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国重 于 2020-8-19 08:33 编辑
文艺批评 | 施东来:从《射雕英雄传》英文版到“秃鹫英雄传说”
施东来 文艺批评 2018-06-11
点 击 上 方 蓝 字 ,关 注 文 艺 批 评
内容摘要
由Anna Holmwood (中文名郝玉青)翻译的金庸名著《射雕英雄传》第一卷于今年二月底在英国上市。这也是这部作品所发行正式的英译本第一次在英语世界的图书市场上与读者见面,距1957年金庸开始在《香港商报》上连载这部作品已整整61年。
这次英译本由商业类出版社推出后,备受欢迎,至今已重印了七次。许多媒体曾惊呼小说中熟悉的武侠人物和武功招式被翻译成了奇怪的英文名字。这部作品究竟翻译水平如何?为了方便英语读者了解东方文化又做了哪些妥协?翻译策略如何让文学更好“走出去”?对此我们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生施东来进行了一次深度文本分析。
感谢《文学报》公众号授权转载!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从《射雕英雄传》到英文
版“秃鹫英雄传说”
文|施东来
1
这并非是金庸作品唯一的英译本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金庸已有三部知名作品被翻译成英语发行:1996年Olivia Mok翻译的《雪山飛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至2002年John Minford翻译的《鹿鼎记》(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分三卷出版,最后是2002年Granham Earnshaw翻译的《书剑恩仇录》(The Book & The Sword),也是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不难发现,这三部作品的英译本都是由位于香港本地的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大众市场上的流通量也不是很大,原因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翻译类图书多用于教学和研究,而且定价偏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的推出之所以受到了中英文媒体的普遍关注和报道,不仅仅是因为这部作品在华语武侠小说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因为这是金庸作品的英译本第一次被商业出版社选中出版。
本书的翻译安娜·霍姆伍德曾在牛津大学学习中文并取得中文系硕士学位,之后旅居中国多年。在翻译金庸之前,她已经翻译过艾米的《山楂树之恋》(Love under the Hawthorn Tree)、阿乙的《下面我该干些什么》(A Perfect Crime),以及其他作家的短篇小说。
早在2012年,安娜就已经决定要将《射雕英雄传》这部作品翻译成英文,她很快就找到了有合作意愿的商业出版社,也就是麦克莱霍斯出版社(MacLehose Press)。这家出版社与安娜的想法一致,也是想要通过发行价格较低廉的纸质本(本书售价为14.99英镑)来打开大众市场,让金庸这位华语世界读者数量最大的作家也可以流行于英语世界。据安娜在本书的介绍页中透露,麦克莱霍斯出版社已经买下金庸“射雕三部曲”(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的英译本版权,计划将这三部作品分成十二册出版,每年发行一册。今年二月发行的第一卷是根据金庸在2002年的“新修版”翻译而成,共395页,覆盖了原著的前九章,从“风雪惊变(Suddenly a Snow Storm)”到“铁枪破犁(Spear Splits Plough)”。
作者金庸
《射雕英雄传》这部作品从人物的名号、武功的招式,到其中的侠义世界观,无不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再加上金庸先生的文笔风格杂糅了许多南北方言、四字成语,以及文言诗词,可以说是现代华语文学中最难翻译的作品之一。在此之前,金庸这个名字在英语世界中并不为学术圈之外的大众读者所熟知,不管是谁来翻译,都必然要面对巨大的压力。
华语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是:那些千奇百怪的武功招式、人名地名,还有江湖哲学都怎么翻译?这种“中华性(Chineseness)”强烈的文学作品真的能被翻译吗?下面本文就从这些核心问题出发,对这个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和效果做出一些评价。
英国《卫报》借用了麦克莱霍斯出版社的说法,将金庸比作是“中国的托尔金”
2
《射雕英雄传》变成了 “秃鹫英雄传说”?
首先,最具争议性的就是本书的书名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 1: A Hero Born (直译:秃鹫英雄传说1:英雄诞生)。单看英文的话,这两个翻译并无过分突兀之处,只是作为以中文为母语的读者,我们时常都会不由自主地以“原文至上”的观念将英文又迅速在脑中译回中文,以中文的文化体系又去重新理解这个译文。所以这里的“秃鹫英雄”看似简单滑稽,但其实这种滑稽的感觉已经是我们在一来一往的双向理解过程中产生的复杂效果。如果由此就向不懂英文的中文读者解释说“射雕英雄”变成了“秃鹫英雄”从而让他们觉得翻译的质量不佳,那其实是很不具有反思性且不负责的行为。
其实,这个英文书名是安娜和出版社编辑经过一番详细商讨后的决定,他们还特地在书的末尾加上附录“秃鹫争议(Appendix II:The “Condor Controversy”)”来说明这个书名的来历和用意。“雕”这个字在中文语境中的指代意义较为笼统,泛指体型较大的鹰类,在英文中并没有意义特别重叠的词汇,再加上书中借成语“一箭双雕”来体现蒙古将士的英勇,不管怎么翻译,词义的流失和单字的拼接组词功能的削弱都不可避免。
安娜指出,中文字“雕”在一般情况下的确翻译成英文词“Eagle(鹰)”更贴切,但是故事中的黑雕白雕(以及后来《神雕侠侣》中出现的关键角色“雕兄”)的形体都比人们概念中的亚洲的鹰更加庞大,所以用“Eagle”的话会引起一些误解。这一点从金庸在书中对白雕的第一次描写就可以看出:
原文&译文
悬崖上宿有一对白雕,身形极巨,比之常雕大出倍许,实是异种。雕羽白色本已稀有,而雕身如此庞大,蒙古族中纵是年老之人,也说极为少见,都说是一对“神鸟”,愚鲁妇人竟有向之膜拜的。
(The white condors had made their nest at the top of the cliff. This pair were unusually large specimens of what was an extremely rare breed. The Mongolian elders called them divine and some foolish local women even came to pray to them. P.194)
除了这个翻译上的考量之外,附录提到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这个书名其实已经在英语世界的金庸读者群中被广泛使用,1983年香港TVB电视台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官方译名也是同一个,所以为了不给新老读者造成困惑,沿用这个约定俗成的书名是最好的办法。
3
用音译和意译来区分不同角色
与书名相比,《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名称则给了翻译更多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华语现代文学的英译,除非人名有特殊意义或者与故事主题形成某种关联的,一般都采用拼音音译。但是金庸的作品较为特殊,不仅人物众多,而且这些武林人士的名字或者称号都和他们的性格和武功特征形成一定的呼应,如果全数采用拼音的话,不仅容易因为“外文”太多而让英语读者记不住角色,而且也无法传递出原著人名设计的诸多巧妙之处。所以安娜在人名翻译上较为灵活,有的人名采用拼音音译,有的则采用英文意译,而有些带着各种奇异称号出场的武林人士,则采用音译意译混用。
与很多长篇经典名著的译本一样,《射雕英雄传》的英译本在书的开头提供了五页长的主要人物表,在读者进入故事以后,如果有需要联系上下文,或者一时想不起某个人物的背景,这个列表会是一个很好的注解,读者可以通过查阅列表来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从这个列表中可以看到,安娜对书中汉族人物的名字较少采用完全音译的办法,但对于蒙古族的人物,几乎全部都用音译来靠近他们名字的蒙古语发音(而非拼音),比如成吉思汗铁木真是“The Great Khan Temujin”,铁木真的小儿子拖雷是“Tolui”,小女儿华筝是“Khojin”。这样的音译体现了译者的认真,她的翻译成功复制了中文原著中对汉人、蒙古人、金人三个不同族群的区分,并且照顾到这些族群之间的复杂身份认同和关系。
相比之下,书中汉人的名字则多为意译和音译的混杂,如杨铁心是“Ironheart Yang(直译:铁心 杨)”、郭啸天是“Skyfury Guo(直译:天怒 郭)”、段天德是“Justice Duan(直译:正义 段)”、黑风双煞是“Twice Foul Dark Wind(直译:双恶黑风)”,其中的陈玄风被译成“Hurricane Chen(直译:飓风 陈)”、梅超风则是“Cyclone Mei(直译:龙卷风 梅)”。李萍和穆念慈的英文名则更有意思,分别是“Lily Li”和“Mercy Mu”,这两个单词都是常用英文名,同时又具有意译功能,实在是一举两得。
这些混合意译虽然不能完全复制汉字拼贴所产生的语感,但是至少比完全用拼音要高明许多,也能向英语读者传递出金庸取名的一些深意。比如段天德的名字翻译成“Justice”一来简单好记,二来也达到了金庸原著中对这个恶人的反讽效果——作为整部《射雕英雄传》第一个出场的反派角色,段天德是站在“道德”和“正义”的反面的。
相似地,“飓风”和“龙卷风”这样的名字虽然不完美,但是至少传递出这对夫妻中文名字的搭配感,并与他们来去无踪的绝世武功形成呼应。倒是“黑风双煞”的英译,也许可以在意译的前提上再有所精进,因为“双”在中文中既可以是“两个(two)”也可以是“两次(twice)”,在这个语境中应该更加偏向于指代黑风双煞是两个人的事实,在加上“Foul”这个单词在英文用法中首先让人想到“臭气”、“不道德”等意涵,缺乏“煞”字的锐利之感,所以黑风双煞也许翻译成“Dark Wind Twin Evils”会更贴切一些。
对于那些带着各种武林称号出场的人物,安娜也是选择尽量将称号全数译出:
原文&译文
东邪黄药师 – The Eastern Heretic Apothecary Huang
飞天蝙蝠柯镇恶 – Ke Zhen’e, Suppressor of Evil, also known as Flying Bat
越女剑韩小莹 – Jade Han, Maiden of the Yue Sword
千手人屠彭连虎 – Tiger Peng the Outlaw, Butcher of a Thousand Hands
灵智上人 – Lama Supreme Wisdom Lobsang Choden Rinpoche(意译加上音译,略显累赘)
译本对原著中千奇百怪的武功招式,也是采用类似的直接意译法:
原文&译文
九阴白骨爪 – Nine Yin Skeleton Claw
分筋错骨手 – Split Muscles Lock Bones
风卷云残 – Wind Disperses Swirling Clouds
懒驴打滚 – Lazy Donkey Roll
秋风扫落叶 – Autumn Wind Blows the Fallen Leaves
鲤鱼打挺 – Flying Carp
对于丘处机在故事一开始给两位男主角取的名字,安娜虽然通篇采用音译“Guo Jing”和“Yang Kang”来指代,但是在名字第一次出现时她也在原著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些解释:
原文&译文
丘处机微一沉吟,说道:“郭大哥的孩子就叫郭靖,杨二哥的孩子叫作杨康,不论男女,都可用这两个名字。”郭啸天道:“好,道长的意思是叫他们不忘靖康之耻,要记得二帝被虏之辱。”
Qiu Chuji sipped from his bowl of rice wine and thought for a while. ‘For Master Guo’s child I suggest Guo Jing, meaning ‘Serenity’, and for Master Yang’s Child, Yang Kang meaning ‘Vitality’. This will remind them of the humiliation of the year Jingkang, when Kaifeng was sacked and the Emperor captured by the Jin. These names can be used for girls just as well as boys. (P. 23)
从上面的英文译文可以看到,安娜在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英语世界的读者解释了“靖”和“康”这两个字的字面意思——“Serenity(宁静)”和“Vitality(活力)”——并且简短地交代了“靖康之耻”的历史背景,从而让读者可以明白丘处机拆词取名的深意。在英译本的末尾也有八页的词语注释,专门用来交代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事件,“靖康之变”也被囊括其中。这种把注解和正文分开的安排,减少了这些知识性的内容对小说情节推进的影响,同时也方便了好奇心强的读者查阅。
1983版的郭靖和杨康
4
“黄蓉”为什么变成了“黄莲花”?
