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楼主: 武五陵

戏说《鹿鼎记》里的中国历史词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31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五陵的好文。
发表于 2008-7-31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精辟啊~~
很有针砭时弊的味道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8-2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口蜜腹剑,心口不一】
     
     ——韦小宝哈哈大笑,提起手来,摸摸他(吴之荣)脑袋,笑道:“很好,很好!”……手掌按在他剃得光滑的头皮上,慢慢向后抚去……摸到他的后脑,心道:“我也不要你粉身碎骨,只须在这里砍上他妈的一刀。”……

此一回称作:弄心机韦小宝捉鳖,自作孽吴之荣入瓮。这个桥段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尤以上面一个细节颇堪玩味。韦小宝口上说好,心中藏刀,几乎是“口蜜腹剑”的经典诠释。幸好吴之荣乃是奸贼,并非好人,让这一节看来大是痛快。否则被韦小宝伪造亲笔信,诬赖着玩死了,实在也是一件千古奇冤。吴之荣无辜中招,至死也是糊里糊涂,不知脑子转过筋来不曾?通观全书,谁不小心胆上生毛,惹着了韦爵爷的朋友,下场总是有点晦气的,八成不但是倒霉鬼,而且是糊涂鬼,一起去见了糊涂阎罗王。

所谓杀人不用刀,韦小宝更上一层楼,其武功“不滞于物”,直是随心所欲,达到无剑胜有剑之境,岂但草木竹石均可为剑,口脑舌心,也是均可为剑的。被情敌刘一舟抓获之时,嘴上先拣好听的说着,替方怡发矫诏,肉麻地称他“亲亲刘师哥”,先把该人稳住,等到蒙汗药生效,占据主动,立马便要“水淹七军”,欲在他头上撒上一泡新鲜热辣之尿。这还属于他早期作品,后期场面见得多了,胆子也大了起来,可就不须这般客气了——算计另一个情敌郑公子的手下冯锡范,先是蒙起头来打棍子,后是送上法场去替死,丝毫没商量,并能付之于谈笑之中,举重若轻。
幸好吴之荣与冯锡范都是奸贼,并非好人,幸好,幸好。

然而韦小宝对敌人口蜜腹剑,逐渐成为惯犯,对自己人也就难免有点儿心口不一。归家要去行刺皇帝之前,他对陈近南拍胸脯说道:“师傅你放一百二十个心罢。”心中却想:“还是放一百一十九个心吧,我自己就有点儿不大放心。”而后来也果然暗地里做了许多手脚,把归家三口骗得晕头转向不提。
他这项本事,大概也是自娘胎里就学来的,或者耳濡目染。因为他的娘韦春花嘴上叫着“大相公、小相公”,肚子里却在骂“瘟生”。此现象在书中甚为普遍,许多人或多或少,都有着那么一点儿。韦小宝和索额图去抄鳌拜的家,见到一本四十二章经,当即大发高论道:“前面是四十二三个字,后面一定是章经了。”索额图心道:“那也未必。”嘴上却说:“很是”,脸上保持着从容的微笑——所谓口是心非,是也。

如此这般,嘴不对着心,口与心之间存在误差,万难矫正。肚子里想的是一回事,说出口来,舌头一弯就偏转了方向。搞到后来,假作真时真亦假,众人之间,不断上演着一场场猜心游戏。
既然万物皆可为剑,寓招式于无形,又既然过起招来没有任何征兆,也没人喊“预备——开始!”那么刀剑之来,实在令人防不胜防,无从防起。好在韦爵爷天赋异禀,一颗心练就金钟罩、铁布衫,很少中招,出招总是直指命门。即使是对最亲近的身边之人双儿,他也自然反弹出三分戒心,一面与双儿嬉闹玩笑,其乐融融,心中却也在转着念头:“这丫头怕我着恼,故意输给我的。”
发表于 2008-8-22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又更新了哈,顶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挑拨、离间,要造反】

