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江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江湖
楼主: 亨利余

《天龙八部》 金庸武功 —— 古希腊的逍遥学派 VS 天龙八部的逍遥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aolinpai 于 2011-12-7 09:19 发表
佛祖提醒所有人:不要被名相所误导。但没有反对名和相——名实相符,圆机活法。
佛道不灭一切法,而是“一切法都原封不动”,法法皆妙。


嗯,这个需要时间参......圆机活法。

法法皆妙,倒是有所感悟。正如“冲之为用”,能容万物也。万物皆妙,只在是否如盈盈般知所感应。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3-4-22 13:44 编辑

解释一下我读书的方法,多多指正————————
金老写武侠的文字,我分四个层次来消化:


1.1 记者金庸直击报道:这是事实部分:
就是现场行为描述,刀来剑往,直接的现场结果
——这是可信的部分,等于是在我们眼前发生的事件。
——这是单一角度、表面事实的描述:金庸可以后面的事件,再补充另一个角度,推翻这个表面现象
目睹事发经过,只能是、最多只有80%可靠。

但这是我们作分析唯一的依靠,金庸另作补充,我们只能跟随(然后骂娘)。


2.2 记者金录取口供:角色对话,就是角色想别人知道、引导听者的语言
角色的直接对白、表达他们的感觉。
可以作为参考。
但正如 真实生活 听见的说话,
——这些对白必然带有主观成分,他的感觉:虚竹、游坦之的话,能信多少??
——很多对白根本就是谎话:丁春秋、段正淳极度不可靠。段正明从未到中原,他嘴巴的北乔峰南慕容也不能相信
——或者干脆就是角色被骗
需要对照1.1描述的行为作参考,来辨别他有没有骗自己和骗我们。
(我女儿说不见了手机问我借钱,我就不相信了....哼.坑爹!!!需要调查!)


3.3 旁白: 评论员金庸的意见
等于我们看电视评论
——是第二手资料(可以是谣言、误导,比喻)尤其是描述角色的心理转变,不可能是真的。
这些只能作为参考,需要印证角色的行为:旁白说AA很爱XX,但行为上却是握着另外一个女孩儿的手,那么,他在说谎。(通常是金庸加强现场气氛,催动我们的情绪的文字,需要小心金庸误导我们,就像商品口号代言人的介绍语。)


4.4 回忆、转述、独白:
这个可以完全虚构、说谎、捏造、误导
——都是一面之词。
等于我们看历史书,作者不同,立场不同,历史记录也就不同。
难辨真伪,唉!

金老就是利用这4个层次的可信度,制造各种悬疑、冤案、假案、假名誉、误导、美化故事等等等等。





举些例子:

北乔峰,南慕容
(之前在大理,通过“可信度高的人物”如段正明、段正淳提及赫赫有名的“北乔峰、南慕容”,于是我们的潜意识就认为这个是真实的出名人物。但在金老的系统,这是他特意的误导:属于“没有事实根据的传说类别”(没有直接描述两个人的具体事迹符合这个传说。)
——慕容博攻击崔百泉和黄眉僧:属于转述,可信度不是百分百。而且,并非慕容博赖以成名的事件。我读书时,就把这个归入“江湖传闻”类别,不作为衡量慕容博名气、武功的因素。



按照上面的分类,“北乔峰、南慕容”是属于:没有事实根据的传说!
于是,我不断在书里面寻找直接发生的事件证明这个“传说”—————— 但,我没有找到任何“现场发生的事件,可以证明这个传说是真实的”。
而且,“北乔峰”可能是说乔峰是最大帮会的老板,不等于他是教育家(教不了阿紫)


警觉性很高,非常主动的人
——因为,乔峰无锡一出场就是“测试慕容复(其实是测试段誉)的武功”,不能说是英雄行为(对照段正明处理段誉,连稚女锺灵都不会盘问,认为有失方正大气和身份。那马乔峰是“不够大气”。我叫做:“可以理解的办事诡计”类别。


灵活办事、领袖魅力
然后,施行诡计抓住全冠清(无论任何伟大理由)来平服内乱。
然后代犯事的帮众受戒刀。

两者,都不是“行侠仗义”的范畴,无论如何英勇,都是处理私事,不符合“侠”、“英雄”的名誉。
代受戒刀,是“领导争取帮众认同”的手法,是好事但不是行侠仗义(是管理的策略:处理丐帮内部关系的行政手法。)
三大功劳七大XX的,只有旁白。我们都没有看见过,只是金老扮作记者翻阅历史的“传说”。


—— 没有见过乔峰“英雄大气的行侠仗义”事迹。


主观
然后,他为慕容复分辩,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
说出来的实例,都不是慕容复的行为。
是乔峰看见慕容复的属下一些无聊透顶的胡闹事件:担粪平民坳气等等的无聊事件。
—— 这个说辞,不可能证明任何东西,不能证明慕容复的人品。

慕容复与下属,两者 毫无 人品关系。
这是乔峰误导帮众!