与上文提到的这些花样百出的称号和招式的翻译相比,华语读者最在意和不解的,可能就是英译本把“黄蓉”写成“Lotus Huang(直译:莲花 黄)”一事。如果郭靖和杨康都用了拼音,那为什么唯独黄蓉要用意译呢?华语读者也许可以理解“Lotus(荷花、莲花)”这样的意译大概是出自“出水芙蓉”一词,但是“黄莲花”这样的名字放在中文语境中不免令人觉得很“土”。在这一点上,华语读者还是很容易陷入前面提到的“原文至上”的偏见,总是以“译文的译文”在中文语境中的语感去判断译文在英文语境中的表现。
其实,“Lotus Huang ”这个译法大有讲究,是结合故事情节需要而做出的。黄蓉这个角色是在《射雕英雄传》的第七章“比武招亲”首次出现,当时她是女扮男装成一个小乞丐然后结识了郭靖并与其成为“兄弟”,直到第八章“各显神通”中郭靖在城外的湖上再次见到女装打扮的黄蓉,他才意识到黄蓉的女性身份。所以“黄蓉”这个名字在中文语境中的读法和写法,都是黄蓉和郭靖之间的性别展演游戏的关键因素,直接衬托出黄蓉的俏皮和郭靖的憨厚木讷:
原文&译文
那少年微微一笑,道:“还没请教兄长高姓大名。”郭靖笑道:“真是的,这倒忘了。我姓郭名靖。兄弟你呢?”那少年道:“我姓黄,单名一个蓉字。”郭靖道:“你要去哪里?若是回南方,咱们结伴同行如何?”
“I didn’t ask you your name,” he said and smiled.
“Yes, we forgot. My family name is Guo, my given name Jing. And you?”
“My family name is Huang, my given name Lotus.” His companion looked at him meaningfully, but Guo Jing did not know what a lotus was and thus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velation.
“Where are you going? I am heading south; if you are going the same way we could go together. (P.175)”
对比原文,我们可以看到英文翻译比原文多了一个句子,也就是在黄蓉说出名字之后多加了一句: “他的伙伴(指黄蓉)颇有意味得看了他一眼,但是郭靖从来不知道莲花是什么东西,所以他并不能理解这个信息的重要性。”安娜为什么要加这么一个原文中不存在的句子?而郭靖怎么会不知道莲花是什么呢?
1983版黄蓉
译者在这里的故意安排,真正的意图有二:一是要复制“黄蓉”这个名字的发音在中文语境中男女莫辨的效果;二是要复制“黄蓉”这个名字在书上被中文读者看到以后对读者理解此处情节发展的帮助。换句话说,在金庸原著中,郭靖之所以在知道黄蓉的名字之后仍然以为她是男子,是因为中文有许多同音字,只听到发音的郭靖,是无法即刻意识到黄蓉的性别的,但是作为金庸的读者,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都已经看到“黄蓉”这两个字了,加上此前书中对黄蓉的“女子气”有所暗示,我们马上就可以知道这一层郭靖所不知道的信息。所以,这个情节在中文语境中可以巧妙地让读者进入“看好戏”的状态,加入这场黄蓉“调戏”郭靖的性别游戏,从而更加感受到黄蓉的调皮可爱和郭靖的憨厚淳朴。
对于英语读者来说,单纯的音译“Huang Rong”达不到这样的双重效果,而意译“Lotus”则马上能令他们知道黄蓉的性别,而安娜自己加上的解释,在故事情节上也是说得通的:郭靖此时第一次从蒙古草原来到中原,不知道“荷花”是什么也是非常正常的。从“黄蓉”到“黄莲花”的跨语言转变,关联到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以及读者的阅读体验等多重文学功能,正是本书最考验翻译功底的部分。
5
精简的翻译策略造就了英译本的最大优点
如果说英译本在人物名称和功夫招式的翻译上面选择了尽量接近原文,那么在翻译涉及故事情节发展的打斗场景时,安娜采用的多是分段,精简,或者省略的策略。
英译本為了增加故事的可读性和戏剧性,常常会将中文段落拆分成好几段更简短的英文句子。除了要照顾到文学效果,这样拆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金庸的中文书写颇具文言色彩,通常都可以用很少的字数白描出一连串的动作和情节,但是翻译成现代英语的时候往往就显得十分冗长。例如第四章“黑风双煞(A Dark Wind Blows)”中江南七怪和梅超风在悬崖上较量的这一段里,郭靖的突然出现扭转了比武的形势:
原文&译文
韩小莹突然间“咦”了一声,只见在那急奔而来的人影之前,更有一个矮小的人影在走上山来,只是他走得甚慢,身形又小,是以先前并没发见。她凝神看时,见那矮小的人形是个小孩,心知必是郭靖,又惊又喜,忙抢下去要接他上来。
她与郭靖相距已不甚远,又是下山的道路,但铜尸陈玄风的轻身功夫好快,片刻之间,已抢了好大一段路程。韩小莹微一迟疑:“我下去单身遇上铜尸,决不是他对手!”
Just then Jade Han cried out. There, climbing the hill, was a smaller figure, moving much more slowly. It was a child.
Guo Jing.
She ran to fetch him.
