸当年写小说,每天千把字,印刷工人在外面候着,他会 ...
有关过度解读:——
莫先生说的,有可能是对
有可能是错

我没有意见。

因为,这些文字,属于 “评论、意见” 一类
——不可能全对,有可能全错

不能相信

——正如我不相信摆渡,不相信任何评论员、不相信金庸写的旁白、独白、对白
都需要自己分析,截取 “有可信性” 的部分(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做、每天做)

不单止你怀疑,我对自己写的文字,我同样怀疑。
——很正常。


[*]不过,这些文字,肯定是 “低娱乐性”,呵呵呵呵
[*]——没有武打、情爱的文字,娱乐性太低......








有关写作压力:——
金庸,或者查良镛 的职业,是作家(不要说他同时是老板)
——报纸作家每天不到5千字的工作量,很轻松。(下面举例)
金武侠的连载,每天2到3千字,并非壹千多,我自己也看过,同时,也每天看他的社论

(是每天,包括星期天)
——他的压力,不算大

[*]我从1973年股市大崩溃开始,不间断的订阅明报到大概1990,然后觉得他的观点过时,停止再买明报。
[*](他停写武侠后,用古龙代替但字数降低。同时用倪匡的卫斯理。两者我都有看)


其他例子:
当年香港每天写几万字的作家很多,篇篇有充实内容的也不少
最突出的例子:

倪匡:两三天一个剧本(好像他自己说过是一天。懒得求证了)
——一个剧本大概5万字

三苏
此人每天在超过5份主要报章有专栏(好像是超过十份报章)
——当时是全港皆知,极受欢迎

金庸(查良镛)写文的压力,并不特别大
——否则,他应该另选职业

题外话:
他们如何用手写这么多文字?
倪匡和三苏自诩:我写文章,用缝纫机的方法
——左手推纸,右手写字
他俩的文章,排字房只有小数人能排,没有校对可以读:无法校对
——这是金庸的侄儿、电视剧导演查传谊亲眼看见告诉我的 现象。

为什么多产?
稿费低,不足糊口,嗯.........







有关 “隐喻” 的部分:——
报纸连载版,我同意 “有可能没有隐喻”(也可能有)
——即如莫先生说的,太急。

二版,是经过接近十年修改的文字
——不是“太急”

是 “很可以有隐喻”,是 “能够有时间放进隐喻”
——不能肯定 “没有隐喻”

(我不是说 “必定有”,是 “可以有”)


再说,如果没有隐喻的小说,是初级、无灵的文字
——比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公式还要差的 “坊间消闲小书”
我不同意这个分类(但不干预别人的分类)

而且,这是戏剧理论的基础:如何把意图放进这个媒体。

朱元璋 发表于 2012-11-22 14:00

朱元璋 发表于 2012-11-22 18:00

亨利余 发表于 2012-11-24 01:51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2-11-24 02:04 编辑

朱元璋 发表于 2012-11-22 18: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镜子反射下—— (省略引用部分,这个分段引用我还没学会,技术活啊!)

——这个好像是亨利 ...
没事的。。。











镜子反射下—— (省略引用部分,这个分段引用我还没学会,技术活啊!)

——这个好像是亨利兄自己把金老,分成金庸、查良镛的。

      如果按兄的分析下来,我原本想理解为金庸的人格分裂。
亨利不认为金庸人格分离
——但,皇上可以认为是,因为这是皇上的选择题
(皇上无须行走江湖,无须改变身份,正常)

放下笔杆不是金庸,恢复查良镛的身份,很正常,他总不对这自己的孩子、老婆、对客户、广告商、发行商用六脉神剑吧
——两个身份,不是医学上人格分裂

但可以选择当他是人格分裂
——不过,不是我的选择。

——这里的风格指的是写作风格。
这也是每个人的不同选择:
我认为,写作风格这个术语,只能应用,不能讨论
——除非列出具体的元素(形成风格的具体成分),逐个分开谈。

作为一个整体,无法谈:因为 “风格” 涉及的范围太大




——这个不可断章取义,这句话涵盖金庸的思想世界、写作、作者、

      作者笔下的自己(潜意识、潜意识里主观的自己)。
——这句话里请注意,脱不开干系、基本品质
      
      虚构的意向是什么(虚构意向正是回应着创作动机)?

      也就是说虚构是由作者主观臆想引起的,加了作者的主观改造,

      所以不等同于复印
这个帖里面,对于潜意识的不可捉摸,说得很多。
潜意识,是无法证明,只能相信。
——探讨任何人的潜意识,包括我自己的、孩子的,都是费用高昂的事

同样适用于“意向”,“本质”,“动机”、“臆想”

所以,我不想讨论,太费事太麻烦
——而且,无法证明。






——最不想要、恶心的是:他最不喜欢的东西武侠小说的表现形式,
武侠小说,是他最能掌握的表现形式:所以有成就,也喜欢(不会不喜欢)
武侠的英雄葱白、以名作实,是他最讨厌的:所以在书里都有挞伐(比如要萧峰自比野兽、武夫)
——形式和内容,两者是分开的

不过,皇上可以觉得恶心,完全不是问题。




   煎熬的是自己的欲望,丑陋、丑恶是自己为钱、为权(政治理想)的形象。
皇上可以认为 “为钱是恶心,丑陋、丑恶”,嘻嘻,皇上肯定英明!