无论任何理由,这些说话不能证明乔峰精明。

——这个说辞最善意的理解,可以视作:制造理由争取时间,查证慕容复杀人的证据。
——他是 “一个小心处事的人”,但 不达到 “出色英雄北乔峰的行为”。)


一个硬汉,
然后就是他处理所有武林豪杰对他的指控!
辞职、还打狗棒等等等等,他是个好汉。
仍然不达到 “北乔峰是英雄” 这个名誉。


—— (这部分是过分的要求)在现代管理系统,他作为帮主(CEO),即使不愿意、即使面对大量敌意,他都必须留任。交出权力,做好所有移交手续,在监察下完成必须的工作(比如一品堂的约会),才能离开
—— 不管有多大的群众压力,这是必须完成的责任。
CEO,不可以说辞职就可以一走了之,所有现代管理人都知道辞职后的交接期是多么难堪。








慕容复?
南慕容的名气如何得来,表达慕容复有什么特点?
和乔峰的例子一模一样:无法证明。

黄眉僧、崔百泉说的,是他老爹,不是复哥哥。

而且......
我们说:XX很出名,
可以是:他出名骗女孩子。
也可以是:他出名脾气臭。

我也是不断在书里面找 “南慕容” 的定义、属性是什么.......也是不能找到。

后来知道李延宗就是他,哈!不能算什么英雄行为(见到表妹不敢现身:自卑)。

到了万仙大会,他表现是什么?
不能全面照顾整个局势(就是不能压场),
每次出现意外(他的意料之外)都令他忙于应付
——对比乔峰杏子林擒全冠清,慕容复触襟见肘:很勉强。(当然这是金老特别铺排,令他表现不够好)


然后说到“西夏招亲”,我在之前的帖详细描述过了:
结论就是 “斗转星移”,浪费生命 浪费时间。

因为他在太湖长大,捞江湖可以丰衣足食,不想放下身段 “求亲”,需要属下的一再催促
——这些属下跟随他,当然是希望一起飞黄腾达,每人管理一个太湖做食邑嘛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3-4-22 14:03 编辑

“莽牯朱蛤” 释名:

莽:鲁莽
牯:初生的小牛
朱:红色
蛤:蛤蟆。蛤谐音 “革”

于是变成:鲁莽的无知小牛,朱红色的革蟆

金老用大量神农帮的人物......
说一大堆朱革(蛤)如何庞大如牛、如何 伟 大如牛 ,如何万毒。
令段誉听见蛤蟆叫声时,非常恐惧(也令我们非常紧张)。

然后,段誉见到朱蛤是小东西,哈哈.......

然后,现场直击报道:
段誉被闪电貂僵化,
又亲眼看见红色的革如何毒死闪电貂,令读者都非常恐惧
——担心 “被闪电貂毒害而僵硬” 的段誉,快要给朱蛤毒死了。

然后,滑稽无比的,这个蛤蟆走进段誉的胃,给消化了.......

这个场景,象征锺灵(中华之灵智)闪电刁钻的智慧,
——其实令段誉这个民众僵化
(“单靠灵活说词处事,以图蒙混过关” 这种传统思维,变成僵化的信念:每次遇到挫折,就用灵活的嘴巴乱说过关。)

所以,一旦有真正危险(红色的蛤蟆制度之毒)出现,就无法反应
——刁钻的嘴巴令段誉这个民众僵化。
——刁钻的嘴巴,又被蛤(革)掉性命。

但是这么毒的红色蛤(革)蟆,如果能够消化,对民众其实是有好处的:
后来段誉就凭消化了蛤蟆的(红色的革蛙)命,可以抵抗风波恶中的“丐帮草根仁义的毒”。
又可以抵抗西方外国悲酥风清 “北苏疯清” 蒙蔽眼目的催泪弹。
(背面的苏联,疯狂的清廷)

消化过的朱蛤(革)的命,是对民众有好处的。
而不消化的朱色蛤命,就是万毒之王 
—— 只听传闻没有亲身目睹、而不消化,就是巨大或者 Great 的朱色蛤命。
万毒之王!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3-4-22 14:10 编辑

在《天龙八部》,其中一个命题、主题,就是 ——

“对错,需要锁定参考点”:“对错:是相对的”
乔峰是对是错,看你站在宋人的参考点,还是大辽的参考点(还是在西夏、大理、女真)。
乔峰的死,就是“情况已经改变,参考点没有变”,从忠于丐帮长老,转到忠于辽皇,参考点都是:忠于老大。
然后到 “宋辽冲突”,既不能忠辽皇,又不能忠宋友!
彻底粉碎他的唯一的参考点(只能忠于老大:山寨版仁义),咋办,如何解决?

