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余
发表于 2016-1-18 20:50
shaolinpai 发表于 2015-12-31 18:19
达尔文的进化论忽略了一点,根据现代生物学中的盖亚假说:地球的生物圈不是生物被动适应环境的结果,而是 ...
上次提过,DNA不是在演变,是DNA拷贝出错,于是这个后代的本能与上一代不同。
——这个后代只能在这个【不同】的配备与环境搏斗。
搏斗成功的,产出更多后代:于是这个物种繁盛。
搏斗不成功的,后代减少,有机会绝种。(这是个简单的推演)
如果DNA代代都不出错,代代一样,那马这个物种必定死亡!
——因为,环境必然不断变更(地球轴心每2万年晃动一圈,地球气候环境必定大变:小冰河大冰河)
——太阳黑子必然变动
——地热降低:从四十亿年前到今天,地球上的火山活动已经大量降低
——月球与地球距离改变:影响潮汐力量
........数之不尽
那么固定的DNA(固定的本能)必然不能再适应,而导致绝种。
DNA的拷贝出错,是物种增强适应能力的必须:必须不断尝试不同的本能组合,以适应外在【无可估量的变更】
而,事实上,经过38亿年的 “实践”,DNA代代出错 的确令人类繁盛 (虽然其他动物不断绝种)。
——因为每一代的人类,都有不同的本能组合。
这是DNA供应的硬件 (或“固件”).......
【地球的生物圈不是生物被动适应环境的结果,而是自己造成的】
当所有生物的DNA都代代出错 (突变),就等于这句话:是自己造成的。
这个“自己”,就是地球亿万物种各自不停变化、各自不停改变环境、各自钻入自己能够适应的空间,而应付各种大自然的变迁、宇宙的变迁。
——所有生物各自自己知道变动,各自适应其它生物、死物、宇宙的变动。
没有任何常数no constant,全部是变数。
这就犹如微积分:任何一个已知数都在变动的轨迹,得数是所有变动因素的混合。
——任何一个物种都在变,因为要适应其它物种、其它事物的变。
正是:
人在变天在变,植物动物同样在变,
变幻才是永恒。
变换原是永恒。
DNA如果不变,可能步熊猫后尘 (但不保证有更高级的生物来保育人类)
现代地球,已经不能脱离农耕,但今天的农耕已经不可像过去2千年一样在封闭中重复。
——已经不可能有一个猿谷给张无忌在里面不变不更的学习九阳神功
地球今天的交通发达、商业发达、不死的猎人 (有限公司) 数量庞大,天天在地球所有角落挖掘任何人类的弱点而进攻,人类DNA已经表露出疲态。
——DNA提供的变动,可能无法在追上不死猎人的轨迹。
道高.......魔更高!
1786
亨利余
发表于 2016-1-26 00:24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6-1-26 16:12 编辑
易经 是中原第一本书......孔子称为经书:众经之首。
做了个百家争鸣的年表,发觉......孔子是百家的第一家:他是百家众子的第一子:在公元BC551年出生,而且著作等身:
——四书五经都出自他的手:他制造了第一个中原文库。
百家比他更早的,只有一个:只有一本著作道德经的老子。
可惜,老子是李耽、李耳还是老莱子,无人能辨。
道德经的写作年份也不太确定。
成为道家,是汉代后的事:春秋时,人人是山野之民,道德经 并不流行。
(道德经流行,是汉末清谈发轫、三国时代张天师推广的结果。)
孔子才是百家的第一家。
诗歌、雅言
第一本经书是易经,相传是姬昌所写,考证说可能是西周晚期成书,而作者是谁无法考证。
第二本应该是诗经:内容是周室收集的民间诗歌、而配乐、而歌唱、而娱乐王族。
是诗歌:歌......诗经是有音乐的歌词。
——本来是有曲调的、有音乐伴奏的。
它是四言体的诗歌:每句四个字(绝大部分都是),比如:关关之洲,君子好逑......
——它们还是押韵的:诗歌特色就是押韵。
周人语言,孔子称为雅言:诗经的口语,是雅言。
之乎者也 的来源:诗经,并非口语,并非助语词
唐宋元明清:历代文人写文章,都用助语词:是耶非耶,非也非也.......耶 和 也,都是助语词。
——但,这些词,历代都非口语:从来没有在民间说话时出现过。
这些助语词最先出现的就是在诗经,
后代出现助语词的文章,全部都取材于诗经、学习诗经。
——历代文人都模仿诗歌,都用助语词。
而,把诗经推广的,相传就是孔子:他收集了大概周诗300首,集合成诗经。
——都是民间的诗歌。
而所谓民间流传者,口口相传也:没有文字只靠记忆的念诵。
——这些助于词通常用作加强语气:诗歌本来就是抒发感情,要助语词加强语气是正路!
孔子编春秋:大量助语词
除了推广诗经,孔子还编了春秋 (左氏春秋),里面大量春秋笔法,成为后代文人 写字为文 的典范。
春秋里面就海量的助语词:【也】出现3607词, 【乎】出现740个,【焉】出现891个,【者】622,【哉】109...........
春秋总字数,大概十几万字。
而诗经:字数四万六千字:
之:1375
乎:54
者:379
也:95:
兮:327
矣:213
焉:25
而,这些词都不是口语,是诗歌的 “声调词”,就如歌曲里面的拉音、过门字:抒发感情用词。
并非助语,是助情声调词!
但是,深入思考,类似的 “助语词”,在广东语族就常见:啦、囉、既、喔、嘞
而广东语族相传是河洛语的分支,而河洛语的源头......复杂......
闽南语也有很多这些助语词。
这些语种,都有丰富的声调:9声
——语言本身就是音乐 (所以填词相当麻烦:音符必须配声调,否则变笑话 - “我爱你” 变成 “屙癌腻”,咳咳哈哈赫赫......)
雅言:夏朝语言 + 周人语言
孔子时代崇尚雅言,雅言者正言也:正统语言(大概就是官话吧)
这个正统语言,是周朝沿用。
这是周人进驻中原后,学习商人语言的结果:周人口音学习黄帝族/东夷族语言的结果:
——是带有周人口音的夏商语 (周人无法脱掉自己母语的口音也)
证据:
周文王写易经时,还在野 (周朝并未存在),所写的易经,全部没有助语词
——猎人不要多言、不可多语,精简!
(即使后来周人续写他的易经,同样是猎人遗产:把猎人巫卜记录的口语写下来,没有主语词)
而,黄帝族到13个夏王朝,已经有千年。
从夏禹需要治水,可知他们已经倚赖原始农耕,与河流争夺沼泽地耕作也,否则只需要住在山上,无需管洪水!
而 原始农耕到商朝,已经出现大量剩余农产,可以做贸易:换取兽皮杂物,补足农产的类型不足。
这就是殷商:贸易发达的地区/国土。
千年农耕发大财:财大气粗,田野中啸叫、发泄情绪,自然现象嘛......
他们的语言,不再是少字精简,
而他们的诗歌更是迭声连连、高叫低吟,.......这些诗歌流传到周朝,就是诗经
——民间流传的诗歌,是代代相传,不一定在周朝才出现。
——看诗经大量描述声音的歌词,可知他们不怕惊扰动物 (他们特意惊扰、驱逐鸟兽侵犯田地)
孔子编纂春秋中的助语词,主要就是抄袭诗经中的风格而来,并非孔子时代的口语。
——孔子,开创助于词风,延绵2千多年到今,每个文字人都要模仿......