     韦小宝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率众前去把神龙教打得稀里哗啦、七零八落,神龙教几乎成了死蛇教。不幸就在此时,他被事主洪安通派人拿下,命悬一线。
     以洪教主素来的作风,对付毁教大敌,那还有客气的?韦小宝眼见要成韦死宝。常人至此,已是绝境。然而韦小宝绝非常人,此时他使出浑身解数,脑仁高速运行,阿谀奉承之词如同潮涌,漫天大谎更是顺口胡掰,先把洪教主绕晕。更重要的是,为了降低洪教主对两个重要证人——胖头陀和陆高轩的信任度,大肆挑拨离间,诬陷陆高轩道:“我看他一定是想做陆教主,他在云南时曾说,‘我也不要仙福永享,享他几十年清福,也就够得很了’”……似模似样,活灵活现,把陆高轩的语气学得十足十,陷害得十分到家。洪教主那本来就非常之敏感的神经遭到如此这般的蹂躏,终于错乱了,对胖陆二人又疑又恨起来,他们的证词因此完全丧失效力,韦小宝于险而又险之处,死里逃生。

     这一番舌灿莲花,使的是个四两拨千斤之法。轻轻一拨,矛头瞬即转向敌人内部,从此神龙教内更是酝酿风波。读至此处,不禁要赞叹一下,韦小宝不学有术,乃是一个天才。因为该招暗合千古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压轴要术——用间。韦小宝的秘诀,说来其实也半点不难,在于不经意间指向“要造反自立”这个核心。
   “要造反”三个字,是古往今来的皇帝教主、头领大王的死穴,点过一次就会落下终身病根儿。历史上的美人计尚有失败的案例,而用挑拨离间之计,几乎百发百中,事属必成。即使不能立即生效,也能为敌方埋下一个深深的隐患,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崩溃。因为美人计是对欲望的挑战,欲望再强,尚有道德和理智勉强压制,而离间计则直指人性里的大黑洞,那就是疑忌。此计最妙的就在于“莫须有”三字,也许有,也许没有,日思夜想、坐立不安之际,稚子疑邻,没影儿的事也成了蛛丝马迹。即使还不能确诊,也被自己的疑心折磨得受不了,往往一刀了断,把这事儿坐实了,反倒踏实了。

这种“楼上何时掉下另一只鞋”的终极悬念,在大清朝的低空盘旋,困扰着书中诸多江湖大佬——康熙提防吴三桂要反,台湾郑家担心陈近南要反,洪教主更心烦,教中每个人都越看越像嫌疑犯。(当个大佬容易嘛……)
韦小宝认穴精准,经常拿来试试手。他送亲至云南见到吴三桂,就老拿这个刺激他,趁机索贿若干,并赚回一本四十二章经。他去营救小郡主,对付夏国相,也用这小小的离间之计加以威胁,夏国相果然慌了手脚,立时矮了三分,营救于是成功。

在康熙和吴三桂之间,持久的心理战带动着高速军备战,天平时左时右。其间再被韦小宝加上一个重重的大法码——罕帖摩,终于向一方倾斜。当然这一战的决定因素,是争取“坐庄”(康熙原话),换句话说,是先下手为强,将天时地利人和,样样占全。
那没有坐成庄的,再想翻盘就很困难。吴三桂事到如今,不反也得反。陈近南无辜受戮,千古沉冤。
发表于 2008-8-24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先生写鹿鼎记时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8-24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小说 于 2008-8-24 11:04 发表
金庸先生写鹿鼎记时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金庸不折不扣,是个大明白人。
塑造人物,总要有据可依,这事半点含糊不得。人物和人物的思想不同,写在小说里,表现出来的语言就不同,采取的行动自然也不同。
如果没想到这些,没事先想好特征,可能塑造出韦小宝这样的人物吗?