他是杀手,解决问题只有一个方案:杀人
杀谁?

.........
他自己!
问题解决了!!
我,乔峰,还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辽人的血统,令他不能选择做宋人。
——自己不想做,宋人更无需理由排斥他、歧视他、攻击他。





韦小宝的参考点
韦小宝就把参考点定在:
——我是一个人,皇帝是个 “有权令我死的人”,
——师父是关心我的人
——都是选择性的追随。
选择的原则:对我更有利的方案。

参考点永远是 “自己”,不是别人、不是理论、不是教义、不是道德!
小宝不管.......
——不管他是皇帝师父流氓妓女大将俄皇汉奸神尼,
——不管她是八个老婆、不管她是阿珂.......
参考点,还是自己!

独孤小宝剑法:没有剑的剑法
——这个就是典型现代人:我不知道他是对还是错,只知道每个城市都有大把大把的这种人。)
——典型:并不等于是对,也不是等于是错。
“典型” 是一个现象:客观的现象。锁定参考点才知道典型是对还是错。

(韦小宝是典型的狡猾的人:对于康熙师父神尼,他是好用的工具。对于郑克爽,他是魔鬼。对于他母亲,他是 “无法掌控的儿子”。)




对错,在现代世界(金老的天龙),没有固定的定义
—— 对错,是个相对的概念

——对错相对论
这是金老在60年代的发现(可能是二版70年代时的发现,我没有核对报纸连载版是否这样)
这是在香港这种多民族文化碰撞下出现的 “多种道德观冲突” 所领悟到的规律
—— 对错,不是绝对的



《天龙》的真相:
天龙唯一的真相:就是 “金庸希望我们知道的现场动作描述”
(只是动作,不包括金老描述的心理变化)

小说里面其他从任何嘴巴出来的,都经过角色的化装、扭曲、变异
(包括金老在旁白的 “人物心理变化”)

在真实世界,真相永远不会出现
——只能见到现象,但是,现象并不等于真相:
——我在现场,只能用一对眼睛看见表面的、一个角度的现象,不能 “看见” 各人心里的动机、想法、阴谋和目的。世界上也没有人能够看见。
——任何专家重组现场,都是接近真相,并非真相。

我们只能看行动和现象,判定结果。
但是这个结果与真相,不一定有关系、不需要有关系、可能有一点关系。





对于金庸,这也是他每天面对的工作:思考到底新闻的片段,到底有多接近真相(他知道永远不会知道真相)

[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2-4-13 11:41 编辑 ]
发表于 2012-3-26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哉。对错是两边,不是中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aolinpai 于 2012-3-26 13:23 发表
善哉。对错是两边,不是中道。



中道,大概是 零 位?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尝试 天龙解构:

《天龙八部》释名:
佛说法,八部听法。

原文...《释名》节录:
[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里没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

[释迦牟尼说法,说“四念处”,阿修罗王也说法,说“五念处”;释迦牟尼说“三十七道品”,阿修罗王偏又多一品,说“三十八道品”。]
[佛经中的神话故事大都是譬喻。]



永远存在的各种人类性格
八部是“人与非人”:各有性格,各领风骚、但永远互相争坳。

那么,八部的故事,象征人类不同的性格,世世代代不断重复
—— 八部这些性格,在世间是永生的,或者说 “人类的各种性格,都是永远存在”

大概是:
人类社会世世代代,都是由各种性格类似的人组成,永远出现、永远争坳、永远需要听法.......
于是,人类社会,也就是永远在学习佛法、永远在更新、永远产生矛盾、永远无法完美无法圆真、无法全真。

至于八部,是否可以概括全部众生性格,我觉得并不重要。
每一个部的特性性格,是否完整体现,也不重要。



永远存在,好坏同存
这个故事,没有表达 “听佛的目的”,是否去除各自的“弱点”。不过,在人世间德众生,各种性格特征、优点缺点永远存在。



听法的成员分类
听法会议出席各方的分类 - 永远存在的众生,包括人,和 “非人”:

释迦佛:
说法者、觉悟者、智者、领袖、主人、楷模、英雄、信息来源

听经者:
八部(人与非人:各种众生)
他们崇拜佛。
他们接受讲经。




天龙八部,就可以理解为:永远有矛盾又各有出色的、不同性格的人性........
书的含义,如果金老按照这个含义发挥,应该是:几个主角的特点(优点缺点),永远存在








而三兄弟的结拜,就不是佛经里面包含的概念。
可以、应该视作:金老认为这几个性格需要互补、结合、组合,达到更完整(不是完整)的组合。
目标:理世



大概,可以从这个角度看看他们的特点如何互补........