却原来是:助语词,从来没有在口语出现过,并非加强语气用 (只在诗歌出现,呵呵呵呵呵,是歌曲的拉音词)
威大!
1849
亨利余
发表于 2016-1-28 18:02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6-1-28 18:39 编辑
这里再次重提:这些文字都是刻意随意艰苦拼凑,必然谬误连天,各位只能当娱乐文字,不要认真。
上一贴刚说完【助语词并非口语、从来没有在口语出现,只是孔子 诗经和春秋 提倡的结果。
两天来辗转反复,夜不能寐:
这是错的!
助语词在口语有出现的,是否如 诗经春秋 这么多样频繁,不可肯定,但,有在口语出现:
除了广东语族有大量之外,江南也有!!!
不再饶舌,只表现象:
《天龙八部》第十一回,阿碧和阿朱出场亮相的对白中,就有【哉、格、阀、介、俚】等等。
………鸠摩智道:“小僧是慕容先生方外至交,特来老友墓前一祭,以践昔日之约。并盼得识慕容公子清范。”那少女沉吟道:“介末真正弗巧哉!慕容公子刚刚前日出仔门,大师父早来得三日末,介就碰着公子哉。”鸠摩智道:“与公子缘悭一面,教人好生惆怅,但小僧从吐蕃国万里迢迢来到中土,愿在慕容先生墓前一拜,以完当年心愿。”那少女道:“大师父是慕容老爷的好朋友,先请去用一杯清茶,我再给你传报,你讲好阀?”鸠摩智道:“小娘子是公子府上何人?该当如何称呼才是?”
那少女嫣然一笑,道:“啊唷,我是服侍公子抚琴吹笛的小丫头,叫做阿碧。你勿要大娘子、小娘子的介客气,叫我阿碧好哉!”她一口苏州土白,本来不易听懂,但她是武林世家的侍婢,想是平素官话听得多了,说话中尽量加上了些官话,鸠摩智与段誉等尚可勉强明白。当下鸠摩智恭恭敬敬的道:“不敢!”(按:阿碧的吴语,书中只能略具韵味而已,倘若全部写成苏白,读者固然不懂,鸠摩智和段誉加二要弄勿清爽哉。)
阿碧道:“这里去燕子坞琴韵小筑,都是水路,倘若这几位通统要去,我划船相送,好阀?”她每一句“好阀”,都是殷勤探询,软语商量,教人难以拒却。
………
阿碧微笑道:“两位大爷来啊来到苏州哉,倘若无不啥要紧事体,介末请到敝处喝杯清茶,吃点点心。勿要看这只船小,再坐几个人也勿会沉格。”她轻轻划动小舟,来到柳树之下,伸出纤手收起了算盘和软鞭,随手拨弄算珠,铮铮有声。
………………
………………
阿碧向段誉瞧了一眼,笑道:“我弹着好【白相】,又算啥绝技了?段公子这样风雅,听仔笑啊笑煞快哉,我勿来。”
............
-------------------------------------------------------------------------------------------------------------------
过了良久,迷迷糊糊的正要合眼睡去,忽听得阿碧轻轻一笑,低声道:“阿朱姊姊,你过来。”阿朱也低声道:“做啥介?”阿碧道:“你过来,我同你讲。”阿朱放下木桨,走到船尾坐下。阿碧揽着她肩头,在她耳边低声笑道:“你同我想个法子,耐末丑煞人哉。”阿朱笑道:“啥事体介?”阿碧道:“讲轻点。段公子阿困着?”阿朱道:“勿晓得,你问问俚看。”
阿碧道:“问勿得,阿朱阿姊,我……我……我要解手。”
她二人说得声如蚊鸣,但段誉内力既强,自然而然听得清清楚楚,听阿碧这么说,当下不敢稍动,假装微微发出鼾声,免得阿碧尴尬。
只听得阿朱低声笑道:“段公子困着哉。你解手好了。”阿碧忸怩道:“勿来事格。倘若我解到仔一半,段公子醒仔转来,耐末勿得了。”阿朱忍不住格的一声笑,忙伸手按住了嘴巴,低声道:“有啥勿得了?人人都要解手,唔啥希奇。”阿碧摇摇她身子,央求道:“好阿姊,你同我想个法子。”阿朱道:“我遮住你,你解手好了,段公子就算醒转仔,也看勿见。”阿碧道:“有声音格,拨俚听见仔,我……我……”阿朱笑道:“介末呒不法子哉。你解手解在身上好哩,段公子闻勿到。”阿碧道:“我勿来,有人在我面前,我解勿出。”阿朱道:“解勿出,介就正好。”阿碧急得要哭了出来,只道:“勿来事格,勿来事格。”
阿朱突然又是格的一声笑,说道:“都是你勿好,你勿讲末,我倒也忘记脱哩,拨你讲三讲四,我也要解手哉。这里到王家舅太太府上,不过半九路,就划过去解手罢。”阿碧道:“王家舅太太不许我们上门,凶是凶得来,拨俚看见仔,定归要给我们几个耳光吃吃。”阿朱道:“勿要紧格。王家舅太太同老太太寻相骂,老太太都故世哉。我同你两个小丫头,呒啥事体得罪俚,做啥要请我们吃耳光?我们悄悄上岸去,解完仔手马上回来,舅太太哪能会晓得?”阿碧道:“倒勿错。”
微一沉吟,说道:“格末等歇叫段公子也上岸去解手,否则……否则,俚急起上来,介末也尴尬。”
阿朱轻笑道:“你就是会体贴人。小心公子晓得仔吃醋。”
阿碧叹了口气,说道:“格种小事体,公子真勿会放在心上。我们两个小丫头,公子从来就勿曾放在心上。”阿朱道:“我要俚放在心上做啥?阿碧妹子,你也勿要一日到夜牵记公子,呒不用格。”阿碧轻叹一声,却不回答。阿朱拍拍她肩头,低声道:“你又想解手,又想公子,两桩事体想在一淘,实头好笑!”阿碧轻轻一笑,说道:“阿姊讲闲话,阿要唔轻头?”
注:
白相 在这里用,应该是个错误。
【白相】源自【白象】:上海大世界门前一对白象也。
由于【到大世界游乐】极度出名 (当时金庸还是海宁孩童),全上海人都相约【在白象】等,也就等于【游乐去】【玩玩】。
于是,白相等于玩玩,成为上海一个流行词、成为今天沪语的一个固定说法:【到他家白相白相】=【到他家玩玩】。
宋朝,白相并未出现,咔咔咔......
1878
小衲胜笔
发表于 2016-1-31 09:47
亨利余 发表于 2016-1-28 18:02
这里再次重提:这些文字都是刻意随意艰苦拼凑,必然谬误连天,各位只能当娱乐文字,不要认真。
《春秋》里面如此多语助词,与“春秋笔法”的赞誉似不相符。大段引用原文,说理浅近易懂,余师文字有下落接地气之势?:dvv
亨利余
发表于 2016-2-1 14:12
小衲胜笔 发表于 2016-1-31 09:47
《春秋》里面如此多语助词,与“春秋笔法”的赞誉似不相符。大段引用原文,说理浅近易懂,余师文字有下落 ...
胜笔兄好眼力!
也应该尝试一下,谢谢关注啦!