Guo Jing was not very far away now, but Copper Corpse was gaining ground. Jade Han hesitated. She could not possibly take Copper Corpse on by herself. (P.166)
这段译文乍一看的确省略了包括“人影”、“凝神”、“又惊又喜”、“轻身功夫”等在内的不少信息,但是译者通过简化这一连串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反而突出了这一情节的突发性和紧张感。安娜将郭靖的出现直接用一个分段来处理,在化繁为简的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为下文郭靖刺死铜尸陈玄风而埋下一个更醒目的伏笔。
江南七怪
当然,这样的精简译法也不是没有弊端的,特别是用在金庸生动安排的武打场景上。金庸在描写武打场景时非常喜欢运用各类四字词语,还有用“如”、“似”等连接词构成的比喻,这些词块的运用让中文原文充满了节奏感,也正是武侠作品的“古风”或者说是“中华风”之所在。相比之下,英文译文的确无法完全重现原著的语言特征,只能通过省略许多细节,简化文法的办法来交代清楚动作的发生。如果译者选择将此类打斗场景中的细节一一交代清楚,则容易造成情节拖沓,而过于花哨的现代英语也会显得不太自然。
不光是打斗场景中的四字词语,原著中多处景物描写也是由文言味道颇浓的一连串四字词语堆砌而成,英译本在这方面的确无法重现原文的优美典雅,只能用粗略的意译来带过,例如第七章“比武招亲(For the Maiden)”中描写郭靖刚刚踏足京城所见到的繁华景象:
原文&译文
只见红楼画阁,绣户朱门,雕车竞驻,骏马争驰。高柜巨铺,尽陈奇货异物;茶坊酒肆,但见华服珠履。花光满路,箫鼓喧空;金翠耀日,罗绮飘香。只把他这从未见过世面的少年看得眼花缭乱。所见之物,十件中倒有九件不知是什么东西。
…the streets were lined with decorative red-brick buildings with painted doors, and crowded with ornate carriages. Merchants stacked their storefronts with a multitude of goods, the likes of which Guo Jing had never seen before, as the fragrance of tea leaves wafted into the street. Music hung in the air, colours, sounds and smells overwhelmed him. Guo Jing did not know which way to look. (P.280)
如果说场景描写还可以通过简化的办法来传递原文的基本信息的话,那么原著中时常出现的一些文字游戏则不可避免得被省略,比如第六章“崖顶疑阵(Combat at the Cliff)”中郭靖与完颜洪烈的手下在山上过招时,郭靖一时紧张说错了话,在紧张的对峙场景中造成了一定的幽默效果(comic relief):
原文&译文
他跳出圈子,喝道:“你是谁的门下?为什么在这里送死?”郭靖横剑揑诀,学着师父们平日所教的江湖口吻,说道:“弟子是江南七侠门下,请教四位大姓高名。”这两句话他学了已久,这时第一次才对人说,危急之中,居然并未忘记,只是把“高姓大名”说得颠倒了。
“Who is your Master?” the man shouted….
Guo Jing maintained a defensive stance and answered in the dialect of the rivers and lakes as his Masters had taught him. “I am a disciple of the Seven Heroes of the South. And may I ask it is with whom I am conversing?” he managed to stutter. He had been practising such polite phrases for some time now, but this was his first chance to make use of them and his nerves had garbled them.
英文翻译在此处无法重现“大姓高名”这个“笑点”,所以选择了直接用“stutter(口吃)”、“garble(混乱)”等词来交代郭靖的紧张。另外,“江湖”一词在这里被直译成“the rivers and lakes (河流和湖泊)”也很有意思。
英译本的附录中还特地用了三页的篇幅简单介绍了中国江湖文化的来龙去脉。其实在本书中,“江湖(jianghu/the rivers and lakes)”、“武林(wulin/the martial world)”,还有“功夫(kungfu/martial arts)”等词都是音译和意译交替出现的,并且当音译的拼音词出现的时候都是用斜体来表示这些词的“外来性”。这样的混用其实并不会造成阅读上的混乱,反而有助于这些中国武侠概念在保留独特性的前提下进入英语体系。
总览上面提到的这些例子,其中简化,省略的翻译策略也许会让一些金庸原著的忠实读者觉得惋惜。但是如果我们暂时忘记原著,而把英译本当做一本独立完整的小说来看待,这些精简的策略其实都没有对故事内容和情节的发展产生任何消极影响。恰恰相反,适当合理地对原文较为花哨的地方进行精简,能大大增加英译本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对于想要将《射雕英雄传》打造成新兴畅销读物的商业出版社来说,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笔者也就这部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的问题上面与另一位英国华语文学翻译家Nicky Harman(中文名韩斌)交流了不少,她也表示,评价翻译文学不可过分拘泥于小节,要注重整部作品是否传神地表达出了原著的语言风格和精神主旨。在这一点上,我们都认为《射雕英雄传》第一卷的英译本是一次成功的跨文化翻译实践,它不仅以精炼的语言重塑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成长故事,而且保留了原著弘扬的江湖豪情和侠义精神。
6
文学“走出去”的多样性与民族性
讨论世界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和质量问题,说来说去都逃不开“异化(foreignization)”和“归化(domestication)”两者之间的平衡。所谓“异化”,就是指译文尽量贴近原文并保留其外来特征,而“归化”正好相反,是要让译文读来尽量自然不突兀,贴近目标语言的语言文化习惯。像《射雕英雄传》这样现象级的武侠小说,如果因为对原著感情太深而过分“异化”,就很容易造成译文冗杂突兀,但倘若为了照顾目标读者而过分“归化”,又会让原著的独特性大大降低。虽然在我们的期许中,民族的就应该是世界的,但是在文学市场的驱动力下,“民族性”与“文学性”又似乎总是和“世界性”与“可读性”存在矛盾。在这样的张力中,好的翻译也是不断在各种对立中寻找平衡。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的面世之所以非常重要,并不仅仅是因为金庸在华语文坛的地位和其作品对华人文化的深远影响,更是因为它是当今世界华语文学英译市场发展趋势的体现,也很有可能达到新的突破。近年来由刘慈欣的《三体》、麦家的《解密》等畅销英译本带动起来的华语类型文学风潮,为西方读者呈现出一个更有创造力,更具多元性的中国文学视野。用哈佛教授王德威的话来说,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和它们的译本也是这样众声喧“华”的世界文学时代中不可或缺的声音。
第二卷英译本封面
的确,如果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样的视角看待金庸作品的英译的话,我们是有理由做出比较乐观的期许的。金庸是否会成为文学界的“李小龙(Bruce Lee)”?我为此特地询问了翻译安娜,她向我透露,她翻译的《射雕英雄传》第一卷在发行后的第一个月就重新印刷了七次,而且本书的销售量不仅仅来自英语地区,在德国、葡萄牙、芬兰、西班牙,甚至是巴西等地都有大批读者选购。其他非英语地区也可能会根据英译本翻译出更多种语言的译本。在英国亚马逊网站上可以看到,《射雕英雄传》的第二卷已经由香港译者张菁(Gigi Chang)翻译完成,准备在2019年一月底上市。与此同时,安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第三卷的翻译工作。
最后,笔者在中英文对比阅读的时候也的确发现了英译本当中的一些错误,在此提出,如果有新的版本出现,希望译者和出版社能加以更正。
第一,第八章“各显神通(Every Man a Mythical Skill)”中有一幕写到王处一在完颜洪烈的党羽面前用倒酒来显示自己精深的武学:
原文&译文
王处一右手提起酒壶,说道:“今日会见各位英雄,实是有缘。贫道借花献佛,代小王爷敬各位一杯。”右手提起酒壶给各人一一斟酒。酒壶嘴中一道酒箭激射而出,依次落入各人酒杯,不论那人距他是远是近,这道酒箭总是恰好落入杯内。
Wang Chuyi reached for a bottle of wine and said, “A toast, to my new friends. It is an honour!”