[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2-4-2 18:46 编辑 ]
发表于 2012-4-9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龙八部,世间众生之缩影。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龙八部》的楔子一章

在三部曲花了大量篇幅,才突然发觉,金老的楔子部分,是全书解构、结构的钥匙。
—— 唉,发现的有点晚,以至《天龙八部》的解构,虚耗大量篇幅。

希望不再走火入魔,尝试把楔子部分的几个符号、象征分解一下,作为全书解构的基础吧。


这部分,重复出现的元素:无量

无量寿佛,阿弥陀佛

无量的佛学解释,书中有引用,与《天龙》主题相关,值得一探。

(段誉)佛经有云:
‘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这‘四无量’么,众
位当然明白;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
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怨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无量
寿佛者,阿弥陀佛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无法阅读原版深奥佛经,也不一定与此书有关,从略)

按段誉的说法,四无量:


无量与乐之心为慈
无量拔苦之心为悲
无量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
无量于一切众生舍怨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


这些句法,应该是梵文原句的结构,可能翻译时不便更动,以致较艰涩,读来,像生硬的英语。这是印欧语系的句法结构,覆盖印度到欧洲地区。

四无量:无限量的 “慈悲喜舍” 愿望





无量深渊见玉像
段誉掉进无量山的深谷、深渊,看见玉像,对弈的棋盘,水晶窗看到游鱼,逍遥子,琅缳福地,北溟神功、凌波微步,镶玉石的剑等等。

这里重复出现,都是与愿望欲望有关的东西:
  • 逍遥—— 心灵自由,愿望无阻,驰骋万方
  • 玉像—— 欲想;美丽的欲想
  • 棋盘—— 对弈双方希望胜利(争胜欲望)的游戏
  • 水晶透明窗看鱼—— 鱼望......欲望;还包含 “看透” 欲望的暗示
  • 琅缳福地—— 希望收罗所有武功秘笈的地方、但空无一物的地方。未达成的欲望

那么,洞外的穿透剑身所镶嵌的玉石:奸谋穿透的欲望?
那需要具体文字推敲了.......晚上查原文吧

........这场戏,还有其他很多符号,暂时如此吧........



无量和欲望
两部分合起来,都是在说愿望、欲望。
—— 而且是:无量
同时,无量深渊的玉像,洞里面有渔望的窗
—— 欲望之窗



OK,那,从这一章的符号,暂定:
金老在《天龙八部》主要探讨的是:欲望
而且,
——是无量的欲望深渊

[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2-7-4 19:4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3-4-22 14:29 编辑

扫地僧的角色功能

从楔子的 “四枯四荣,不枯不荣,亦枯亦荣”,
无量山 “无量欲想” 的主题,

看看扫地僧在《天龙八部》里面,到底想传递什么信息。




人之将死,其言亦善?
扫地僧要慕容博和萧远山死掉:“死”的时候,他们无言,无机会发言。

但是,慕容博和萧远山,他们脑袋想到什么?
—— 花了30年追求的梦想(复国、报仇),无法成功
—— 生命也没有其他东西成功过,因为时间都放在这个梦想
—— 即使在丰富资源企业30年,但是什么收获都没有
白活了吧?
什么都晚了吧?!




梦想........单一的梦想
30年,即使达到一个梦想,值得吗?
——值得牺牲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其他生命目标,单单为一个目标而活?
——只有单一目标的生活,和动物一生追求猎物果腹,有何分别?
——伟大的慕容博、精彩的萧远山,一生只能追求一个目标到死?

值得么?




金庸上帝给出的答案,通过扫地僧给出的答案:
(金庸特意界定:扫地僧并非少林和尚,不念经不做功课,只是办事僧:杂役一个。)

追求佛理!



扫地僧的佛理

佛理,在《天龙八部》里面,指的就是楔子部分提出的佛祖终极境界。


佛祖终极境界就是:
四枯四荣、不枯不荣、亦枯亦荣,非假非空。

—— 拥有各种愿望的生命。同样,也是 “可以脱离各种愿望的生命”
—— 能够掌控各种欲望、平衡各种欲望的生命

达到的境界:
—— 能够自我掌控欲望的生命



自由,你是谁
能够自我掌控欲望,就是得到自由:生命的自由、灵魂的自由......


从自我欲望、自我禁锢中.......
—— 得到自由的生命



生命:
—— 不是单一目标,常 ‘住’ 在单一欲望的生命
—— 不是牺牲自己全部生活,只为单一目标的生命
—— 不是牺牲下一代生活,只为自己单一目标的生命
(老萧陷害儿子萧峰,老慕容不育阿复但要求他复国——令两者 都失去生命的自由)

应该是:一个灵魂得以终极自由的生命



这就是金庸上帝 在楔子一章给出的答案
扫地僧出场,就是携带金老这个答案.......