亨利余
发表于 2016-2-3 22:56
有关助语词的思考,不能停止.....
生死攸关必须精简,生活多姿声调丰富
猎人语言 如易经,猎人吐出的每句每字,都涉及猎队成员的生死 (惊吓猎物就会饿死,吸引猛兽则会被吞噬),
——猎人习惯性精简 (易经里称为【幽人】),不精简的人很快就死亡:不能长命。
但,黄帝族延伸农耕,经历千年无需考虑讲话会死亡,语法都倾向开扬锵锵,用词越趋丰富多姿,声调更多变化
农耕富裕,则事物品种越趋纷杂多样,字彙数量变得庞大。
这些,从《易经》演变到《诗经》各地诗歌的用词可以明显看到分别。
秦法冷酷人人归顺,山峦阻隔边沿保留
种种迹象表明,助语词在孔子时代,是有在口语中出现的
——但局限在农耕发达地区:如鲁齐宋等等,在楚秦等边缘山峦地区,仍然不流行:他们仍然依靠打猎。
一到秦朝,则绝大部分地区都被秦腔同化 (并非今天流行的河南河北秦腔),被统治阶级语法同化
——秦,是中原以外的地区,和周一样,以狩猎为主。
——秦采取中央统一管理,不再分封,文字统一,于是公文写的都是秦国标准语法
没有助语词 (或者禁止助语词:浪费资源!)
——秦,是法家,崇尚冷冰冰的律例,无情:无需助语词表达感情
这些大秦文化风气贯通大秦全境,
唯一阻力是山峦:
——安徽山地和南岭的阻隔,令吴越 和两广福建仍然保留古旧的地方语言
辗转经历五胡乱华、金蒙帝国的强大冲击,助语词仍然大部分得以保留。
平原易走语言直通,野外民风古法生根
而平原地区,正是语言冲击的前线,变化最大最快,全部互相融合:因为大量人货交流,双边互动。
于是雅言从九声调,变成六声五声、终于变成四声:猎人困难学习的入声,因为他们人数众多,全部消失。
(细细研究今天蒙古语、女真语,几乎没有声调,他们学习九声的雅言就会扭曲声调读错,太多王族皇族都这样发声,就成为正统语音,呵呵。。。。。)
(入声:sik 的k尾音,hop 的p尾音、yum的m尾音在普通话都是没有的字声,通常漏掉。若大部分人都漏掉,则si, ho,yu变成正常发音)
所以,金庸描述的简化苏州口语,证明助语词在普通沟通是常见的,不过,不在常常被胡人侵略的中原地区而矣。
于是中原地区的小说对白就很少助语词: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甚至西游记只有小量的【也】装扮装扮,因为主流中原人口音已经靠近胡声也矣。
1926
亨利余
发表于 2016-3-7 01:48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6-10-18 05:42 编辑
生死之间、生活领悟:趋吉避凶
十四金武侠,除了未看未说的《书剑恩仇录》,其他的链结好一个总纲:人类历史。
而人类历史,无非就是生和死的领悟:捕猎而生、而繁衍,然后能够更安全、更大族群。
——也就是【希望达到汤恩比的】世界上各个文明所以能存在,进而兴旺发达,都是由于遇上了重大的挑战而能成功应付。
(汤恩比这句话 是一个愿望,并非一个总结。愿望嘛,就是唯心、不客观的想法,并非历史观察下的结论。)
不过,金庸命令 西洋明教的圣火令在江湖失去:江湖无法保留生活领悟!
——生活领悟,只会在极端困境、极端危机下产生,而张氏父子的冰火岛、猿谷的危机并不极端,以致他们都没有特别感受。
没有感受,那么就没有危机感:张翠山可以西湖中手握美女蹄磅驱毒针、张无忌则任由义父在灵蛇岛被四各丐帮围攻 而回到炮舰与赵敏打情骂俏、你嘴我咬。
但是,他们父子都不知道,冥冥中无形之手控制了故事、历史的发展
——海啸送到北海冰火岛、番邦/蒙元/赵敏/进入江湖,猿谷5年九阳神功不受干扰。
这些,都有当时的气候有关。
东方西方、夏天冬天、潮湿干燥、大小冰河
而人类生态,只有两种:猎人和农人
——捕猎大自然生长的有机物而食、而生存、而繁衍、而扩展扩张:这就是猎人、海盗、捕鱼人、殖民者
——自己培植自己粮食的族群:耕作而食、而生、而繁衍.....
赤道海流东岸北走,极冰海流西岸南游
刚刚好,由于赤道海流的影响,每个大洲的东部海岸都是【夏天潮湿温暖,冬天干燥冰冷】
——正好符合植物生长:亚洲东岸有长江黄河潮湿区、中印半岛雨季区(越南是半年下雨的亚洲大粮仓)
而每个洲的西岸,则刚刚相反:夏天冰冷海流空气干燥,冬天潮湿。
——与植物生长节奏相反:夏天不潮湿生长慢。
于是,命定西方无法丰腴丰裕,东方世世代代天堂。这就是金庸在《鹿鼎记》描述康熙盘问罕帖摩
——山川地势、风土人情:地理风貌。
小冰河迎大兵荷,冰天雪地向南行
翻查历史上的气温变化,非常巧合,每次巨大的猎人南侵,都配合着平均气温的下降:
——公元前1000年 (殷末周初):平均下降2-3度。
——AD400年 (六朝:东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 5胡乱华。
——AD1200年 (刚好就是蒙元南侵:张三丰竟然在十数年间练成旷古绝今的神功 - 不知道是否九阳功)
——1650年前后 (李自成攻进北京,吴三桂女真入关)
每次平均气温下降,都引起北方猎人南侵,次次不爽。
详细数据,可以参考这个报告: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天灾还是人欲?
那么,金庸研究的误读、欧洋疯子、汉语疮、真假神仙玉像姊姊、半心半意六脉神剑等等,是否推动历史的决定性的力量?
殷素素的错,还是气温下降的错?
(欧洲海盗兴旺,同样与气候匹配:殖民时代,正好是欧洲小冰河大兵荷时期,汤恩比的历史研究何用?)
池田大作说“历史充满随机突变”,金庸自诩【我常常预测新闻都准确】,两者都对、两者都错:
——历史,的确是充满随机突变:因为气候在人类不能感知下,令猎人南侵。
——历史,也是充满可测性:人的贪婪欲望,同样有迹可循?
2136
亨利余
发表于 2016-3-10 20:28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6-4-14 21:44 编辑
生态平衡政态平衡、气候失衡生态失衡
亚洲气温下降,令北方猎人南侵、欧洲海盗殖民地球,这就是 广义的【山川地势、风土人情】。
——气候改变,令恒常变反常。
本来丰裕的贵族,忽然变成饥馑。
气温下降,动物自动南迁,则猎人必然南侵:看见南方生活更好嘛......