He sucked in mouthful of the wine and then spat it out into everyone’s cups, some half empty, some nearly full, each one filled without spillage. (P.320)
原文中酒明明是王处一用手从酒壶中抖射到众人杯中的,在译文中却变成了王处一用嘴吐到各人杯中,虽然同样可以显示他的武功厉害,但是这样的行为对一个德高望重的道士来说未免有失形象,也过于挑衅。
第二,第九章“铁枪破犁(Spear Splits Plough)”中有一幕写到郭靖与梁子翁以名贵药材豢养的红色大蛇搏斗:
原文&译文
又想那蛇失血多了,必减缠人之力,便尽力吮吸,大口大口吞落。吞得几口蛇血,大蛇缠力果然渐减,又吸了一顿饭时分,腹中饱胀之极。那蛇渐渐力弱,几下痉挛,放松了郭靖,摔在地下,再也不动了。
If he could make it lose enough blood, it just might loosen its grip. He kept clamping his teeth down harder, until he found it easier to breathe. A few spasms, and the snake dropped to the floor. Dead. (P.357)
原文十分清楚地说明了郭靖吸入了很多蛇血,与后面出现的梁子翁想要吸郭靖的血来要回蛇血的情节形成因果关系,而译文则只交代了郭靖“很用力地用牙齿咬”大蛇,这也许会让后面的情节读来略微奇怪。
最后,英译本的附录中有两处拼写错误。施耐庵的拼音被写成了“SHU NAI’AN”,而王重阳的拼音被写成了“Wang Chogyang”,这些错误虽小,但有可能造成读者的阅读混乱。
本文转载自《文学报》公众号
明日推送
赵 牧:侠 义 精 神 与 中 国 想 象
——论温瑞安早期的诗文创作
】】】】】】】】】】】】】】】】】】】】】】
年轻时候的巴尔扎克曾许愿,“早晚我要发一笔大财,或者搞文学,或者搞政治,或者经商,或者娶一位有钱的寡妇。”毋庸讳言,巴尔扎克身上有着极为世俗的一面,他一生都做着天马行空的发财梦,曾多次投身商业活动,却始终与巨富的人生失之交臂。
巴尔扎克的“黄金梦”跟他的家庭背景息息相关:他的父亲是农民出身,凭借个人奋斗做到市参议员;他的母亲出生于巴黎马雷(直译“沼泽”)区富商家庭,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1816年大学毕业后他不愿当律师,遭到父母强烈反对。最终双方达成协议:两年之内,父母供应他每月120法郎生活费;两年后如果创作不成功,他仍须回归父亲友人开设的律师事务所。于是,巴尔扎克在巴黎的穷人区租住一间阁楼,每天只能靠三个苏(苏是当时法国辅币,相当于1/20法郎)的牛奶面包果腹。两年后,他的五幕诗剧《克伦威尔》以失败告终,父母无情中止了经济资助。但顽强的巴尔扎克没有妥协,而是选择写作为职业,期盼有朝一日能成为“文学的拿破仑”。
白天,他专注于阅读和写作;夜晚,他时常漫步在塞纳河左岸,混迹于工人中间——“当我倾听这些人谈话的时候,我能体验到他们的生活,我感觉自己身上穿的是他们褴褛的衣衫,脚下蹬的是他们的破皮靴,他们的愿望、他们的需要都进入了我的灵魂,或者说我的灵魂附到了他们身上。”若干年后,他将这一经历写进嘲讽“嗜金症”的小说《法西诺·卡讷》(1836)。在此期间,巴黎一帮文学青年模仿18世纪末伦敦“格拉布街”文人设立文学作坊,为书商炮制流行小说。为了摆脱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巴尔扎克也加入其中——像与“魔鬼”订立契约的浮士德,他期望通过“卖文”实现人生抱负。
从1820到1825年,巴尔扎克以各种笔名参与或独立创作了十多部通俗小说。生计问题虽然暂时解决,但艺术家的良知却让他饱受煎熬。他知道这类粗制滥造的“商品”,绝不会带来他所期盼的荣誉。他把这些作品称作“文学垃圾”、“文学粗饲料”,成名之后干脆拒不承认上述作品乃是出自他的手笔。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经济基础,彻底摆脱为金钱而写作的烦恼,他决定退出小作坊,正式投身商海。巴尔扎克本人一向对金钱、权力和女人着魔,热衷于这种“神圣的三位一体”毋庸置疑,通过宏大深邃的视野和精细入微的刻画,巴尔扎克的创作为小说这一体裁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并使得小说获得了空前的表现力。在此之前,法国小说一直未能完全摆脱故事(以及罗曼司)的格局,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力都有相当的局限性。而巴尔扎克不仅拓展了小说的艺术空间,同时也扩大了文学的题材,使得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那些貌似与文学格格不入的东西都能得以描绘。
作为艺术品,他笔下的各类小说或许不够精致,但气魄宏伟,生气勃勃,和它们所揭示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同时又比现实生活更加集中、凝练和强烈。此外,他还借鉴了其他文学题材的特点,将戏剧、史诗、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小说创作中,使小说成为文学殿堂的瑰宝。正如文学评论家所说,在他之前,小说一般归为通俗文学(悲剧才是高雅文学),是巴尔扎克“使它登上了大雅之堂,并上升为主流文学”。
巴尔扎克在法国文学界享有崇高地位,与雨果并称为19世纪文坛“双子星座”。
巴尔扎克通常每晚6点上床,半夜12点起床,一口气工作16个小时,只有在早上7点时沐浴更衣并稍作休息(这也是出版商来取稿件的时间)。他平均每三天用掉一瓶墨水,更换十个笔尖,可见用力之勤。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他文思泉涌,每天至少完成手稿近20页。有时候进入“疯魔”状态,则产出更为惊人:数十万字的《高老头》,三天之内一气呵成——由于严重缺少睡眠,导致他不得不饮用大量咖啡来提振精神,并最终损毁了健康。在这一点上,正如他的一位竞争对手所言:“巴尔扎克活在五万杯咖啡上,也死在五万杯咖啡上。”
巴尔扎克之所以如此忘我地投入工作,除了天才的灵感勃发,更主要的还是源于偿债的压力。为了讨好每一任情妇,他不惜花费重金,购置宝马香车,装修豪宅别墅——而他动用的往往是出版商的预付稿酬。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他在写作方面却一向精益求精,不肯丝毫懈怠。他的每一部作品,少则修改几遍,多则十几遍,其中大部分是将清样推倒重来——据说稿酬相当一部分由此又重新回流入印刷商的口袋——使得他的发财梦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他的最后一任情妇汉斯卡伯爵夫人,之所以迟迟不愿答应他的求婚,正是出于对他巨额债务的担心(1850年二人成婚,5个月后巴尔扎克去世)
】】】】】】】】】】】】】】】】】】】】】
张统治云南300年的传奇家族,亡于缅甸
史遗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最爱历史 ,作者最爱君
来源:最爱历史(ID:solovehistory)
作者:最爱君
元朝末年,兵荒马乱。
一个8岁孩子的家,毁于无情的战火之中,他唯一可以依靠的母亲也在逃难时病故。无家可归的他,只能流浪在陌生的濠州城中,靠乞讨为生。
朱元璋难以忘记,第一眼见到那孩子的情景。
那一年,25岁的朱元璋还是一个打工仔,刚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做了郭家的上门女婿,尚无儿女,也没有自己的军队。
战乱和饥荒,随时会夺走孤儿的生命。朱元璋和妻子马氏决定,将其收为养子。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曾在淮西一带孤苦流浪,在乱世之中九死一生,自己好歹还有个小名重八,可这孩子,连姓名都没有。
从那一天起,他就叫朱文英。
▲朱元璋也有慈父的一面,倾心抚育养子。
朱元璋对这个养子视如己出。多年以后,定鼎中原的他回忆往事,仍饱含深情地说:“朕怜其孤且幼,特抚育如儿,夜卧同榻,数番鼾睡于朕怀。”
朱元璋将人生的第一份父爱,给予这个孑然无依的孤儿。
01
朱文英投入养父的怀抱后,渐渐成长为军中一员大将,18岁便随军出征,屡立战功。
在开创大明王朝的战争中,包括朱文英、李文忠在内的朱家养子们冲锋陷阵,万死不辞,堪称朱元璋的心腹大将。
洪武初年,朱文英被任命为大都督府佥事。年纪轻轻就在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担任要职,可见深得朱元璋信任。
可在平定天下后,朱元璋已经儿女成群,自然要将江山传给血缘维系的后世子孙,皇室家族将不再有养子们的席位。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向朱文英摊牌,他问,朱文英,你到底是谁的儿子?
朱文英早已忘记亲生父母的姓名和容貌,只好说,自己就是陛下的儿子,沐陛下、母后圣恩如天地。
朱元璋反复地问,朱文英就一个劲地磕头,重复这句话。
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朱元璋听了也很感动,可养子身上流的不是自己的血,一定要他恢复原姓,就从这句话中取一个“沐”字,赐为沐姓。
从那一天起,他就叫沐英。
▲明朝开国名将沐英画像。
比起其他一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开国功臣,沐英无疑是幸运的。
朱元璋没有对他心生猜忌,更没有赶尽杀绝,而是让沐英家族成为明代唯一世守封疆的公侯,守护大明王朝3个世纪。
02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和沐英三员大将率领三十万精兵,平定云南的残元势力。
当时统治云南的是元朝梁王,名字特拗口,叫做把匝剌瓦尔密。
元梁王自恃云南山高地险,且手下有十几万军队屯驻于军事重镇曲靖,明军不敢轻易进攻,以为自己还能享几年清福。
不曾想,明军仅用了一百多天的时间,就从湖南、四川等地打到了昆明,之后又趁胜追击,征讨大理,各地关隘接连失守,云南土著居民望风而降。
曲靖之战时,正是沐英向主帅傅友德献计:“元军以为我军疲于长途奔袭,尚未严阵以待,此时我军若突击前进,攻其不备,必定可以将其击破。这正是陛下所说的‘出奇取胜’战术。”
傅友德听从沐英的建议,对元军阵地展开猛烈攻势。元军果然迅速溃败,仅曲靖一战就被俘2万多人。
元军大败,元梁王万念俱灰之际,带着妻儿老小乘舟逃入滇池。这位名字难念的梁王做人却很简单粗暴,在缢死其爱妃后,对随从们说:“我宗室,无降理。”之后,饮鸩自杀,为元朝尽忠。
▲大理古城。图源/摄图网
在进攻大理时,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水没马腹也毫不退缩,将士们深深折服,紧跟其后,没有一个士卒敢落后。
洪武十五年(1382年),云南全境平定。
明朝在云南设置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分云南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县,置卫、所,建立了完整的行政系统。
朱元璋还迁移一批中原大姓移居云南,当时,江南巨族富民一犯法就被他遣戍云南,以此充实云南人口。
据明代《三迤随笔》记载,明军初平云南时,当地人口只有7万多户,此后从江南、中原等地迁来的商贾士民多达20万户。
如此一来,朱元璋有了新的烦恼。
在给沐英等三将的敕谕中,朱元璋既为他们的工作业绩感到满意,又道出自己内心的担忧:
自将军南征,大军所至,势如破竹,蛮獠之地,次第底平。朕观自古云南诸夷,叛服不常,盖以其地险而远,其民富而狠也。驯服之道,以宽猛适宜。
朱元璋并非杞人忧天,云南远在千里之遥,地盘打下来,总要派人管理。此时,明朝迫切需要选派一个“名臣重望者”镇守云南,执行中央的政策。
这个人选,与朱家有着特殊关系的沐英再合适不过了。
平滇后的第二年,沐英班师回京。朱元璋向沐英提出这一想法,并关切地问:“官云南苦否?”