—— 人生的、个体的、灵魂的.....终极自由.......
“四枯四荣,不枯不荣,亦枯亦荣。非假非空。”






萧峰,你太刚
对于萧峰,扫地僧的应付方法,并不硬碰。

因为,他还是 “天下至阳至刚”(金老的定位)的降龙十八掌,仍然深陷在名相之中,正值至阳之年
—— 无法渡

正如扫地僧30年前也不会去渡慕容和老萧。
正如扫地僧要他们两个 “死”,然后才能度。
——不 “死”,无法度。




萧峰,你看见了吗?
目睹老父死而复生,萧峰,你观察到什么?看到什么?悟到什么?
你,有时间思考、能够思考这个死,和这个复活的意义吗?
你,曾经是丐帮帮主,是否像完全没有读书的铁头人、游坦之一样,无法感应?


[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2-7-9 16: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2-10-10 19:33 编辑

解构《三部曲》,大概也到了尾声(希望不再有新发现.......唉),看来找到更多解构金庸之笔的钥匙(暂时觉得有几把钥匙,但他太复杂了)



强烈的权力欲望
在《倚天屠龙记》后记,金老提出:张无忌没有强烈的权力欲,所以让朱元璋得以成功。
——权力欲望:还需要是强烈的。

从新审视整个《天龙八部》,先从巨大的楔子、无量(已经说过)和枯荣开始。
我认为,《天龙》的楔子,就是第一卷(五本里面的第一本):
——也就是段誉离开大理之前,全部都是楔子。


楔子主题:探讨达到无量、达到枯荣的欲望
这个巨大的楔子,发生的事,都是在大理境内:无量山、崖、渊、洞都在大理。
——大理无量欲望:无量欲望的大道理

首先出现的是无量山解释四无量:
——这个在69楼探讨过

但,段誉没有说如何可以达到
.......如何达到四无量???



四无量的欲望动机
四无量结论是:
佛理鼓励四个无量行为。
——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要达到四无量的行为,需要有 “欲望”:
——“令众生达到快乐” 的动机(欲望)





无量高峰无量剑,无量深渊无量洞
段誉接着,就从无量的高峰,堕进无量的深渊。
从高峰到i深渊,看欲望百态。

哈哈,深渊还不够深.......金庸上帝命令:
再下梯级到水底,一定要深深深的探讨欲望!

终于,黑暗摸索后(呵呵).......段誉见到
——美丽玉像,珍珑、北冥、琅缳福地、透明鱼望
——美丽欲想,棋局争胜欲望、吸收资源的欲望、狼獾拥有切(武功)的欲望、透明窗看透欲望
(美女控制断欲叩首千次的欲望,美女消灭逍遥的欲望.......)



欲望的大道理
于是,场景:金庸安排在大理:大理的欲望
——欲望的大道理

楔子安排的主角是:段誉
——断欲之人:因为家族丰厚资源,段誉从来没有争取任何东西的欲望。
(段誉就是郭襄的续集:襄阳新一代。留贻襄女,金庸在神雕已经提醒:要我们留意襄女的身心发展!金大侠啊.......)

这里希望 “诱发” 断掉的欲望:拯救这个断欲的书呆子(后来,大结局救萧峰的段誉不再书呆子,所以选择不干预慕容复?)



主题的隐晦性
在心理学的范畴,欲望充盈在所有生物的每个言行,无处不在。
——无处不在,以致不发觉 “欲望” 的重要性(?)
——在农耕民族,传统是 “集体欲望压抑个体欲望”:压抑欲望,斥为 “自私”!

所有坊间的 “仁义”,都是压抑 “私人欲望”,因为要服从上级、集体欲望
——要为门派、师父、郭家、民族贡献个体的所有。为 “君父夫兄”,牺牲自己的欲望。
——要像关老二云长一样,全心全意为义兄贡献自己:关神,江湖高人(上面的人)都奉为圭本,无论黑道或者白道。



压抑欲望: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八德,在历朝极度宣扬下,被过分执行,变成 “绝对不能违反” 的项目。
过分执行的八德,就是 “扭曲欲望” 的培训课程。
过分绝对后,扭曲培训后的个体欲望,结果,
——出现郭靖的不用思考,坚守襄阳。
——远桥翠山无脸再活、宋青书纪晓芙被杀、周芷若韩林儿穆念慈盲从。
——令狐冲郭靖盲从义兄、桃花岛徒弟盲从黄药师。
——历史上,风萧易水荆轲及所有刺客、岳武等等都被宣扬、被葱白成伟大的英雄、典范。

这里强调的是:过分和绝对
——正常的  “君父夫兄”,没有错(虽然也不能界定是 “对”),错的是过分和绝对



有欲望,“是羞耻”!!??
于是,这个过分和绝对的概念,进入江湖的潜意识,绝对化成为信念
——信念就是:不能讨论、无需研究,必须执行

在八德的信念下,所有个体的 正常需要,必须牺牲,否则:
——无道德!!
“羞耻”!!!!
(于是郭襄变成小东邪,令郭靖非常头痛)