而南方因为作物失收歉收(而且突然多了北方的猛兽),沉溺勒诈而享乐的贵族加强勒诈、而黄巾 (农户) 哗变。
——这就是小冰河产生大兵灾的过程。
(另一个气候失衡,就是50年周期的厄尔雷诺引发歉收而可能变天:看管理集团的严谨程度)
于是,整个亚洲生态全部失衡、动物大迁徙、老板大洗牌。
猎人南下郭啸天,北丐欧洋残国境/郭靖
前因:气候降温,丰裕天堂生活已经被儿皇帝石敬瑭十六州送出天险,女真霸占淮河以北,杀戮宋人。
逃难南下江湖天堂的猎人郭啸天产子郭靖,练就北方降龙十八掌后,一生就是在应付这些社会名流:中神通死亡 (技术人绝种)、欧洋猎人东进、北方乞丐南下,而天堂江南七怪蛮搞、全真道理横行、东方邪路骗九阴、南方废帝高峰绝境逸等、无人动手北上。(而宋徽宗则行道藏、望长生、写瘦金)
而杨过在 穆念慈禧 一穷二白 面临巨变,则死背四书五经、狂念全真口号、睡汉语疮/寒玉床、中五毒迷传的冰魄银针/秉叵隐真、赤裸裸狂热玉女芯经/语律新径新文化运功而动、
语言不通被神雕怂恿 而要肩负【沉重玄学、圆头无锋】的玄铁剑做武器,终于右弊被砍剩下左臂、看似成功其实【孤掌难鸣、黯然销魂】。
蒙元饥渴狂流窜,灭绝世态残守缺
到了《倚天》,蒙元番邦到处鼠窜屠戮江湖 (蒙元是人类历史杀人最多的民族:江湖失去十分之九人口)欧亚:
所以幼年张无忌被冰火两重狂盛 (海洋殖民最冰冷、红炎之火更炽热)下,进入江湖身历灭绝师太/世态、光明顶峰:六大派溜达派 孔姓/空性 抱残守缺、昆仑华山随意两仪颠倒剑刀贱道,新一代才俊 张无忌 则遥看洋顶天 而任由北方的 番邦赵敏 搬弄操控。
南侵千年因变天,胡言乱语妙循环
三部曲的整个循环,基本上也是重复了五代十国,同样重复了更早的 周武王东侵殷商。
这就是三大气温改变、猎人番邦捕猎困难,于是三大北丐出动:
——西伯周民猎物干凅,向东进攻农耕殷商、
——魏晋后期,五胡无猎南下,成五代十国南北朝
——南宋道士玄学高峰绝岭,小冰河蒙元缺粮 南攻西进,结果灭掉背诵的北宋、做道士的南宋。
《射雕》和《神雕》就是猎人周文王易经十八掌降龙、北方丐帮五胡鲜卑慕容独孤求败横行河溯、南宋道士皇帝黄裳九阴 再叠加满清中叶的欧洋骆驼风气东进。
(而《天龙八部》则辱骂欧洋文化一直误读、一直蛮搞、一直恶毒,而气候降温则令欧洲猎人段正淳狩猎整个地球殖民:散播【毒袖箭暮晚清、假女神王语嫣、假朱赤假止清 星宿海假淤紫】。而恶人段延庆结合道百疯则制造斷欲,又在擂鼓山 在背后遥距操控 虚竹 下珍珑、选掌门)
人类挑战全光谱,灭绝世态一智人
那么,加进气候降温这个因素殷素素,整个地球 驱动历史进程的 能量光谱 趋于完整。
——人类以武力对抗天灾 (气温降低) 而东征西讨,又同时无法抵抗人类自身欲望而兄弟阋墙。
这就是智人 DNA 的特质,除了史前时代以火烧山杀猎、驱死其他人属动物后,转而对付自己族群。
——因为,全部智人,都是源自 俄塞俄比亚的智人母亲:全球智人都是血缘兄弟。
(DNA 科技证实:印度不同种族的DNA差异,比较印美DNA差异更大。所有人类的DNA差异,其实极度轻微,大概就是 2万分之一 附近而矣)
2155
亨利余
发表于 2016-3-10 20:35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6-3-10 20:36 编辑
遥祝中华最多读者、最多观众、笔下最多戏剧元素的 金庸先生:
身体健康、添福添寿!
亨利余
发表于 2016-4-11 19:00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6-4-11 19:05 编辑
《蒙古秘史》写读音,《易经》《九阴》靠文盲
发现《易经》是猎人的作品,于是我半年来努力钻研,把全本帛书本《易经》用具体猎人的角度翻译 (不包括十翼象彖)。
恍然大悟:金庸在《倚天》用灭绝师太讲述的【郭靖穷两月经历写成《九阴精要》】,就是《射雕》后记说的【蒙古秘史是用汉字记录蒙古语口音而写成的】!
[*]金庸在连载时,当然没有提及蒙古秘史的写作
[*]到了80年代的 “三联版”《射雕后记》描述蒙古秘史有4-5个考古翻译版本,但还是没有揭晓郭靖背诵九阴
[*]到了《倚天屠龙记》才轻描淡写的、通过神经不健全的灭绝师太嘴巴【道出郭靖艰苦两个月背写《九阴真经》精要】.....然后到《倚天》结尾再用张无忌嘴巴道出《九阴精要》 “文字深奥,一时难解”,暗示郭靖写得难读 (郭靖没有进过书院,肯定是文盲,那么不是写得文雅,是些得烂)。
我在翻译《易经》的过程中,发现大量事实 (疑似事实,看似是不容怀疑的事实)。但由于相传《易经十翼》是孔子所作,任何文字人都不敢、不想、不能怀疑这个已经千古的文字大家孔子,无人敢提出任何诘问。于是历代因循而变成今天通行解读,用作占卜 (这是《易经》原本的用途:猎人博弈的方法之一)。
下面的组合,已经散落的写过,无需细读.......
[*]姬昌的周族本身无文字:他们都羡慕殷商有典册(史籍),等于说自己族没有文字。他必须到商地学习才能写《易经》,必然常常写错、借字通假等等。要对《易经》较真是不符合历史规律:不能理解是合理的,于学问高低无关 (大量学者勉强解释:“六三在坤位,必定威猛异常” (假造的句子)是毫无内容的瞎搞。)。
[*]王族、族长、巫师都是文盲,所有其他人都必定是文盲,只有史官和商朝巫师懂得写字 (刻甲骨)
[*]商地各个区域,发明的文字都不一样:甲骨文有大量通假字、不同写法:写错字、借字、以字记录口语的声音 (还记得《射雕》后记,金庸特意描述【用中文记录蒙古古语的语音而写成《蒙语秘史》,现代有45个考古队伍的不同翻译版本?这就是《易经》写作的部分情况:等于文盲郭靖把背诵的九阴写作成精要,《易经》的文句真的非常精要, )
[*]姬昌是黄帝族后裔,从山西移居宝鸡:应该是在夏桀 被殷族打败后,由于是失败者而被贬到最西面的山峦:边沿化。
[*]黄帝原本是游牧/猎族,当年攻打蚩尤和炎帝就是应用大量猛兽 (他们家养的野兽)。姬昌贬樀到宝鸡只能回复祖业狩猎
[*]黄帝后裔传到夏禹,需要治水:在山西地区、新郑附近治理黄河,因为要开始农耕
[*]商末终于懂得炼铁,也“发明” 用牛耕作:才有汉代农耕技术顶峰,之前的农耕只是个辅助粮食的方法:小米是主要辅助粮食。
[*]因为当时麦子仍然未传入江湖:这个耐旱作物要汉朝才输入中原。之前长江流域中水稻,干旱的黄土高原区域种小米(粟) 而且品种颗粒微小,尚在改良。
[*].........(太多太多,暂停......)