沐英从容答道:“云南不苦,四季如春,冬不穿袄,夏至温和。那里溪水清凉可口,喝多了也不会肚子痛。不过,臣还记得,打大理那天早上,将士心切,置生死于不顾,有百余将士打完仗后打了一裤的稀。”
朱元璋大笑,果然“儿子”还是靠得住。
云南,就交给你了。
▲云南佛寺。图源/图虫创意
从洪武十六年(1383年),西平侯沐英镇守云南,到顺治四年(1647年),孙可望、李定国等率大西军余部入滇的两百多年间,沐氏家族十二世十六人,袭封黔国公、云南总兵官,掌握着云南的军政大权,几乎与明朝相始终。
《剑桥中国史》曾如此概括明朝对云南的特殊治理方式:
像西南其他省份一样,云南采用通常的省、府和州县的民政机构与世袭的土司和宣慰司相结合的治理办法。与这两种体制相平行的,是沐家的军事体制和广大的庄园……这个家族的声望一直很高,它的权势是没有争议的,历代黔国公是明朝唯一持续掌握实际领土权力的勋臣。
03
沐英初入滇时,周边民族与各地土司豪酋时常发动叛乱。沐英一手要进行建设,办学校、课农桑、疏浚水道,另一手还要带兵平叛,在云南各族人民中建立威信。
在征讨当地土司时,沐英曾面对上百头大象的围攻,由于火药装填太慢,明军先进的火器一时难以御敌。
身经百战的沐英便发明了著名的“三段击”战术,把火枪手和弓箭手混编,分成前后三队。大象逼近时,第一队的士兵集中射击,之后退到队伍后装填弹药,第二队、第三队相继跟上。
火炮劲弩齐发,土司的象兵损失惨重,连连败退。沐英在这一战中生擒了37头大象,都够开几家动物园了。
几番征战,云南土司被沐英管得服服帖帖。
随着云南人口增多,吃饭成了问题。沐英为此在云南大力发展屯田,他曾上疏朱元璋:“云南地广,宜置屯田,令军士开耕,以备储蓄。”沐英命军士一边戍守,一边屯田,从江南、中原等地迁来的大批人口也加入其中,此后十年间,云南屯田总数百万余亩。
到宣德年间,云南官员上奏,云南的粮食已经完全满足军需,还有大量盈余。
史书记载,沐英为人宽宏沉毅,居贵不骄,没有什么不良爱好,唯独喜欢养马,将马称为“暱友”,爱马之心丝毫不逊色于当代“猫奴”。
沐英主政云南期间,多设马场,大力推行马政。有明一代,云南的战马储备充足,还大量输送到省外,为明朝的军备做出了很大贡献。
除此之外,沐英还组织云南军民疏浚河道、兴修水利,招揽商人入滇发展商业,选拔儒生增设府、州、县学达几十所。这也难怪朱元璋在听到养子在云南的政绩后,夸赞道:“使我高枕无南顾之忧者,沐英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与沐英感情深厚的太子朱标突然去世,沐英伤心欲绝,哭到呕血,最终在云南病逝。
消息传来,朱元璋悲恸不已,命沐英长子沐春奉柩至京师,追封沐英为黔宁王。
一路上,“官僚、士庶、胥吏、卒伍、缁黄、髫白,莫不奔号其门、泣语于路”,“云南父老、蛮夷酋长,莫不流涕请立庙”,为沐英号泣送葬的人多达数万。
▲黔宁王沐英画像。
沐英死后,其子沐春、沐晟先后接任镇守之职。
沐春上任前,朝中群臣提出,应该先“试职”,以观察其是否称职。
朱元璋立马翻脸,说:“儿,我家人,勿试也。” 随后命沐春走马上任。
沐英骤然离世,朱元璋唯恐西南生变,好几次当着朝臣的面叹息。
可是,沐英的儿子们继承父志,在上任后依旧将云南打理得井井有条,政绩不亚于其父。
朱元璋看了云南来的奏疏后,心情顿时舒畅,说:“西南得人,朕无忧矣!”
04
天高皇帝远,沐英家族作为封镇一方的诸侯,手握一个世袭的“肥差”,日子过得美滋滋,鼎盛时期“珍宝金贝充牣库藏,几敌天府”。
最终摧毁沐家的,正是这样一个幸福富足的安逸环境。
自沐英次子沐晟受封黔国公后,随着岁月流逝,沐家逐渐走下坡路,沐英后人耽于享乐,腐败堕落,不思进取。
沐王府害民敛财、骚扰地方、奸淫亲嫂、谋兄财产之类的丑闻屡见不鲜,放在今天也许可以经常上《今日说法》。
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处分了为非作歹的沐英八世孙沐朝弼不久后,派邹应龙出任云南巡抚,整治勋旧违法乱纪的现象。邹应龙因弹劾严嵩、严世蕃父子而天下闻名,这位能臣刚上任就接到一桩陈年旧案。
云南府城近郊两个小村庄的村民共92人,控告沐氏勋贵霸占水源,勒索村民,而且这一情况已经持续四十多年。
四十年来,云南布政司官员不敢得罪沐家,以至于此案积压多年,村民反复告状都无人审理。
邹应龙雷厉风行,马上展开调查,发现村民所控属实。于是作出公正裁决,按沐家田庄和民田的实际用水量,开出宽窄两道水沟,立下界石,不准沐家多占。
为了防止沐家耍赖,邹应龙还特意命知县撰文刻于碑上。一旦再起争端,村民可以“印碑赴告”,不用害怕沐家的权势。
邹应龙这么刚的地方官实属少见,大部分官员对沐家的不法行为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沐家手里可还掌握着军权。
崇祯年间,徐霞客游历到云南,曾记载一桩沐家家奴肆意欺凌百姓,激起公愤的案件。
案发后,巡按余瑊公正无私,迅速将这名家奴逮捕。
▲徐霞客游历云南期间,记载了一件沐王府作恶的事件。
可还没等审案,怒不可遏的沐英十世孙、黔国公沐启元就带着一支军队包围了巡按公署,还调集火炮进行威胁,并抓来数十个官吏进行毒打。
余瑊慌了,又不敢反抗,只好上奏朝廷,请求调停。
蛮横无理的沐启元根本不把朝廷旨意放在眼里,更加无法无天,几乎要把官署炸了。
沐启元的母亲宋夫人担心儿子惹祸连累全族,哭了三天三夜后,狠心将他毒死,由他年幼的儿子沐天波袭爵,事件才没有进一步恶化。
崇祯元年(1628年),年仅10岁的沐英十一世孙沐天波因家庭变故,被扶上黔国公之位。
这个髫年无知的末代黔国公,接过的是祖祖辈辈留下的烂摊子,要面对的,是沐王府即将走向灭亡的命运。
▲云南历史建筑。图源/图虫创意
05
崇祯十七年(1644年),大明王朝迎来末日,又是一个乱世。
张献忠的大西军在四川声势浩大,引发云南、贵州两省官民恐慌,也让沐天波心急火燎。
为抵御大西军,沐天波派遣武定参将李大贽到前线布防。
这个李大贽,胸无大志,还有勇无谋,经常跟隔壁的元谋土司吾必奎闹矛盾。此次出兵,就顺便侵袭吾必奎的领地。
吾必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怒之下起兵叛乱,于是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吾必奎叛乱后,沐天波和云南巡抚传檄各土司讨伐吾必奎,却没想到,参与围剿的土司中有一个图谋不轨的野心家——沙定洲。
蒙自土司沙定洲一直垂涎沐王府的财富,每次沐天波的门客跟他夸耀沐家金银财宝之多,他哈喇子都快流一地了。
沐家到底多有钱?