在乡村里,更随时变成死罪,无人反对.......无人敢反对!
(除非有良好的关系:与村长族长的良好关系。郭靖父亲要砍郭腐的手、要隔离郭襄)

超过一千年几百个世代,代代相传,这个观念进入所有人潜意识变成呼吸一样:“忠” 就是生命
——八德的过分执行、盲目执行,就是《倚天屠龙记》里面,大量例子探讨的题目:宋青书杨不悔周芷若韩林儿张翠山殷素素
——广义的说,所有江湖人物都是八德 “过分执行” 的牺牲品:遇到番邦必败,导致百年厄劫难的因素殷素素。



无量欲望开始,到四枯四荣
字数太多,言归正传,看看金庸用什么方法阐释生物一定有、必须有欲望。
——没有欲望的样子:郭襄和段誉(郭小姐如何引发灭绝世态,请看《三部曲》的帖

他引用佛祖 “四枯四荣” 的概念。
——‘枯’ 是客观现象,‘荣’ 是主观愿望/主观欲望:主观与客观,两者同存。

佛祖最终达到的境界:枯 和 荣 都同时存在(同时拥有)。

要做到 “非枯非荣” 的境界。
——不偏向 “有”,也不偏向 “无”,更不会 “半”!!!
(不会 半心半意。段誉在半枯半荣指点下的六脉神剑,就是 “时灵时不灵”)
粗略的解读:任何事,必须全心全意,不能半心半意

目标是:要达到 “平衡” 的生命。


也是 “非假非空” 的境界
——不是 “假意”,不是 “不存在”。
——“假”:假意的 “有” 或者 假意的 “无”(自我欺骗)。
——“空”:当作不存在:把 枯 或者 荣 当作不存在。






引用原文和尝试注解,仅供参考:
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户那城婆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
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
“四枯四荣”,

这里注意的是:
是‘一’,不存在 “半荣” 或者 “半枯”,不能半心半意,下面更清晰的说明 “一整个” 这个概念


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
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
双树意为“净与无净”。

这里说的 “常与无常”,就是 “有常 与 无常”:没有中间状态,只出现 “有”,或者 “无”
——其他的 “乐”,“我”,“净” 等类推



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槃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

常:稳定。无常:不稳定。
乐:快乐。无乐:不快乐
我:有我和无我
净:有净和无净。这里强调的是:净,并非静。是清洁、纯净。
“有” 的状态和 “无” 的状态,是人生必经。(有钱无钱,有事无事,有困难无困难,有快乐无快乐,有悲无悲等等等等)




涅槃:从各种灾劫中释放出来(从各种困境中回归自主的舒泰状态或舒泰心境/不受任何客观世界影响
(涅槃,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

涅槃本相:主观上要做到的涅槃(自选目标的最高境界):就是非枯非荣的平衡状态

世相:客观世界的情况
——客观世界是 “不稳定而常变”:无常。
——客观世界令人不乐无乐。
——客观世界令 “我" 需要作牺牲。
——客观世界是不纯净(事物杂驳,不能专注。不能干净。)



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枯荣大师数十年静参枯禅,还只能修到半枯半荣的境界,
无法修到更高一层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是以一
听到大轮明王的话,便即凛然,说道:“明王远来,老衲未克
远迎。明王慈悲。”

心不常住:非枯非荣,亦枯亦荣
长期停留在枯的状态,不对
长期停留在“非枯”,也是不对
——两者都是 “不平衡的生命”,需要避免。
(慕容博和萧远山:只停留在 “复仇” 的状态。段誉虚竹长期停留在 “无欲、去欲” 的状态。两个态度都是不对)

——要到能够主动避免长驻一个状态(佛学里面 “住” 的概念):
——是为平衡的生命。
——是为平衡各种 “有” 和 “无” 的生命。
要做到 能够主动 改变不平衡的状态。



严肃正视欲望:不拒绝、不掩饰
欲望,不但要平衡,还需要直接面对:不否认,不掩盖
——直面 “欲望”

假:掩饰
自我制造表面理由,掩盖自己的真正意图。
(这里强调:自己。不自欺也)

空:否认(拒绝承认)、无视、排除
——这里重复了四枯四荣各树的 “必需存在”,不能空。

虚竹和段誉就是排除、无视、否认自己的欲望
——这里强调的是:自我否认(不面对、不承认、不照顾自己的欲望)





枯荣大师的半枯半荣,就是半心半意:于是,半心半意的要段誉 “自学六脉”,于是段公子每次运用都是半心半意,造成半灵不灵的现象。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8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   

禅师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   

三界皆苦,谁而得安?   

经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   

禅师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   

三界皆苦,谁而得安?   