我不知道他如何,我不觉得 “为钱是恶心,丑陋、丑恶”。

金庸不如圣上,必须要钱才有饭吃。
——如果不是为钱,他无须写武侠,可以直接行走江湖做大侠、或者践踏江湖做反侠

何况,我觉得他写武侠的最大欲望,就是赚钱........
——他有选择的权利。






下面这个部分,不是猜测,是常理:任何一个作家都如此做,即使是诺贝尔得奖者,否则,为何要写?
(但,我写这些是免费的,呵呵,不过必须不影响我赚钱的工作,咔咔咔咔。。。。。。)

金武侠,肯定不是观察金庸政治理想的地方,所以要看查良镛写的社论。
——写武侠,是赚钱
然后偷偷放进符号、象征、戏剧理论,自己过过瘾。
但必须先有钱。

没有钱,他玩完!!!

商业社会,合法赚钱是神圣的.......
——咳咳,不过,犯法赚钱是罪犯




皇上英明,皇上英明!

亨利余 发表于 2012-11-24 02:19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2-11-24 20:05 编辑

87楼
而张无忌,却是欲望凋零(不是没有),若有若无
——救义父,灵蛇岛上是糊涂,少林寺是无领导能力:欲望不够强烈的后果
(比如他努力拖住三僧,明教群殴:救人就是救人,不是比武、也非奥运比赛,没有公平可言,谢逊被囚本身就不公平)
这个部分需要延伸一下:

突然想到这个大漏洞。


所有武林人都被少林糊弄、比武,只是因为想要屠龙刀
周芷若想做盟主
——两造,都可以理解


张无忌被三僧糊弄
但张无忌明知义父根本没有屠龙刀,为何要被少林、三僧糊弄????

他无须遵守少林卑鄙的游戏规则,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救人、就是要拖住三僧,无论多少人
先稳住三僧,就可一拥而上,全部明教出动,抢人可也。


(这个漏洞相当大)


不过,这个漏洞,并不影响《倚天屠龙记》的艺术价值、武侠价值。
——因为,故事结构太庞大了。

亨利余 发表于 2012-11-24 02:39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2-11-24 20:22 编辑

镜花水月不自知、无药可救无量欲
描述无法控制欲望的段欲(誉),如何在有欲无欲之间摇摆
——他先看无量剑的无量奸:沉迷模糊的欲望,无法捉摸的舞剑幻象,但虚耗生命。

看见无量剑为了这个虚幻的欲望,药石无灵:与神农帮对抗、与药物对抗.......神农帮都无药可帮。

要命的是,他们对镜花水月的幻象,一无所知。
(“镜花水月” 这个概念:金庸用了几千字描述如何镜、花、水、月,呵呵)

无量剑对自己追求欲望的盲目,同样一无所知。
——他们觉得追寻梦幻,是天经地义。
——但虚耗的生命的无量剑,对于操控他们、虚无缥缈的灵鹫宫,却是忍辱偷生。

无量剑的无量欲望,分不出真实人生与梦幻,虚渡生命........
金庸描述无量剑的师祖,愣愣的看着“剑仙”石头,至死无悔........
——预示着慕容博、萧远山盲目至死,矢志报复的一生。



段誉的欲望——
摇摆不定的段誉,欲断不断.......典型的半枯半荣!(不要看结局:结局时,他是全职皇帝,不是段誉啦)
——从无量山峰,堕落无量深渊:欲望的深渊
——通过透明的水晶看外面的鱼游:金老要在《天龙八部》中,看透各种欲望.

[*]无量洞中的玉像:无量欲想。
[*]欲把天下资源 “全部拥有” 的狼獾府第
[*]围棋的纠缠争胜欲望
[*]奸险的要杀尽消遥派的欲望、

这是几个常见、影响绝大部分人的欲望:牺牲大量其他人的欲望!
(嘻嘻,他不要.......,只要 “欲像”,欲想,而且深陷孜孜神仙姊姊)



各种欲、各种弃,天龙八部

然后是一大堆各种欲望,较为单一的欲望。

段正淳,一生缠绕的,是无量情、无量欲。(这个太常见,无需展开)
四大恶人的牺牲别人达到自己的欲、锺万仇单一全心其他牺牲、甘宝宝要夫弃女、黄眉僧的争先弃趾........




段正明:枯荣典范

然后,突出、微观、细致的描述、表达:
段正明的全心全意、谋定后动,平衡各方欲望,达到最佳效益。
——不是半心半意,也把牺牲降到最低,直接示范 “既有效,又有益” 的平衡处事方法。

效率!!!
补足了四枯四荣的概念。



全书,就在这个架构发展、深化,金老希望超越无量深渊的深度。



朱元璋 发表于 2012-11-24 09:30

朱元璋 发表于 2012-11-24 10:11

朱元璋 发表于 2012-11-24 12:48

亨利余 发表于 2012-11-24 14:49

朱元璋 发表于 2012-11-24 12: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奇怪,上文这个是《天龙》的部分?不过,

我看射雕三部曲与天龙的确密不可分,这就难怪亨利兄发文到此了 ...

皇上英明
皇上对日记的定义,英明!

臣愚鲁,只知道日记,是每日的纪录
有时候纪录猫,狗,和镜子

忘记了纪录自己也是可以的。

以后一定要记住


谢恩.........

朱元璋 发表于 2012-11-24 16:00

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查看完整版本: 三部曲:金庸的私密日记。角色饰演历史|冲突扮作情仇|哲理贯注内功|结局体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