据统计,到万历三十九年(1611 年),经过多年的巧取豪夺,沐府庄田已经有八千余顷,约占当时云南田地的三分之一。
沐府中的珍宝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石青、硃砂、珍珠、名宝、落红、琥珀、马蹄、紫金,装以细筏箧。每箧五十斤,藏于高板库。每库五十箧,共二百五十库,他物称是。八宝黄龙伞一百四十执。”
▲云南风光。图源/摄图网
当沙定洲的军队到达省会昆明城外时,吾必奎的叛军已被消灭。可沙定洲硬是不肯撤兵,而是里应外合,趁着城防空虚攻入城中,率部对家资富厚的沐王府进行劫掠。
沐天波这才知道自己引狼入室,但为时已晚,只好听信属下谗言,一个劲往城外跑。
沐天波的母亲陈氏和妻子焦氏来不及逃跑,决心赴死,说:“吾辈皆命妇,不可为贱污。”说罢,与其余未能逃走的家人举火自焚而死。
沐府的军队本来还在跟沙定洲所部展开巷战,一听说老大跑路了,纷纷作鸟兽散。不得民心的沐家,早已不复昔日威名。
沙定洲轻而易举地占据省城,以及沐府的所有财宝。
06
之前,一同被派往围剿吾必奎的土司,还有石屏土司龙在田。
龙在田和张献忠的养子孙可望素有交情。张献忠死后,大西军余部由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率领,已进军贵州。
龙在田便派人抄小路去见孙可望,请大西军为沐家报仇,说:“借大义来讨伐贼寇,全省可定也。”
孙可望就诈称沐天波的小舅子请兵复仇,派李定国带领大西军攻入云南。沙定洲本来就只有三脚猫功夫,遇上李定国这级别的名将,只能被按在地上摩擦,没过多久就被抓回去剥皮处死。
沙定洲的叛乱历时近三年,在他盘踞昆明期间,云南死于战乱的百姓多达30多万(“定洲据省城逐黔国,流毒两迤,先后死难者三十余万人”)。
叛乱平定后,云南巡抚吴兆云亲自迎接大西军进城,昆明老百姓还在门外设香案,表示热烈欢迎。
孙可望写信给沐天波,让他放心回城,仍以勋贵之礼优待。当然,云南的军政大权,从此就不再属于沐家了。
1649年的元宵节,昆明城中张灯结彩,一如往年,呈现出一片和平的假象,似乎没有人记得大明亡了,也没有人在乎统治云南的到底是谁。
这座城,多了一个伤心的人。
▲云南昆明民族村。图源/摄图网
不久之后,另一个伤心的人也来到云南。
1656年,李定国与老大哥孙可望决裂,擅自从安龙迎接南明永历帝入滇。沐天波因世代功勋,成了名义上的百官之首,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光杆司令。
此时,清朝大军正向云南浩浩荡荡涌来,云南的残兵无力抵抗清军的攻势,心力交瘁的李定国也不复当年勇。
败局已定,沐天波与永历帝再度踏上逃亡之路,一路南下到缅甸,请求避难。
进入缅甸后,缅甸人素来敬重沐王府的声望,一听说威震一方的黔国公来了,纷纷前来参拜。
沐天波感受到沐英家族的最后一丝荣耀,紧接着的,是缅甸王室对他的羞辱。
永历帝一行人在缅甸漂泊一年多,夜郎自大的缅甸王态度越来越恶劣。最后,南明君臣竟沦为客囚,受尽屈辱。
缅甸有个风俗,每年八月十五要求属国前去朝贺。
缅甸王逼迫沐天波到场,命他以臣属的身份朝贺,以此向其他小国炫耀。
按照惯例,沐氏除了镇守云南外,还要负责与周边藩属国打交道,地位尊贵。小国见了他们还得点头哈腰,不敢轻易得罪。
如今,缅甸王迷之自信地表示,看,当年镇守云南的黔国公,也只能跪在我的脚下!
1661年七月,当吴三桂大军向缅甸索要永历帝,并声称要过江屠城时,缅甸王不敢违抗,只好把永历帝卖了。
缅甸王就跟南明君臣撒了个谎,请永历帝渡河,同饮咒水盟誓。这是表达双方友好的一个仪式。
永历帝知道其中有诈,可客随主便,无奈之下让沐天波等官员作为代表前去赴约。
沐天波等人一到场,缅甸埋伏的士兵一齐杀出,将南明官员们团团包围。擅使流星锤的沐天波还殊死抵抗,击杀了十余个缅甸兵后才遇害。周围的南明官员见状,也纷纷拿起木棒,或夺士兵之刀反击。
最终,在场的南明官员全部遇难。
畏惧清军的缅甸王,将孤立无援的永历帝献上,送往云南。永历帝最终成为吴三桂向清朝献媚的“工具”,死于这个明朝叛臣之手。
▲颠沛流离的永历帝朱由榔(剧照)。
攻入云南的吴三桂为巩固统治,疯狂地追杀沐氏家族的其余成员。
一个统治了云南三个世纪,曾经煊赫一时的传奇家族,就此烟消云散。
参考文献: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清]徐秉义:《明末忠烈纪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牟复礼、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顾诚:《南明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李建军:《明代云南沐氏家族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
宏杰:为什么说明清与春秋时的中国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新顶尖悦读 今天
长按二维码 关注一休哥
记得读过一个日本人写的帖子。他说,我们尊敬古代的中国人,不尊敬后来的中国人。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很不一样。这话听起来刺耳,但从头到尾细读中国史,你会发现此话有点道理。
春秋时的中国人,生机勃发,品格清澈。汉唐时的中国人,雍容大气,自信心很强。及至明清,一个个却是那么麻木、懦弱,缺乏创造力。明清时的中国人和春秋时的中国人相比,简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如果你不信,我随手举几个例子。
▼ 先说尚武精神
春秋时代,贵族个个下马能文上马能武,侠客遍地,武士横行,一言不合就拔剑相斗。那时的中国人,不喜欢一步三摇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不论男女,皆以高大健硕为美。
所以《诗经》言庄姜之美,必先言“硕人其颀”;写鲁庄公之美,必说他“猗嗟昌兮”。那个时代美男子的标志是大个子、卷头发、浓胡须,最好还带点狐臭味儿。
《齐风·卢令》赞美猎人,就说他“美且鬈,美且偲”,即卷发多须。同样,《陈风·泽陂》中说,“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于是令女主人公心生爱意,在单相思中苦闷不已。
春秋战国时代,那些争雄竞长的大国,个个都强悍好战。《诗经·秦风·无衣》中有注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班固在《汉书》中也说:“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
东方大国齐国民风剽悍,百姓都是急性子、倔脾气,和今天的韩国人差不多。贵族们常在道路上驾车相撞,国家立法也不能禁止。
连今天说着吴侬软语的吴越地区,在先秦时代也是一片气质刚劲的土地。《淮南子·主术训》篇说:“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班固描写这片土地的尚武遗风:“(吴越)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再来看看后来的中国人。
明朝万历年间,到达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意外地发现,中国的男人都如此文弱。他在写给罗马的信中说,“很难把中国的男子看作可以作战打仗的人”。
不仅如此,他还惊讶于这个帝国里最聪明的人看起来都像女人:“无论是他们的外貌气质,还是他们内心的情感流露,他们看起来全像是温柔的女子。要是你对他们尊敬礼让,他们便会比你更加谦和。”
居留中国的几十年里,利玛窦也看过上流社会的人打架,不过其情景却让他哑然失笑:“彼此争斗时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妇道人家的愠怒,相互殴斗时揪头发。”
“他们很少残杀,他们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这种争斗的方式。这不仅是由于他们没有什么真正的男子阳刚之气,主要是,他们大多数人连小刀之类的兵器都没有”。
“这些男人们不惜每天花费两个小时来梳理他们的长长的头发,考究地整理他们的服饰,他们就这样悠闲自得地打发着美好的时光”。
鸦片战争后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更惊讶于中国人的胆小。
古伯察说:“傲慢、尊大的、看上去颇具刚毅的中国人,一旦遇到态度坚决,意志不挠的人,马上就会变得软弱,像患了癔病。面临困难的中国人嘴里常说‘小心’,即‘胆子要小’。”
罗斯则说:“中国儿童不像欧洲儿童那样蹦蹦跳跳……对武力的赞赏已经完全没有了。大男子当众啼哭而不以为耻。”
▼ 侠义文化和侠义精神的失落
一个例子也许说明不了问题,我们再来看看侠义精神。
春秋时代,是中国侠文化最灿烂的时代。侠人义士救危扶困,振人不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知恩必报,赴火蹈刃;受人之托,一诺千金。赵氏孤儿、聂政刺侠累、荆轲刺秦王,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演绎了那时男人们的壮烈与决绝,告诉后代什么叫轻生重义、生死相许。
春秋时代的侠客,最大的特点是极端重视人格的独立与平等。豫让刺杀赵襄子的故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豫让为了给智伯报仇去刺杀赵襄子,设法混进赵府,他用自残的方式,吞炭漆身,化装易形,吃尽了苦头。
在被抓住之后,审讯者对豫让说,你当年也曾为范家、中行家效力,这两家都被智伯灭了,你不为他们报仇反倒为智伯卖命,为什么今天智伯被人灭了你就这样死心塌地为他报仇?豫让回答说,当年范家、中行家随随便便看待我,我也这样对待他们;智伯待我像对待国士,我自然要用国士的行事方式来报答他。
豫让的这句回答,开了两千年来“士为知己者死”的滥觞:我豫让不是你们任何一个人的附属品,我就是我自己,我没有给你们报仇的义务,给不给你们报仇全在乎我自己。
豫让追求的是等级社会里平民的个人尊严和社会、他人对自我价值的承认,尤其是在向来瞧不起平民的贵族阶层面前。既然我不是你们的附属品,那么我们之间的交往就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如果你不肯和我平等相交,我们之间就只有利益关系,人走茶凉。
