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查良镛由龙山小学毕业,考入嘉兴中学。
1937年7月,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不久,日军飞机不断轰炸嘉兴,学校不得安宁,校长张印通率领师生员工把学校迁至嘉兴北部的新塍镇继续上课。11月5日,20万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嘉兴全境均危在旦夕。张印通校长再次做出决定,领导20多名教师率领百多名无家和有家归不得的学生,开始流亡办学。
11月11日,嘉兴中学流亡团离开新塍镇,经乌镇、练市、余杭、临安、于潜(在于潜上课月余)、桐庐、建德、兰溪、金华、永康、缙云,终于在12月下旬到达丽水碧湖镇。开始尚能坐船,离开水路之后则全靠步行。每人带着自己的行李衣物,步行数十里,吃山芋杂粮、睡草铺泥地,长达一个半月的千里流亡中没有一个人掉队。不久,所有同学都加入了浙江省战时青年训练团,1938年7月,流亡的嘉兴中学并入由杭州、嘉兴、湖州等地7所学校组成的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
13岁的查良镛在流亡途中坚持了下来,到达了目的地,延续了艰难困苦的中学岁月。当时,他还不知道,正在他艰辛苦行之际,他的家园已毁于日军的炮火,一家人逃难到钱塘江对岸的余姚庵东镇,母亲徐禄患急性菌痢,因无医药而与世长辞。
千里流亡和战时学校,学习的条件、时间、效率等自然无法与和平岁月相比。不过,流亡的经历和家国的劫难,也让少年查良镛接受了另一种重要的人生课程,苦难的生活也给了他一份宝贵的馈赠,使他「此后一生从来不害怕吃苦」(金庸语),也使他对战乱流离的生活有一份超越当时年龄应有的深刻体验。
浙江嘉兴市
流亡与磨难 |
成功与挫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