博弈理论最源头,狩猎化危靠抉择
在《鹿鼎记》评写贴中提及:《鹿鼎记》写了大量博弈例子。
而第一本金武侠《射雕》的降龙十八掌,就是延伸《易经》乾卦而来。
[*]我相信金庸构思《射雕》已经是准备有中原原始历史开始,写作他的武侠系列大部头
[*]而中原第一本书就是《易经》,也是地球上第一本猎人作品,更是宇宙第一本博弈论
[*]远古部分《射雕》《神雕》《倚天》都有猎人/牧民角色出现:郭啸天、忽必烈/赵敏、谢逊更是猎人装束
[*]到了《天龙》主要描述暮晚清(木婉清):还是有个现代猎人段正淳出现 (隐性的猎人角色就太多了)
[*]而结果最后一本《鹿鼎记》就是用博弈做故事推进的框架:包括 贝者、青木堂选举、小宝与海公公等官员博弈,与康熙博弈。
古今博弈:易经及鹿鼎记
博弈:【最少背景资信下,最快速的做最佳决定】的方法。
古代先民科学知识太少,抽签、占卜就是当时最方便的方法:
[*]若占语成功,猎队胜利归来,写下检讨记录:所以商朝有专责纪录占卜的官员,核对所有占卜成功率。
[*]若占语失败,猎队死亡,无人核对占语签文,也就自然流失
(刚刚好与演化论的【自然淘汰】相似)
占卜博命运,从猎人开始就面对:见到动物先要决定是否逃命,之后再决定如何捕猎
[*]猎人只能发出一个声音就组成捕猎的队形:语音简短含义复杂。
(所以古代很多词语到农耕都废掉:无需面对生死,可以慢慢沟通。当年形容死亡有很多字 - 毙、薨、卒、夭,每个含义不同,不可用错。)
[*]做错决定的代价是死亡。
于是,他们做决定需要有程序,办事需要有程序,这就是周礼,也就是“履”
而,易经内容,就是各种情况下的程序,和面对的结果 (无咎、凶、吉、吝、利悠往、利涉大川.......)
蜥蜴建家行农耕,倚天之见无博弈
武王克商后,朝姬昌大力推行农耕,于是无需博弈,种瓜得瓜、秋收冬藏,
精密的耕作计划、24节气指导下,农耕正常都是丰收。
于是《易经》的功能消失:无需博弈。
唯一博弈的就是天、太阳、气候,无人能改只能预测和顺应。
——所以金庸写《倚天屠龙记》的倚天剑倚天见、写九阳神功:灭绝师太凭倚天见,则事事顺利,失去倚天则死亡。
周朝以后,蜥蜴已经无需变色、也无法变色、拒绝变色,而要环境变色。
——不再打猎的江湖人开展变天工程,意图控制天气:研究天文地震等等
人类称帝比天高,巴别之塔终崩溃
千年后,今天人类科技已经 “万能”,就是用一切方法改变世事:荧光兔子、电力、汽车、空调。
更发明人工智能 (阿法狗围棋)
再也无需根据天、太阳规律办事,可以一天等于一万年!
而《鹿鼎记》故事的底层 - 60年代末,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一员,
今天,更成为演化心理学的重要推力方法,同时也是机器人设计的一大瓶颈 (机械人=用人工智能控制机器),
无处不在一博弈,狩猎之学漫人间
应该说,在现代社会 博弈已经无处不在,成为我们每一天生活的一部分:
[*]如何选电影:不会被骗而看垃圾
[*]如何选红酒咖啡猪肉奶粉方便面
[*]如何选择餐厅
[*]如何选老公老婆
[*]......
一切一切,都是 “无法有全面信息,因为资信费用极度昂贵。必须每次思考如何快速作最优化利益的决定,再看事态发展而调整策略”
以结婚为例:
大学先找对象,毕业马上结婚,再慢慢看社会转变、订定自身人生目标,然后决定更符合自己目标同路人。
错过这个程序,则找对象成本大幅上升:
一边工作一边认识一些【背景复杂的异性】,花大量时间费用测试对方的信用,失败则需要再花时间另订目标从头再来。
同样程序在选择职业也会出现:不知道自己在何处发挥最佳,年龄较大竞争力、适应力都降低,转行要投入巨量时间也引来超龄学徒的异样评语。
无法博弈,生存艰困。只能博弈,危机四伏
金武侠14本,检讨了东西方人类 (主要是江湖地区)的历史,也相当程度预示了今天:一切都是博弈,等于鹿鼎记描述的世界。
——看得出对将来的推论有错误,但铺陈的事实 (过去的历史) 大部分都言之有据。
这就是他需要2000年改版的原因:再次微调他对世局的看法。
金武侠并非随意构思题材。
他全部在历史取材,并按照历史发展次序描述,同时隐秘的放进大量人文科技的学派。
直接说:他用金庸之笔,抄写他编码的历史,并加进他自己对历史及各种学问的看法。
——有些是游戏语言:比如桃谷六仙的西方逻辑,真相并非如此不济,这是偏激的看法但有极大娱乐性
当然,西方科学哲学幼稚 如果是他的真想法,则这个错误极大:西方哲学的幼稚部分,就是今天他们更进一步、领先地球的基础。几个月前我同意【西方哲学幼稚】,今天知道:没有当年笛卡尔等人幼稚的基础,科技无前路。信手拿来的先进,危机重重。
但是猎人思维掌控科技哲学,前路也是危机四伏:猎人从来无需作【可延续性】的思维。
今天才开始强调可延续性,需要十年后才有基础,才能发展成一个科学:【地球可延续性科学】
成了一个科学,才能希望30-50年后有所成就:但觉路途遥远 - 觉远
再者:
可延续性科学:需要综合现代所有科技、历史、人文的信息,同时了解人类思维死们。
地球走到今天,能够了解人思维类的科学很少、很初级:
——心理学只停留在机械式的心路转变分析。
——演化心理学只是个20年的新门派,距离成熟很远:今天大概达到20%附近。要能综合各种社会学、人文、哲学,需要大量时间和费用。
了解人类,人类办不到.......hahahaha.......