当然我这贴也是猜想。不过涉及到的问题,肯定是金庸都想过的,而且一定比后来写评论的人,想的要更广。
发表于 2008-8-24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受550启发。。在下也想谈谈《鹿鼎记》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8-27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赌徒,骰子,作弊】

    韦小宝读书没半点兴趣,练武没三分钟毅力,但掷骰子赌钱,却一直兴致盎然,十分得趣。他赌瘾甚重,非常能体会和狐朋狗友大呼小叫、吆五喝六的乐趣。这倒算不得什么大毛病——虽然未免有点儿没出息。

    然而掷骰子绝不仅止是小玩小闹,作为江湖上的三教九流聚集之地,赌场上也有理想、有追求,有最高章领,有琐细规矩。韦小宝率部前往少林寺,在中军帐里大开赌局,志得意满,手上玩弄骰子,口中念念有辞:“英雄好汉,越输越笑。王八膏子,赢了便跑。”……
    可见在赌桌之上,也可以充一充英雄好汉的——所谓赌瘾,除了一点发财梦+天上掉馅饼心理,还可以充分满足意淫的需要——赌钱用不着真正玩命,却挺能感受惊险刺激。而赌桌亦如江湖,一旦入局,便也受着诸般规矩约束,万难抽身——当头对面,恐怕谁也不愿自认“王八膏子”的吧?

    韦小宝深谙赌桌上的门道,百炼成钢,于是在江湖上混饭吃,也自然而然地加以应用。赌局之中道理很多,其中一条比较深刻:骰子当空一扔,点数但凭天定。所谓人力有限,难以胜天,只要入得局来,便要靠运气,靠气数,胜的固然暗暗狂喜,败的却也要认赌服输,赌剑输剑,赌头输头。韦小宝擒拿鳌拜,被天地会群雄所擒,置于枣子桶中当成货物搬运,他破口大骂一阵,突然张口咬了一枚枣子来吃了,然后居然睡了一觉——既然骂人无用,发脾气找打也是白饶,到此地步,倒不如各安天命,且顾眼前。至于等待契机,日后翻盘,书中自然也有交待。
    另有一条道理,那便是既为赌徒,就难免要亡命的,不但玩得起才玩,关键时还要敢于押宝,输则通赔,赢则通吃。小宝武功不济,到了实在没有花招可使之时,也颇有几次胆大妄为、红了眼睛冒险。这绝非英雄好汉视死如归,倒有点迹近光棍打架不要命。这是因为他深通赌徒亡命的道理——要学会把宝都押在一处,而下注之时,一要沉得住气,二要豁得出去。他与喇嘛争斗,就是伸长了脖子赌上一赌,赌这喇嘛到底敢不敢在他头顶砍上一刀——而他的宝果然押得对了,在生死之间胜出——机会主义分子崭露头角。
    而逐鹿争鼎,自然更是一次豪赌,也是一场场摩登的赌局。至于谁的气运更顺,福字当空,又是谁掷出的手法高明,赢得了满堂红,各位看官心中自然有数。只因书中写的,实在已很分明。

    然而韦小宝所谓爱赌钱,实际上更爱好作弊。和吴应熊赛马,就要暗地里派人喂巴豆。他的至交老友,乃是灌了水银的骰子——专业作弊器,人生至乐则是遇到活生生的大羊牯。他虽然对阿珂纠缠不休,但从未上升到理想和爱情层面,向来是不作绮梦的,但在那通吃岛之上,他作了一个古今通吃的发财美梦,梦到自己和海龙王甩开膀子大赌,不但陆上银票通用,而且碰到古今中外最笨的四个大羊牯,事事遂心如愿,充分找到了投机取巧的乐趣。不但赢得痛快,而且赢得得意,因为技术含量很高而得到了成就感——他作了弊。

    小宝同志不肯读书,不肯练功,但练就的作弊手艺却十分了得,充分显示了他的聪明。至于在赌局之外的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更是十分高明。假使他能生于今朝,也是人瑞一个,即使真本事不行,传小条、抄论文、破密码、做盗版,总是很行的。
    众人沉迷在这赌盘之上,其中的把戏弊端,门道多多。于是各色人等,各逞所能,打牌斗地主,麻将垒长城,带着厚重的麻木,玩弄着那小巧的机灵。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坎子,文字狱】

