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3-6-23 03:44 编辑
括弧特多的金武侠
忘记了说明,这里写的,以新修版(三版)的《鹿鼎记》为基础。
——三版的括弧特多,在金书属于“罕见”(不是汉奸)
为什么?
各种注解充斥
粗略说,这些括弧()大概分四类
1.1 历史解说
这个不举例子了
2.2 作者立场:如这个人物不按史实写
(按:“万云龙”到底是谁,史上各家说法不同。本书中关于天地会之事迹人物,未必尽与流传之记载相符,除史有明文之外,其余不少为作者之想象及创造。)
3.3 诗词解说
“年光何与衰翁事,也复时时唤奈何。为百草忧春雨少,替千花惜晓风多。”(按:“春雨少”暗指朝廷少恩,“晓风多”指政事严苛。)
4.4 对白拆解 呵呵,在小说写作,这,绝对是冗文字........
独白拆解: 金庸教你看小说
这里只说对白的拆解。
(小宝说)都是不义……不义的银(他本想说“不义之财”,但这句成语太难,说不上来)
这个也不奇怪,类似的解说,很多。
吴应熊..........握住韦小宝的右手连连摇晃,说道:“桂公公,我……在下……(他先说了个“我”字,觉得不够恭敬;想自称“晚生”,对方年纪太小;如说“兄弟”,跟他可没这个交情;若说“卑职”,对方又不是朝中大官,自己的品位可比他高得多,急忙之中,用了句江湖口吻)
这一段,非常仔细地解说:
——“我写书,每个字都斟酌精细,并非随意下笔”
1.1 六个中文字的一句对白,用了40-50字的解说!!!哈!!!
这个原来应该作为旁白的心理描述,为何金庸选择突兀的放进括弧()???
(“你爷爷的,这些括弧,并非我的写作部分,是写作的肿瘤:专供 “叵测” 书评家参考)
2.2 那么,各位看之前几个长篇的对白,是否有类似 “欲言又止” 处理(尤其是张无忌),而我们是否能够猜度出角色的内心 “挣扎”???
3.3 原来,“在下”一词,在金庸的心中,是 “江湖口吻”(咳咳,我没有追源,最近用了几次,我也进入江湖一类了.......完蛋)
4.4 马的,吴应熊一句话的用词,可有这么多的说法,效果可以分别这么大.......高级对白啊......层次复杂无论......
对的,金庸的对白,除了误导读者、心口不一之外,还出现多层面的考量
——这个多层面,不同身份,说话的用词不能一样(古今中外,每个人都有长辈、老板、员工、学生等等的复合身份)。 ——表达了官场更复杂微妙关系, ——吴应熊手段了得(但终于败在韦小宝手里:无英雄败在伪小鸨手里,......呵呵.......)
韦小宝笑道:“这位师傅的武功了不起,这么一下恶……恶……恶虎拦路(他本来想说“恶狗拦路”) 索额图笑道:“这小尼姑在庵里想男人,要逃下山去嫁人,你瞧她脸上春意荡漾,媚眼一个一个地甩过来……”突然想起韦小宝是太监,不能跟他多讲男女之事,以免惹他烦恼,说道:“这出戏没什么好玩。桂公公(他二人虽是结拜兄弟,但在外人之前,决不以兄弟相称)........
还有几个例子,可说是教你写小说对白.......
向方怡道:“我须得出去瞎造谣,说这瑞栋跟你们沐王府勾结,好老……好老……方姑娘(他本来想叫一声“好老婆”,但局势紧急,不能多开玩笑,以致误了大事,便改口叫她“方姑娘”)
还直接跳出来,更正大众历史概念(可能是针对那些批评他写的历史不正确的鸿儒,是吗?)
周武王做了皇帝。(韦小宝自然不知道,那时候还没有皇帝。)曹操这大白脸奸臣是怎么做了皇帝的呢?有一出戏文《逍遥津》,曹操带兵逼死了汉什么帝,自己就做了皇帝,他手下大将有个张什么、许什么,都是很厉害的。(韦小宝记错了,曹操没做皇帝。)
查皇帝一词,是秦始皇开始,自称 “始皇帝”,皇帝一词的始作俑者
——他把皇和帝两字连在一起,以彰身份比过去的皇、和帝都要高等。
韦小宝忽然想起,曾听小皇帝说过,满洲太祖皇帝当年立了四个贝勒。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韦小宝当然记不清四个贝勒的名字。)
“不要攻击我的历史准确性,这是小说,各位老大!}
影射文学????
(大人:文章中说的是宋朝,其实是影射大清,顾炎武盼望台湾郑逆统率海外叛兵,来恢复明朝的土宇。)
“这是影射嘛,我就是这 “样” 写小说的,呵呵”。(后来在《笑傲江湖》后记,强调:影射小说,经不起时验,人性,才是长春的题材:比如爱情啦、漂亮浪漫的爱情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