今天,演化心理学为了经费,大量研究 “性”如何影响人类行为,而忽略了食/维生/捕猎,才是地球危机的源头。
2246
亨利余
发表于 2016-4-18 08:29
写作、文学、阅读乐趣、迷失在地球大历史
《射雕》黄蓉出场,就欺骗郭靖花了几块金子吃个便饭,令我大为心疼。
—— 一个大漠进入江湖的牧民,无法正确使用货币,更不懂金本位的价值。
看看射雕与高古历史的相似部分:
之前,传说历史中,商王把周人边沿化,封作西伯,镇守宝鸡附近偏远的山峦,于是:
1. 姬昌写了易经:用当时原始的甲骨文有限字词,把背诵的卜辞记录字音,写成《易经》
2. 克商后,周朝推行农耕:从原来姜族以牧羊为生,姬昌周族以打猎为生,改为农耕
3. 老子写道德经,记录山居哲学和生活技术 而成为方术祖师。汉代后又变为道教经典
4. 百家争鸣:字词开始丰富,大量文字人向贵族【售卖思维】,希望分享权力
5. 春秋战国:各地诸侯【挑动战争、制造俘虏、霸占农地】让俘虏耕作而致富
6. 全部归秦:全部农地归入亲皇朝,消灭所有争夺农地的技术 (焚烧所有书籍)
到此,文字已经成为成熟的思维载体,读书成为当官的技术。
《射雕》的故事:
猎人儿子郭靖在西北蒙古牧羊,从来没有读书,无法阅读:
[*]郭靖牧民学习道教玄学呼吸后,由黄蓉转介,学习北方猎人《易经》乾卦的十八掌
[*]进入牛家村:恢复农户身份和性格 (只是金庸没有安排他下田耕作)不再是牧民 (不要华筝)
[*]口语背诵道藏精华《九阴真经》:周伯通教导背诵九阴,包括梵文(番文) 总纲,记忆字音
[*]外方文化同时侵袭国境内的郭靖:完颜家臣玩蛇弄药、梅超风败骨爪、黄药师背后弹 等等各路人马
[*]五绝轮番照顾、提携、压迫、玩弄国境中的郭靖,终于华山论剑争夺祖荫《九阴真经》
[*]农户郭靖成为华山霸主,天下第一。
各个关节基本上前秦符合历史,接下来就是文化灾难:
汉代经济极盛但汉武帝战争损耗极大。
[*]汉末废儒,道教兴起
[*]三国演义转战中原
[*]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
[*]隋唐演义:鲜卑、胡人接掌江湖
[*]北宋南宋后,蒙元管理江湖
《神雕》郭靖进入桃花岛
[*]武敦儒修文进入挑花到,杨过进入全真教
[*]全真教内比武,杨过只懂得背诵全真内功
[*]杨过离开古墓:欧洋疯子、霍都王子、北方丐帮、全真教欺压古墓杨过
[*]与外族忽必烈决战城外
[*]郭靖死襄阳破,蒙古进入江湖
到此,基本上也是符合大历史的关键节点。
然后,就像真实的世事,大量生活矛盾、恩怨情仇,
而读者也像真实人生一样,每天看连载,而被这些细节带动情绪而迷失在大社会 大历史的洪流中——大部分读者,非常关心情爱。部分则关心教派争战。文化人则注意诗词字画琴棋。
而金庸放入的外国理论,当时60年代、大部分人不甚了了 (即使外国留学生)
金庸模仿真实人生的笔法记录历史,自然就令读者迷失在大历史中,享受自己每天希望得到的阅读乐趣.......
——这是生意人最方便的创作方法,天天不愁写作题材,也可集中精力在分析历史。
2268
亨利余
发表于 2016-4-25 03:18
过目不忘写小说,历史笔记看智人
金庸自诩过目不忘,已经是奇人一个。但,在报馆行业中,这个并不罕有,当年几个专栏作家都有此能耐。
——因为,他们都是书孰制度的产品。
他们都是老学究背诵培训的结晶:可说是童蒙死背诵,准备上京赴考。
本来,到了金庸年代,这个风气已经散失:自从民国已还,已经无人上京赴考。
——只是,书香世代的江南望族,这个传统仍然保留,这也是当年江南的旧家风。
而金庸更进一步,学习了西方记忆法:
——以奇怪故事把场景中所有事物贯穿,达到 “照片式记忆”。
(请看附录)
这个方法,现在仍然每年在英国有比赛:两副乱排的,在三分钟时间内要记忆全部次序。
正好用此方法写武侠:反正此法最好选用荒谬、与武功相关的事件把历史贯穿即可。
结合红楼梦的谐音隐喻法 (假语村言贾雨村、甄宝玉射假宝玉),成为强烈中国特色的编码法,
比英国电脑之父阿兰图灵 (电影《模仿游戏》的主人公) 的编码解码更神奇。
(金庸的例子:没有欲望的人倚赖急智而僵化,无法抗拒红色蛤命:斷欲被闪电貂所咬 而 全身僵硬、无法动弹、嘴巴张开,终于被 声誉伟大体积细小的 莽牯朱蛤爬进肚皮,消化了蛤的命。金庸只需要把前文后理堆砌一下,就 “合情合理” 而情节畸怪)
而金庸文字令人着迷之处,在于 “微观描述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雪山飞狐最后一场 “胡斐大战苗人凤” 最后一刀:
——金庸可以把胡斐出招前的 0.5秒,写上500-1000字,仔细描述胡斐与苗若兰的关系,务求令读者动容。
——张无忌被波斯三使使坏而濒死一幕,大篇幅描述 张无忌的后悔之情,务求引人落泪。
这是生意人写小说的典范:历史已经发生,而且必然 “合理”/尤其合理之处 (存在即合理),配上荒谬情节则变成:
——看似荒谬,其实逻辑。表层奇怪,底层寓意复杂。
再配合他过目不忘的书画琴棋、佛道儒易 的知识灌注到武侠,马上吸引各个文化阶层
高位如猫头鹰一样爱看,遑论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争相沉醉在金武侠的奇怪又多变的文字”。
再续........
联想记忆法根据记忆内容的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一点式记忆。例如对一个人名、地名,或其他形式的抽象的或不可理解的、无意义的材料的记忆。
2.两点式记忆。就是需要在两个事物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使用时见此知彼、见彼知此。例如英语单词和汉语词汇之间,作品与作者之间,国家与首都之间,年代与历史事件之间,某些事物与有关数据之间,都是如此。
3.多点式记忆。需要记忆的知识要素超过两个,要在3个或更多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比如记忆56个族,列举鲁迅的作品,记忆一个简答题的要点等等。
在记忆时,除了进行联想之外,还应辅之以这样一些技巧:循环记忆、尝试回忆、过度学习、卸磨杀驴、限定时间、结合理解。另外,还应该注意确定切合现实的目标,不能指望什么都要一字不漏地原文背诵。
这里只简介一点式记忆法:
对于这种要记住的陌生的知识点,我们要做的就是运用编的技巧给他一个形象,或者利用联想的方法与它的真实含义之间人为地创建一个联系。
举例如下:
①人名。
张念宏:此人也许勤奋刻苦,"张"口"念"书念多了,磨破嘴皮子,流出了鲜"红"的血液。
马宝亮:此人家中养了一匹"马".牛有牛黄,马有马"宝".他太幸运了,一天发现马肚子闪起光"亮"来了,原来是里边长了马宝。马宝形如元宝,金光四射,象心脏一样一鼓一鼓地跳动着。
克尔恺廓尔:他的儿子是只馋猫。一次他带儿子来做"客",饭还没做好呢,他的"儿"子就掀"开锅"盖想先吞为快。(谐音:客儿开锅儿)
哈兹里特:此人胆怯面薄,怕见生人,因此总把自己装在"盒子里头".不知盒子庞然,还是此君玲珑。
亨利余
发表于 2016-4-25 22:02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6-4-26 15:58 编辑
昨天记忆法中一句【这个方法,现在仍然每年在英国有比赛:两副乱排的XX,在三分钟时间内要记忆全部次序。】中的两个XX字失踪.......
哎,就是两副斗地主的 派排牌,总共104张数字图形卡乱排后,参赛者需要在3分钟内记忆这个打乱了的次序,然后把这个次序重排出来。
参赛者就是把这些毫无关连的数字配进一个故事:
比如说次序是 398.......(一直排到104号卡)
参赛者就配进 (假设故事) 三件长衫(3)纠(9)缠一块,爸爸(8)穿在身上........(继续把后面的数字编码到104号斗地主号码卡片)
吐蕃国师 鸠摩智,火焰之刀 惑言道
继续.......