这种“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是战国时代侠文化中最可贵的部分。他们行侠仗义,不是为利,甚至不是为名,而是为了心中的一股豪气。他们如同珍视眼珠一样珍视自己的个人尊严,对“平等”二字甚至达到了敏感的程度。“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即使在座位安排这样的小事上,他们也不能容忍任何的不平等。
及至明清,“侠客”们却自愿攀附权力,沦为权力的附庸。
看《三侠五义》中的侠客,在官人面前个个自称“罪民”,以向权力规则屈服为荣。第45回钻天鼠卢方初见包拯,对身边的展昭说道:“卢方乃人命要犯,如何这样见得相爷?卢方岂是不知规矩的么?”于是自上刑具,而“众人无不点头称羡”。
第48回写五鼠面见宋仁宗,这些英雄好汉见到皇帝,都“心中乱跳”、“匍匐在地”、“觳觫战栗”,所谓的“江湖自由身”与权力一遭遇,立刻显出十足的奴性。“钻天鼠”、“翻江鼠”被皇帝改成“盘桅鼠”、“混江鼠”这样驯化式的名字,他们也都欣然接受。
如鲁迅所说,春秋时的侠客,是以“死”为终极目的,他们的结局也确实是慷慨赴死而去。清代小说中的侠客,却个个成了地主官僚,黑白两道通吃。如《三侠五义》所写,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家里广有田产,实乃地产豪绅,五鼠则是陷空岛渔霸。
鲁迅说,《三侠五义》中的英雄,表面上是侠客,实质上却是奴才,“满洲入关,中国渐被压服了,连有‘侠气’的人,也不敢再起盗心,不敢指斥奸臣,不能直接为天子效力,于是跟一个好官员或钦差大臣,给他保镖,替他捕盗”。
他们“虽在钦差之下,究居平民之上,对一方面固然必须听命,对别方面还是大可逞雄,安全之度增多了,奴性也跟着加足”。
▼ 清代儒臣的动物式生存方式
说过了侠,再来看看上古的儒和后世的儒有什么不同。
后来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工具的“孔孟之道”,诞生之初其实并不像后来那样充满奴性,而是相当刚健清新。
春秋士人每以君王的师友自居,将自己所学之“道”凌驾于权势之上,合则留,不合则去。这一点,以儒家最为突出。孔子周游列国 ,不留恋高官厚禄,不屈服于任何政治权威,只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相较孔子,更锋芒毕露。孟子性格外向,感情丰富,行事张扬。他自负到公然宣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他特别强调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与国君交谈之际,毫无奴颜媚态:“说大人,则藐之,勿视之巍巍然。”胸有浩然之气的他,居然敢说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话,在后世看来几乎有点大逆不道。
中古时代,虽然在世俗层面,儒学信徒对皇帝和权力秩序服从尽礼;但是在精神层面,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以“圣人”自期,追求“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希望能实现自我完善,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格独立。
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严光,曾出山帮助刘秀取得天下,刘秀登基后想召他做官,他不肯接受,而是隐居富春山耕钓自娱。及至唐代,虽然唐太宗发明了使天下英雄尽入我毂的办法,但李白仍然可以做他的帝师梦,希望自己能在“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逃离权力的控制。
到了清代,大儒们却已经完全被驯服成了“绕指柔”的奴才。儒学要求人们忠君孝亲,历代莫不大力提倡。然而清代帝王认为,一个大臣如果过于注重自身修养,也会妨碍他们不打折扣地为皇帝服务。作为臣子,不但身体要属于君主,心灵也应属于君主,不应有任何自己的独立意志、个人尊严。
雍正皇帝就曾直截了当地在《朋党论》中说,“要根除朋党之源,那么全国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要统一思想,那么一切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你们各位大臣如果将朕之所好者好之,所恶者恶之,是非画一,则不敢结党矣”。
清代儒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思想、无操守,除功名利禄外无所关心。他们选择了动物式的生存方式。在皇帝明察之下,他们老老实实,卖命效力,以图飞黄腾达;皇帝一旦放松警惕,他们就大肆贪污,尽一切可能盗窃皇帝的家产。什么操守、尊严、人格,对他们来说都是不着边际的空话。
▼ 五百年诗坛,没有激情和冲动
最后再让我们来看看诗歌中反映的精神面貌。
《诗经》里面有许多篇章,大胆地描写爱情,甚至性爱。例如《诗经》的《野有死麇》: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意思是说,一个少女动了情,吉士就趁机挑逗她。最后三句很生动地表现出那个少女和男子一起走向密林深处的心情:轻轻地走,慢慢地走,不要急躁,不要碰我腰间的佩巾,不要惹那黄狗吓人地汪汪叫。
这首诗不直接写性,只是描写二人向林中深处走去的心情,多么含蓄,多么自然健康。那时中国人的自然本性还没有被后来的文化阉割。
先民们的天真烂漫和心无杂念,如同狂风暴雨洗后的天空,高远而纯净。《诗经》里面充满了生命的欢欣,充满了野性、活力、大自然和美。所以孔子对《诗经》的评价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唐宋时代,中国人在思想上不再有原创力,但是文学艺术方面的创造力却突然勃发。唐诗展示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生命力,精神蓬勃、气象光辉,其风格或高昂明朗,或雄浑壮大,或具“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
宋词则为中国人表达情感的细腻化、生活化开辟了新天地,其清新婉约更胜唐诗一筹。李泽厚说:“只要中国人还说汉语,只要中国人还用方块字在进行写作,那么唐诗宋词的魅力是永恒的。”
然而明清500年,所谓诗人们的才性、阅历、学识均大幅崩塌,他们以拾前人余慧为荣,不敢越藩篱一步,写了大量模仿杜甫或者黄庭坚的诗。500年的诗坛,没有激情和冲动,没有真性情,甚至没有真表情——除了纳兰性德外,中国居然再没产生一个有影响的诗人。
▼ 失去创造力、感受力,就没有了灵魂
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伟大的民族。他们创造着,体验着,发现着,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
宋代以后的中国人,却只是前人的影子。他们不但失去了创造力,也失去了感受力。他们画地为牢,处处模仿着过去,重复着过去。书法家以重复前人为最高标准,诗人以写得像唐或者像宋而沾沾自喜。
遇到花朝或者月夕,或者其他任何人生情境,他们都已经形成固定的解释方式、感受方式和表达方式。中国只剩下一个外壳,没有了灵魂;社会如同一潭死水,散发出一种腐败气味。
从上层到下层,人们都既狡猾又愚昧,既贪婪又懦弱。用汤因比的话来说,这种生活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存在”,“它之所以能活着只是因为它已经僵化了”。(汤因比《历史研究》)如果说这几百年中国人有什么进步,那就是在政治厚黑学和民间骗人造假术上的进步。
宋以前的中国人和宋以后的中国人,确实已经成了两个物种,其差别就好比一个好罐头与一个变质的罐头,或者说是钻石与石墨——虽然同是由碳原子构成,性状却已完全不同。
中国人的性格历史,如同我们的黄河,先秦是上游,清澈见底;汉唐是中游,虽泥沙俱下,毕竟有波涛汹涌之雄大气象;明清是下游,已经常断流、奄奄一息了。
】】】】】】】】】】】】】】】】】】】】
从五行角度解读《红楼梦》人设——王爷与女主
原创 凭栏翠袖 凭栏望远 昨天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五行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及转化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
后人根据对五行的认识,又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在“五行生克”定律上面。
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事物之间关系是相互克制的;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从方位和颜色上看,东方属木为青色,西方属金为白色,北方属水为黑色,南方属火为红色,中央属土为黄色。
《红楼梦》中的人物设定也暗合了五行的规律。
四大郡王的五行
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就在荣禧堂看到了东平郡王穆莳给贾家写的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当初四王八公跟着太祖打天下,这四个郡王都是异姓王,如同关张之于刘备,因为功劳大,所以被皇帝视为兄弟,封了王。曹雪芹设计他们的姓氏时,按照五行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四个姓。北方主水,所以北静王姓水。东方主木,这位东平郡王就姓穆,可以推测,西宁郡王必然姓金,南安王应该是姓霍。
东王穆家,是贾家的同僚、战友,又是同乡,这在四王之中是独一无二!能给贾家正堂写对联,说明穆家与贾家交情非同一般。而后边说是世教,弟。世教就是世交,说明这位穆莳王爷,并非是贾源那一辈,而是贾代善那一辈了,他自称是“勋袭”,自然是从父辈袭下来的,因为父辈之前他家还不是王爷。这个“弟”的谦称,应该是指着对应代善,尊代善为兄。