  吴三桂关押杨溢之的监狱名叫黑坎子,听着就不是什么善茬儿。杨溢之只因和韦小宝过从较密,便被剜眼、割舌,砍去四肢,受尽酷刑,含冤惨死,这就是在吴三桂的严酷统治之下,政治上没站好队的后果。这一段在书中不是什么关键情节,只用数笔淡淡扫过,然而以韦小宝神经之坚韧,见此情状,也悲愤难当,难得的掬了一把同情之泪。
    黑坎子这个词,充满了恶毒禁毁的味道。顾名思义,一是心要黑,二是要你难熬难当,从此过不去这个坎儿。一旦下到黑坎子大狱,什么面子、人情、莫须有这些冠冕堂皇、花里胡哨的语词,就通通用不着了。谁来碍手碍脚——而又没碍成,就要当机立断,斩草除根,狠得下心,下得去手,对其实施赤裸裸的酷刑专政。

    这个“黑坎子”的典狱官儿,乃是老相识卢一峰,本书之中跑龙套的上等材料。他被天地会群雄在营救杨的过程中捉拿归案,却又被韦小宝放了回去,因为掂量一下他的斤两,谅他也不敢声张。然而韦小宝在与吴三桂周旋的百忙之中,也没忘就此人提醒了提醒吴应熊。吴当即暗下决心,要给他来个死无对证。可见这位卢老哥的后事,也就好不到哪里去,书里也用不着交待了。
   另有一位冤枉的,前锋营前统领阿济赤,被韦小宝营救天地会之时,栽赃栽到了狱中,陷身天牢。他的后事,韦小宝既懒得去理会,康熙也一样恼他没用,给撤了职。卢阿二人,都有得罪韦小宝的前科,分别与天地会和骁骑营不大对付。他们撞在韦爵爷手里,也真是走了倒霉的华盖运,没处喊冤。
  此几者,都属于无端端卷入了政治乌云,没处躲藏,是以挨着的死,擦着的伤。
       
  韦小宝听不懂文字狱,听成了“蚊子肉”,蚊子肉固然是无中生有,文字狱可也是鸡蛋里挑骨头。可是韦小宝说的好:“鸡蛋变成小鸡,就有骨头了” ——总之想要整你,总是有办法挑毛病。
  文字狱的后果前因,书里叙述得已十分详细,毋庸赘述。小说一开头,便是鳌拜当政,大兴文字狱,为了实行言禁,穷凶极恶的找碴挑刺儿,杀一儆百。然而事易时移,他终于自食恶果,自身也陷入狱中。小桂子与小玄子合力擒拿他的场面,惊险万分,其中又有重要的一环:
  “韦小宝右手拔下他臂上的匕首,往他口中乱刺数下,在地下抓起两把香灰,硬塞在他嘴里。”……
  这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韦小宝拿蛇拿住七寸,一样是把他的“喉舌”给捅烂了先。而鳌拜一旦失势,墙倒众人推,一下子被加上许多罪,计有三十条之多,连康熙听了,都吃一惊。此时鳌拜大势已去,无力回天,莫说是三十条罪,就是三百条,三万条,那也都是证据确凿、铁证如山。
然而鳌拜的喉舌仍没被封死,继续不识时务的胡说八道,终于被康熙派遣韦小宝下毒暗杀,就此了账。
——一旦被踢出局,政治生命“下面没有了”,也就降级为跑龙套的,退出历史舞台。至于你委不委屈,冤不冤枉,罪状是否属实,实在无关紧要,不在考虑之内。
    
    杨溢之在吴府之中的地位,也是个小角色,吴三桂连他的罪状也懒得罗列出来,其实若要名正言顺,办法也很多。大可加上“反革命”罪、“泄露机密”罪、“里通外国”罪、“恶意传播”罪……所谓文字狱,洋洋洒洒扯了那么多,其实也无非就是“叫你乱说!”罪、“叫你没法乱说!”罪……总之,都是可恶的罪。