在这个过程中,金庸把事件一一编码。也把自己的观点编码:
吐蕃国师 鸠摩智(映射鸠摩罗什) 翻译佛经居心叵测,完全失去佛经原义,令佛教理论在中原虚化。
——荼翻裹实 旧魔智 惑言道(谐音【火焰刀】),嘴巴说的 貌似佛理 其实强词夺理,令佛经原义尽失。
金庸安排,鸠摩智每次出场说话,都是颠倒是非、蛊惑而言、歪理频频:惑言而道!!!
然后,《天龙八部》再也不提鸠摩罗什的具体问题,只在结局说【鸠摩智不做国师,转行做佛经翻译】——也就是点明【这是晋朝那个鸠摩罗什】
........然后,在《笑傲江湖》的结尾,任盈盈送给方证的礼物是【古本梵文金刚经】
方证一见就 “狂”........
方证见一只盘子中放的是一串十分陈旧的沉香念珠,另一只盘子中是一部手抄古经,封皮上写的是梵文,识得乃是《金刚经》,不由得一阵狂喜。他精研佛法,于《金刚经》更有心得,只是所读到的是东晋时高僧鸠摩罗什的中文译本,其中颇有难解之处,生平渴欲一见梵文原经,以作印证,但中原无处可觅,此刻一见,当真欢喜不尽,合十躬身,说道:“阿弥陀佛,老僧得此宝经,感激无量!”恭恭敬敬的伸出双手,将那部梵文《金刚经》捧起,然后取过念珠,说道:“敬谢任教主厚赐,实不知何以为报。”
与《天龙八部》暗示的【荼毒翻译、包裹真实】(谐音“吐蕃国师”) 惑言道 (火焰刀) 两者一拼起来,就知道金庸的看法:
鸠摩罗什翻译中文的佛经 其中颇有难解之处 (在金刚经专家方证眼中,无法理解,因为是惑言而道),必须要找真正的梵文原版才能知道真佛理。
尽诉胸怀无牵挂,人人惊叹奇故事
那么,金庸所说是否真实?
我不止一次在这里说过:看任何经文,翻译必定失真,因为另一国文字与中文思路、概念都不可能全部相通,必然损失原义。而鸠摩罗什则是有意更改。
陈寅恪就说鸠摩罗什的翻译【把原文改动,令内容更易理解云云】。陈不懂佛理,咋知道改动是否正确?陈的27国语言到底造诣如何?(肯定不会合格,只是臭吹而矣)
于是,中文译本的佛经 金刚经,就是【其中颇有难解之处】。
通过卷帘式谜语安排,金庸在《天龙》说上半句意见,到《笑傲》结局突然交代 【为何鸠摩罗什是惑言道】,结果地球上所有中文人都不会知道金庸辱骂鸠摩罗什。
——而金庸也不像别人知道,否则释永信会发动法律行动,控诉金庸 言非 言旁,最少,发动教的友大力攻击,则金庸无法安寝也!!!
卷帘卷舌金武侠,分散离散翻译蛊
编码,因为要尽诉愤懑 而无人反诘。
分拆、零散、离散,则无人能解。
刚好,我研究金刚经也有一段时间,无法作逻辑的解读,于是也找了几个版本的英语翻译看。
不看尤自可,一看头发冒烟:中文的金刚经简直乱搞,不但鸠摩罗什的版本混蛋,连唐三藏法师的翻译 同样混乱、同样无法理解。
我如果是方证......已经天天向寺中大中小和尚讲经,今天发现这个翻译混乱的秘密后,可以如何处理?
——坦白承认【自己错读、以前说的都是鬼话】?
——当作无事发生,要所有人继续追随 中文翻译的佛经?
地球上,翻译蛊何其多!
易筋易言译佛理,独孤渎经读佛人
咋办?不要忘记,全寺只有方证一个人看过梵文《金刚经》,
他不说无人发现秘密!
——这就是【全寺只有方证一个人懂得《易筋经》,连方生都无缘得见,那么方证如何说都无人可以反诘】
易筋经是啥?谁知道!!!
那么,《笑傲》几个孤本文化经典- 易筋经、笑傲江湖之曲、葵花宝典、辟邪剑法、吸星打法、独孤九剑、紫霞神功和金刚经 - 它们到底是啥?
——金庸描述【令狐冲身怀[笑傲江湖之曲]曲谱,在洛阳被诬陷偷取辟邪剑法】就是细节描述:只有孤本的文件,全球无人能知道真假!
前辈婆婆无面目,盈盈英人是真假?
当然也无人知道【任盈盈】婆婆前辈 是真是假:
——这个魔教美女,是否当初培训令狐冲弹琴的那个婆婆前辈?
——绿竹翁到结局都 从来没有 与令狐冲交谈过,并无证实过 婆婆就是盈盈!!!
这个【孤本无法分辨真假】的概念,金庸一 一放进所有秘笈武功、所有江湖传闻:
——只有一个人 - 仪琳 - 知道真相 而独自叙述的【令狐冲大战田伯光】,有多少真实度?
——只有仪琳生还,那么令狐、仪琳、曲非烟三人在妓院床上,谁可以知道到底发生何事?令狐是否真的重伤?
——只有岳不群才练过的紫霞神功、连岳夫人都无缘练习,到底威力如何?
——只有死人才知道的【广陵散曲谱】、就如同笑傲江湖曲谱:人人认为是辟邪剑法,无人可以证实
——只有婆婆前辈能弹能吹,《笑傲江湖之曲》是否真正音乐?任盈盈甚至没有真面目示人:她是否说真话?
同样:
——宇宙里只有一个人 (方证) 练习过的易筋经,谁可以知道真假?在达摩蒲团旁边的《易筋经》是否武功?
——方证如何得知:当年托塔天王李靖小朋友看完《易筋经》所悟的武功是真的?是谁告诉方证的?可信吗?
(自称和尚的不戒,是否真的和尚?)
——只有令狐冲见过的、自称风清扬的物体,是否真正的华山祖辈?谁知道他是谁?
——只有风清扬一个人练过的 独孤九剑,有谁知道威力如何?是否有后遗症?
——方证对令狐冲讲述的【葵花宝典来历】,其中大量人物的脑袋思维和意图、无任何人可以作证,到底有多少真实性?
................
整本《笑傲江湖》,反反复复的描述【孤本、独孤、秘密、秘笈】,大量【全部只有一个人知道真相】的秘密........
——林平之在悬崖抓回来的袈裟,是否向阳巷中的原件?咋知道岳不群没有仿制假经?
而,金庸最大的主题【归根到底一句:从头到尾,《笑傲江湖》中人没有一个要追寻真相、分辨真假!】
——这就是《笑傲江湖》四大本中,最大的主题:地球人类,大部分不要确认真相,都是人云亦云当秘笈!
《天龙八部》已经论及【希腊、罗马】这些 外国 大理论国家的历史武功,都是半心半意半枯半荣而学的,
在《笑傲》,金庸全面深化描述【误读因为都是孤本,而且都是无人追源确认真相】。
——真相,无人想知........
但天天嘴巴说 “真理”
真理之中,无真相........嗬嗬嗬嗬.......
最后一句:
方证看见就发狂的手抄古本《金刚经》,他如何知道是真版?佛祖给他确认过吗?
阿难当年是否用梵文记录《金刚经》?
阿难记忆中的《金刚经》是否正确?
