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5岁的查良镛进入小学,先是在住家附近的一所小学读完初小,高小时转入海宁县袁花镇龙山小学就读。
金庸的伯父、父亲、哥哥都是大学毕业,家中藏书很多,所以他「自小与书为伍,培养出喜欢读书的基本性格,加上长辈的文化修养好,家里房产亦丰,生活不愁,家人间的活动也很文雅,闲来多是下棋、看书……。」(金庸语)
如是,他不仅从小在学校里总是在学习上名列前茅,而且很早就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低年级时看《儿童画报》、《小朋友》、《小学生》,后来看「小朋友文库」;高年级时开始阅读父亲和哥哥所购置的邹韬奋先生所著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和他主编的《生活》周刊,及当时流行的新文艺作品,还有外国小说的中文译本,如海宁人郑晓沧翻译的《小妇人》、《好妻子》、《好男儿》等。
大约8岁的时候,他从家里的藏书中偶然翻出了一本《荒江女侠》,这是1920年代的著名武侠小说家顾明道的作品。翻阅之后,兴趣盎然,「想不到世上还有这么好看的书!」(金庸语)此后遂经常翻看武侠小说,从当代人书写的武侠作品如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和《近代侠义英雄传》,到古典小说《水浒传》、《三侠五义》、《三国演义》等等。由此,他爱上了古典文学,且直到今天仍然是喜爱古典文学作品甚于近现代的新文学作品。他认为,这是个性使然。
因为痴迷读书,而不喜欢游戏和运动,金庸幼年时身体较弱,颇让家人担心。父母设法将他带到野外,让他放纸鸢、骑自行车,但他往往只是不得已似的敷衍一下,乘大人不注意,又去读小说去了。这也是性格使然。
金庸手稿
流亡与磨难 |
成功与挫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