经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出自金庸《天龙八部》

亨利兄深论,好耶!!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2-10-10 18:58 编辑
纵马江湖 发表于 2012-10-8 19:45
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   

禅师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   

谢谢纵马兄!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10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金庸也抄书,有些理论他自己是悟不出的。

“禅师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用来比喻亨利兄的文章道还贴切些,

由其是“禅师悟真,理与俗反”亨利兄“禅师”也!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亨利余 于 2013-4-22 14:57 编辑
纵马江湖 发表于 2012-10-10 19:08
呵呵,金庸也抄书,有些理论他自己是悟不出的。

“禅师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用来比喻 ...

纵马兄太过奖了,真的不敢、真的不敢!
巨汗!!

但纵马兄引用这一段,令我睡不安宁。

先把内容压下,只看用字的方法........

枯荣的一段,全部用 具体的事物 来说明一个概念:
——树,枯、荣

全部眼睛可见。
——全部有清晰的含义:没有中间

(可惜的是:“非假非空” 这句的 “空” 和 “假”,很可能是翻译吞掉了部分表述。我也找不到出处,无法证实:会尝试找英译本......困难。这是《神雕》汉语创寒玉床的神奇功劳:缩简字数练功特快。)




重复这段话:
童姥喝道:“呸呸,胡说八道。你武功低微,处处受人欺
侮,好比现下你给我封住了穴道,我要打你骂你,你都反抗
不得。又如我神功未成,只好躲在这里,让李秋水那贱人在
外面强凶霸道。你师父给你这幅图画,还不是叫你求人传授
武功,收拾丁春秋这小鬼?这世界上强的欺侮人,弱的受人
欺侮,你想平安快乐,便非做天下第一强者不可。”

虚竹念经道:“世人长,处处贪着,名之为。禅师悟
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三界皆苦,谁而得安?
经曰:有皆苦,无求乃。”

那么,达摩段里面的:迷、贪、无为、形、运,这些虚字,具体是什么含义?
——不能用含糊的概念思维,必须具体。背诵书,不能治学。





它们都不是具体的词语,于是,要说,必须先说好定义,
而且,这个定义必须有清晰的边界。
——否则这段话就成无意义的一堆字:

贪:
拿取多于正常需要。过分的欲望。
要量化什么是 “多于”,什么是 “过分”(一餐喝十斤酒:贪酒?浅尝,正常,不是贪)
  • 但我们是否把正常的需要,描述成为 “贪”?凡是需要都是贪?
  • 还是,10斤酒是浅尝,10.5斤是酗酒?
  • 谁定标准?你的我的他的?道德的?法律的?

迷:
有目标而失方向(没有目标出游? 是冶游,不可能迷路:张无忌)
  • 当我们被骂为 “迷”,他们知道我们的目标?
  • 我们自己又是否定好目标?
  • 没有目标、没有路线,如何谈 “迷”)

无为:
不争取,但没有说 “不想要”。欲望是有的但可以控制。(“无为” 并非不要:无为不主动抢钱,但需要钱。)
(于是,很多人变 “宅”,“我” 无求:但要别人供养。段誉什么都不要,但必须老子供养:做老子,苦。)

形:
表露出来的现象。
(有诸内形诸外。若没有订定目标,根本脑袋还未启动,如何可以表露什么形?)

运:
并非人为安排的事件。中性的描述是。
——善用的意外事件。
(西方的 “有危才有机”:于是他们竟然制造危,呵呵)

不懂得善用,没有运。错用误用歪用:意外变成灾难。
  • 什么都不干 “无为”——等运。
  • 不善用意外事件——“倒霉”。
  • 意外出现,脑袋未动——“无运”。)


另加一个:
求:
求别人还是求自己?........呵呵,已经很明确:
——求自己,乐(想起买iPhone就乐)。达到求,更乐(买了爱疯回来,更乐)。

需要用到 “求” 来形容、求别人,不乐,双方都不乐。
老板只需要吩咐我,我就要做,他何须求我?、
他乐。我?呵呵,咳咳.......可能乐(收工资),可能不乐(无奖金)




以上的定义,只供参考。可能每个人了定义不一样,但无需一样。
万一与别人的定义冲突、与别人的边界冲突,苦!!!
沟通,就是从这些定义开始。

如果不能自己确认、界定那些定义:划出定义的边界,那么达摩说的是毫无意义。



四枯四荣,常达欲望:常乐
做到 “四枯四荣”,掌控自己的欲望,有为的达到目标,无需外求,已经常乐。
——因为,欲望可以由自己控制。
——而“控制” 本身就是乐。
——专心一志,欲望可以达到,再乐。
乐上加乐!如何不乐?

没有去掉过任何枯荣的树,没有去掉任何欲望
——只是 “没有出现过分(贪)” 的欲望、不平衡生命的欲望(慕容博?)。
——平衡合理的生命,控制合理欲望!