这是手抄本,有否抄错?方证可以知道对错吗?
那么,方证传授给令狐冲的《易筋经》是拯救令狐,还是慢性谋杀令狐冲?
方证如何知道他自己练的《易筋经》是对的?方证在全书并无打胜过任何高手,他练的易筋经是真的?
——当年李靖三天悟出的易筋经,谁可以判定真悟道 还是假误导?
潘多拉的盒子
笑傲江湖,就是一本 【万种秘笈皆孤本,千种浪子赛糊涂】
——从头到尾,令狐冲就是活在一个接一个孤本之中
——从尾到头,令狐冲就是被所有人蒙在鼓里,被岳不群、圣姑、五毒教主,田伯光等等蒙在鼓里........
效坳浆糊、嚣獒糨糊、魈鰲降胡
荒腔走板、万众谎言.......而不自知.......
——没有骗人之心,但嘴巴全是谎言:这就是地球人的习惯。
【语言的功能并非沟通】,【语言是人类的原罪】:
——语言是传播谎言的最便宜媒介,句号!
语言是潘多拉的盒子,就像金蛇郎君洞中的 盒子:专门发射毒箭。
——西方 外国 大理 论的 五毒教,制造出的盒子,专门发射 毒见:有毒的意见!!!!
而上帝在巴别塔事件后,把人类语言分化多元,令人类永远无法充分沟通。
——犹太人对语言的分析,在旧约时代已经深入透彻,难怪他们永远掌握科技金融前沿。
以色列 (与上帝摔跤的人) 这个民族 真的 不是盖的。
2301
亨利余
发表于 2016-4-28 01:49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6-4-28 08:44 编辑
谎言文学张十五,智人历史潘多拉
金庸武侠从张十五开始 (不计算搞突击而成的《书剑》),
结束在【抄袭戏曲评弹词话作办事策略】的韦小宝。
新闻媒体张十五
《射雕》时代,金庸正儿八经的摆出说书人张十五,
把他装扮成意见领袖、公共知识分子的摸样,对郭啸天杨铁心指点江山。一派无所不知的样子,
用今天话说,就是能够提供大量外界信息。
他更新了郭杨、曲三对当代地球的印象。
——因为,说书人就是 唯一带来天下信息的 媒介、载体。
当时,没有明报.......当然也没有明报的校对......于是,张十五说的 就是真相。
引申下去.....
黄药师老婆 自称过目不忘,看完九阴真经就可以背默,
——但是,默写真经却没有人作校对.......明报 (新闻媒体) 当年校对,要两个人做、交替做两次
康熙智库伪小报
到了《鹿鼎记》时代,韦小宝一边大放厥词谈历史智慧,而金庸一边更正这个伪小宝说的戏曲历史。
金庸在这里,把小宝说的一切变成笑话。
而历史,则被小宝变成戏曲:没有真实性。
《射雕》的世界,张十五坚持自己说的故事是真相:真的有天兵天将。
而《鹿鼎记》韦小宝则坚持自己听到的戏曲就是真相。
——而带领后金的皇太极,也深信三国演义提及的策略是真相,也凭这些 “真相” 攻破大明。
所以,郭靖/黄蓉用武穆遗书西征花剌子模就有可能。
难怪金庸把《鹿鼎记》定义为《历史小说》:
——金庸在《鹿鼎记》写的历史,小说人物的对白里面充满谎言,金庸又在另一边不断用旁白拆穿谎言。
十四本武侠之后,查良庸在《鹿鼎记》终于以报纸总编辑身份,即时更正小说中的谎言。
智人、灵长类猿猴的谎言
人类并非唯一有语言的生物,最少,海豚和鲸鱼都有语言。
我们的近亲多种猩猩都有语言,但是他们都不能发展到人类的智慧。
——其中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们利用语言欺骗同伴太多,于是,他们即使仍然使用语言,但已经没有同伴会相信。
用语言欺骗他人成本太便宜,猩猩猴子用得太方便,把语言功能废掉:talking is cheap口说太贱。
(于是,地球出现电话中的骗案)
语言信用积知识,科技可进因信用
灵长类猿猴用语言欺骗,废掉语言的信用,
而,人类运用语言,竟然令我们演变成地球霸主,
因为我们的智力较猩猩猿猴更高,知道【保留语言的真实性是重要的】
因为人类遵守诺言、口出真言、人言为信.....
于是,知识得以累积,科技可以 “进步”,生活可以更加安全、粮食可以过量供应。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能够坚守:语言有真实性、书写的语言有真相。
可是,金庸武侠揭示的就是【一切语言都是假 - 对白旁白独白 - 都是骗人的】。要明白金武侠的内容只能看动作。
这与真实世界不同.........,
真实世界中,语言有真实的部分,语言有真相........
再续.........
2312
亨利余
发表于 2016-4-30 02:27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6-4-30 08:47 编辑
人类并非唯一有语言的生物,猿猴类、鲸鱼海豚都有相当复杂的语言。
但是,只有人类凭着语言,可以发展智力而成为地球霸主
——因为人类有诚信
而金武侠就全部体现 人类语言的轻、空、假、大......所有人类语言的弱点全部浮现。
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猿猴类以语言欺骗同伴,
由于假话无需成本,猿猴类随意造假以占同类的便宜,
由于假话太多,90%时间同类都不会相信,
变相的,欺骗的成本提高,同时,语言失去沟通效率
——成为【不可靠的信息来源】
于是,语言没有信用、诚信,
——于是无法进一步的发展智力。
——也不能累积知识
相反,人类则利用语言,则把思考 从现在,扩展到过去未来!
一切动物,无论语言多复杂,都只能理解【与现在有关的概念】
——于是,江湖有【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故事,正好说明【动物无法理解“将来”的概念。
现在多一个 与现在少一个的分别,绝对不明白 “将来”。
而人类则:
——利用诗歌 记录过去的事件:史诗、纪念祖先
当然除了史诗,在15,000年前开始,人类开始有墓葬:证明对先人、过去的纪念。
——人类用语言构思、计划打猎的队形,与队友配合:思考将来
而到了狩猎现场,可以精密执行【已经策划好的队形】
于是,人类在1万5千年前,就成为地球上 唯一可以【有过去、现在、将来】的生物。
——也证明最:最晚,人类在15000年前就已经有成熟的语言、成熟的认知,能够检讨过去、珍惜现在、计划将来
(今天甚至是:能够掌控现在过去将来的唯一地球生物,人类已经是 独孤求败!)
能够用语言掌控过去现在将来,全部需要言而有信:建立对语言的信任、信仰、信用:
——墓葬纪念祖先:相信祖先的功业 (德),需要纪念祖先的德
黄药师也纪念老婆,郭靖更是无条件信任黄蓉,而杨过则信任过去认知中的小龙女。
不信任 没有过去。
策划狩猎队形,就是一个合同:以语言建立的一个合同。
每次狩猎就是执行口头合同,也信任同伴会体现合同。
而宗教,就是更大的合同,体现更大的族群信念和目标:
——大家都相信【可以为了同一个信念,共同建造将来】
宗教成为强化人类集体力量的工具:
——它强化语言的信用,把信用强化成信仰:人人仰望的信用和信任。
金庸的14本武侠,体现【人类如何利用信仰、信用和信任,欺骗同类】
——而且非常成功、非常好看、非常娱乐。
2324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