[ 本帖最后由 武五陵 于 2008-9-1 21:5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忠烈祠】

     大清朝对于言禁,文字狱是最好的手段吗?错了。撤藩之后,吴三桂即将起兵,此时康熙派他的心腹爱将韦小宝去扬州,修的乃是那忠烈祠。“蚊子肉”之外,又有“种栗子”。蚊子腿上剔不出半点肉,费力而不讨好,但糖炒良乡桂花栗子“又香又糯”,味道就好得很了。

    ——康熙伸手在他肩头重重一拍,笑道:“对!咱们须得大肆宣扬,忠心报主才是好人。天下百姓哪一个肯做坏人?”……
    做好人,可以“一颗红心永流传”,作坏人,就得遭受万人唾骂,被人轻蔑仇恨。康熙看准了百姓“哪一个肯做坏人?”,于是颁下重塑金身之诏。这里面的文章,连韦小宝也看了出来,是“一只箭射下两只鸟儿”,一来大得人心,巩固社稷,二来让吴三桂没脸,起兵势微。
    是以由杀而改为捧,效果更佳。威吓终究是暂时的,树立榜样才是正道,监狱的作用远逊于宗庙,割几条舌头,远不如大面积洗脑。
    此诏一出,人人信服,连那些真要造反的也都投了赞成票。天地会的徐天川就说:“鞑子皇帝有心在扬州为史阁部建忠烈祠,这件事,咱们也不能把他弄糟了。”……天地会群雄听徐天川一说,都点头称是……

    江湖上的传言,究竟有几分可信?传言的措词,里面又有多少文章?且看康熙又发了话:
    ——康熙笑道:“你心眼儿挺灵,就可惜不读书、没学问……那岳飞打的是金兵。咱们大清,本来叫做后金,金就是清,金兵就是清兵,这岳王庙,就不用理会了。”
    康熙嫌韦小宝没学问,而他自己的学问,原来在此。可见不同时期针对现状,抬出不同的英雄作榜样,其中大有讲究。

    鳌拜是行武出身,也属于“不读书,没学问”,只会大张旗鼓去大搞文字狱,就不会想到去建忠烈祠,不能服众。而吴三桂自己有过汉奸投降的丑史,想要树立英雄形象也立不住脚。 天地会群雄学问可也不怎么强,在占据人气这件事上,被康熙抢了顺风顺水的先机,竟然还在起劲儿的帮忙。只有康熙,轻轻易易的便把这一回合拿下,在风平浪静的江湖之上,暗渡陈仓。

    奇在韦小宝一通百通,也学会了这个道理。陈近南逝世之后,台湾举岛哀悼,韦小宝在此时赴台,恰逢“老虔婆”董夫人也正好死翘翘。这时他把祠堂之中的董夫人像换成陈近南,大得人心,虽然这也许是出自一片赤诚之心,但无意中却也大获人心,获得“脱靴相送”的礼遇,甚至连公然贪污,也没人来和他计较了。何况塑一座像,没费几两银子,比之撒下天罗地网、大动干戈的文字狱,成本要节省得多了,收效更是好了何止百倍。  
   文字狱和忠烈祠,一杀一捧,一堵一导,在不同时期分别适用,最好是两手抓,而两手都要硬。而看人下碟、因势利导,更是此中关窍,切记切记,要紧要紧。

[ 本帖最后由 武五陵 于 2008-9-1 21:54 编辑 ]
发表于 2008-9-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此 乱世,韦公公 能左右逢源,实属不易了。
    有时到想:小宝确有几分天才。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风观观主 于 2008-9-1 22:01 发表
值此 乱世,韦公公 能左右逢源,实属不易了。
    有时到想:小宝确有几分天才。


他既是百分百的天才,也是百分百的庸才
发表于 2008-9-2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LZ当真是个明事人,写得真好。
发表于 2008-9-2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发三篇,皆是嘉文。50美女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1-15 12:38 , Processed in 0.027062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