法律:限制、惩罚不合理、过分的欲望。
——宋朝,用道德限制欲望,但没有界定 “过分”。所以,郭靖无法教育、启发国腐和郭襄。
——法律,用清楚的文字,界定什么叫做不合理、厘定 “过分” 的边界。(如果不清楚,律师吵架到清楚为止)






这一段达摩的偈,是虚竹应对童姥的强逼破戒而念的一段(童姥在不见天日冰库里的地狱式训练
金庸这里是展示虚竹的虚:虚有其表的佛心。
达摩这一段,所有字眼,全是虚字,全部不是具体的事物。

——的确可以烘托虚竹的虚:虚竹嘴巴吐出虚的字眼。
(我觉得是金庸刻意的手法:无意巧合的机会很少)

正如上面所说:
不同的人听见达摩的话,有不同的结论。
——因为,每个虚字,都可以有不同的定义。












叉开一笔,突然联想到虚竹名字的含义........

虚:毋庸多说,空虚的虚
竹:古人用竹子来象征人格、君子的 “直”,还有就是 中空的竹,“虚心纳言”

——于是,虚竹是虚的直,虚假的直(装扮成为直),只剩下硬直的一管木头。
——于是,虚竹拆解是 “虚的虚心”,虚假的虚心

他的心,是实的!唉.......
心实不虚,不能纳言
虚饰成直的一管木头


虚饰成直的一管木头,责任在何方?不懂世事的小和尚强装的直,只能归咎于他的父母师父:
——在他不知道 “直” 为何物,已经强制他一个 “直” 的假象:不犯戒,就是直。为何守斋戒荤?不知道!
——在他不知道什么是佛的时候,已经被叶二娘 “植入” 做佛的概念,直接、每天进入他的潜意识:佛的香疤
(就像《盗梦空间》植入概念:an idea define his life。)

这个概念,把他的生命 人工塑造(define his life:借用《盗梦空间》的概念,洗`脑的另一个讲法。)




地球为何多垃圾?
而叶二娘这个母亲,竟然是 “不知道会造成这个后果”
——因为这是她拥有的婴儿,可以随意在他的身心,刻上任何标记
(或者送他去学琴、画国画,先塞些 “他们不认识” 的东西,不给他们磨练 “自我选择” 的智慧、精力和时间,24小时不停的培训。)
——于是,他们 “懂” 得很多(像段誉口水战胜父亲)但不知道如何善用、不知道如何运用。
制造地球垃圾。


任何婴儿到叶二娘的手:先痛惜、后残杀。
——用爱来杀,效率特高。
看虚竹,虽然叶二娘已经死掉,但是,不用她亲手杀。
就是因为她 “高高兴兴的刻香疤”(或者送他去学琴),已经划定了虚竹整个生命线。
——已经扭曲了虚竹的一生。



不知道选择的选择:有选择无选择
一个婴儿被放在火车司机位,无知的沿着路轨驾驶,无法改道。
——灵鹫宫主人后改名虚竹子:需助自己。
——父亲玄慈主动选择 “要面子不做父亲”,母主动选择 “跟随情夫不做母亲”,大千世界唯有自求
——结果,心满意得的西夏驸马,不知道佛。
虚假的竹、虚假的空,令他从来没有 “知道佛是什么”


从来没有选择、不知道可以选择、也无法选择:
除了 “佛” 这个汉字,他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这个婴儿也不知道什么是佛。
——于是,他的佛心,是虚的佛心、是别人的植入的佛心。
——于是,当少林寺拒绝了他,前面马上没有路轨,火车随意闯。
——或者司机停下来(宅)。

于是,虚竹 宅 在灵鹫宫:变了 “灵柩拱”
——因为它,脑袋没有出现过 “选择” 两个字,不知道可以选择、不知道生命可以有别的选择。
仍然犹如婴儿,根据空白的数据库,无法作选择、不懂得选择。




有悟还是无悟
童姥的 “训话”,就是针对他这种虚假而不自知的直........被扭曲的 “直”。
——若非童姥需要他的协助(金庸的刻意安排),他已经绝(死掉)
——真实世界,童姥绝对可以用乌老大帮助,所以,虚竹应该已经死掉。
因为他 “虚假概念的直”,而且,不悟、无法悟。

因为,他不知道有悟,也就不可能、不会出现 “悟” 的念头!
——没有 “悟” 的欲望,不会悟
永远不会!


救萧峰,段誉问虚竹:你要什么心愿(有什么欲望)
——虚竹说:就按你的想法做吧(永远拥抱着梦箍的虚竹,没有自己的欲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江湖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Sitemap| 金庸江湖

hanxueqianhunxiao@qq.com

Copyright © 2004-2024 www.jyjh.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GMT+8, 2024-11-15 02:04 , Processed in 0.04270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