这说明,在代善(也就是宝玉爷爷)在世时,贾府与东安郡王府的关系是通家之好。书中北静王和南安王府虽与贾家来往密切,但也没到这种兄弟相称的地步。这幅对联应该是写在贾家极盛之时,当时因为有东王的支持,贾家在政治上一帆风顺。
五行中,东方属木,木生火。贾家祖籍来自南方,所以,可看作是火的属性。当东平王府与贾家交好时,贾家是兴旺发达的。
然而我们看到的原著描写中,东王府与贾家几乎没什么往来,秦可卿丧礼上,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以及北静王本人都亲自来吊唁,而东王府只搭了祭棚,没有主人来。
到了贾母八十寿辰时,来贺的权贵中主要是北静王、南安郡王、永昌驸马、乐善郡王。可见,四王之中,南、北与贾家过从最密,东西较疏远。尤其是东王府,与贾府几乎没有任何人员往来。
这暗示着贾家已经失去了能生旺他们的力量,贾家的败落是大势所趋。至于东平王府为何与贾家断交,详见我的《生活态度高度一致的贾母贾赦母子分居背后的难言之隐》一文。
作为同样是火的属性的南安郡王与贾家交好,有点儿抱团儿取暖的意思。而北静王与贾家的交好则绝非吉兆,因为北方属水,水能克火。
北静王在政治上野心颇大,表面寄情风月,实际在家中聚集了不少名士高人以图大业。他也有意拉拢贾家,然而宝玉年幼无知,无心仕途,贾珍等人则只知高乐,也对政治斗争不感兴趣。
北静王渐渐发现贾家人物都不堪大用,唯一可用的王子腾又忠于皇帝。他就逐渐把四大家族视为弃子。当权力斗争的火焰燃起,骑墙观望的贾家很快会成为遭殃的池鱼。
四位小姐的五行
贾府四姐妹的个性,有如四季的特性。
元春是春天般的个性,她积极进取,热衷于争名逐利,为家族获取荣耀,直到觉得“高处不胜寒” 。
迎春是夏天一样的女子,她所居住的缀锦楼是花团锦簇,紫菱洲适于夏天观赏荷花,也是永昼敲棋的好去处,她本人的个性也象“桑拿天” 一样,闷热粘腻、令人不爽。
而探春则象秋天般成熟爽快,冷静智慧,所居住的秋爽斋也是秋景最佳,种有芭蕉和梧桐 。
到了惜春,她的个性则归于彻底的清冷孤寒,甚至冷酷无情,就象天寒地冻、万物寂灭的冬天。她居住的暖香坞也暗示了她所属的季节。
春夏秋冬四季,正好对应五行中的东南西北。
所以,以此类推,元春是五行中的木,主东方。东方在四个方位中是最尊贵的,元春在贾府四姐妹中,也是地位最高贵的一个。她嫁给皇帝,成为贵妃,为苟延残喘的贾府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虽然元春的宫廷生活并不快乐,但是对她来说,为家族争取荣耀已经成了一种惯性,甚至可能成了一种志趣。所以才会有“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的她。她给大观园题诗曰: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这是说大观园,也是说她自己如今的地位和贾家如今的声势,是经过多少人多少代的努力积淀下来的。又说“天上人间诸景备”——这一句究竟还是透露了些许得意之色,跟原来牌坊上挂的“天仙宝境”其实是异曲同工的意思。元春心里还是很激动很得意的,她终于不辱使命,为家族赢得复兴走出了完美的第一步,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所谓东风,就是家族中的男性人才。历朝历代外戚专权都需要里应外合。武则天虽能干,还是要找侄子武三思作帮手,杨贵妃虽然据说是“看女却为门上楣”,但是也必定要有杨国忠这个好哥哥才行。
可惜贾家男子中没什么能提起来的人。贾敬是指望不上,贾赦是好事不干坏事做绝,贾政是个迂腐平庸的好好先生,贾珍是只图享受人品低劣,贾琏虽然是外务上不错,但能力和才学也有限。也许这就是贾元春为什么寄托了那么大希望给宝玉的原因吧?她深知君恩难测,自己得宠只是一时,裙带关系未必能长久可靠,只有迅速扶植起贾家新生的政治力量才能真正重振家声。
元春这块木,需要有水才能生旺。贾家男子中唯一属水的,是贾珠,因为珍珠出自水中。可惜贾珠早逝,元春失去了助力。
贾家这盆火,在失去了东平王府的生旺之力后,因为有了元春这个新的“木”而得以在衰败前呈现了一段短暂的繁华。可惜后继乏人,没有水来生木,导致木的早早衰竭。等元春死去,贾家则失去了保护伞。元春给贾家带来的火,只是瞬息的焰火,“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迎春是五行中的火,可以说,迎春这火,也是贾家这盆火的缩影象征。迎春是四个小姐之中最软弱无才的一个,无论是作诗还是猜谜行令,她都是表现最差的那个。而且,迎春深受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每次遇到问题,她的态度总是逃避。
邢夫人的侄女岫烟被安排与迎春同住,以便互相照顾,结果反而生活得更惨。迎春手下的丫环老婆本来就缺乏管束、刁蛮不堪,于是纷纷就此闹事,要求小姐们给零花钱,迎春也无力约束。岫烟跟着迎春,不但得不到照顾,反而要自己当掉绵衣换钱花。对于犯罪受罚的丫环司棋,迎春也只能任凭她被赶走,自己一句话也不敢说。虽然她心里感激王夫人的照顾,但在其受到贾母冤枉时,也是吓得一言不发,倒是探春勇敢出头为王夫人辩解。迎春奶妈偷了她的金凤钗去赌钱,她也不敢索要,反而任凭奶妈的儿媳妇来自己房里大闹。
迎春是个老实人,但“老实是无用的代名词” 。无论别人待她厚薄,都不会得到任何报答或惩罚。她并不以自己无能、没有决断为耻。她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因为许多男人尚且无能,何况于她一个弱女子?这种不求上进的温吞心态,也正是贾家整体的状态。迎春的软弱无能,照应了贾家无法兴旺发达。
探春在五行中属金,她具有金属的冷酷和犀利。她擅长书法和诗歌,性格大气爽朗,并且具有管理的才干和胆识,能把大观园管理得井井有条,还力主大观园经济改革。她能当众替受冤的王夫人辩解,也能为家族命运担忧、旗帜鲜明地反对抄检大观园。
探春满心渴望着外面的世界,梦想自己能变成男孩,离开这个日益腐朽没落的家庭,到外边去“立一番事业”,自由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决定自己的命运。“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可见在探春的心中认为男人可以做的事情,女人也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然而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儿,却也薄命。贾府是火,火克金。探春这个金,在贾府没有前途,只有煎熬和毁灭。最终,为了家族利益,贾家把探春嫁给倒霉的王子,送去海外番邦做人质。从此离开故土,失去自由。
金生水,探春的命运警醒了惜春。惜春是五行中的“水”。惜春在贾府三艳中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各种场合下,她永远都只是个小小的配角。
惜春擅长绘画。但贾母只把她的爱好当作人前卖弄的资本,一会儿要她画大观园行乐图,一会儿要她画宝琴立雪。本来是随兴而发的风雅行为变成了充满匠气的命题作文,惜春在接受了贾母派遣的画画工作后,借机提出请假一年、不参加诗社活动的要求。李纨探春等人都不愿批准,倒是聪明的黛玉帮她说情,热心博学的宝钗帮她出主意,想办法尽快完成绘画任务。黛玉的母蝗虫笑话引起大家一片笑声,而宝钗的多知则令姐妹们赞叹不已。本是要讨论惜春请假的问题,现在改成了林薛二人的表演舞台。出色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众人目光的焦点,而小妹妹惜春则永远无法引起关注。用朱自清的话来说,就是“热闹是她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
惜春的心中常怀着这样深刻的落寞,强烈的自卑也导致了她强烈的自私与自尊,形成了冬天一样严酷无情的个性,连探春也说“我们再傲不过她的” 。因为长久得不到别人的关心,她也变成了一个不关心别人,不为别人着想的人。
当她的丫环入画与自己的哥哥私自传递东西事发后,她立刻要求凤姐和尤氏马上把她带走,“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 。对亲人就更不客气了。她主动对尤氏摊牌,要求与东府划清界限。
她是贾家姐妹中最小的一个。所有兄弟姐妹的悲欢离合都在她成人之前上演完毕,成为她的前车之鉴。惜春勘破三春,也看破了红尘,在被命运拒绝之前,抢先拒绝命运,是一种聪明的选择。惜春不想再重复姐姐们的悲剧。她选择把自己的后半生寄托于青灯古佛,宁可在永远的寂寞中寻求心灵真正的平静。
惜春这个水,在探春的命运明朗之后,终于入了冬,结成了冰。水能克火。惜春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贾家很快也就完了。
四大女主的五行
除了四王和四春,各位女性主角也各有五行。
东方属木,也是四方之中最尊贵的方位,属木的代表性人物就是第一女主角林黛玉。林是双木,黛玉前世是绛珠仙草,自称草木之人,她的生日是“花朝”,惜花、葬花,居处是有大片竹林的潇湘馆,符合青色的特征。木在东方文化中代表着智慧,黛玉最迷人处是她的“灵窍”,她的聪敏、才智使得她卓立群芳,也使得她比别人更加敏感脆弱。
属木的人往往兴趣广泛,且善于说服别人,但是做事容易急于求成,容易走极端。黛玉的性格确实有点极端,喜欢说“死”,属于宁折不弯的个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枝独秀的林黛玉自然无法避免林花谢春红的结局。
林黛玉夜宴抽中的花签是芙蓉,原诗是“莫怨东风当自嗟”,东风指代什么,书里没有明说,应该是指某种上层的浩大势力,也许是封建家长也许是皇权之类。值得注意的是,黛玉诗词中提到东风都是带着怨气的,比如“凭栏人向东风泣”“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任淹留。”,提到西风倒是“倦倚西风”,可见西风是可以倚靠的。东方照应的是春天,黛玉生日是二月十二,是春天的开始,黛玉的眼泪是“春流到夏”,应该是亡于春末夏初。
西方属金,属金的代表性人物自然是薛宝钗了。宝钗有和尚给的金锁,而且肤色雪白,符合金的特色。金对应的是秋,有收敛的含义,符合宝钗的冷静理智特点。宝钗除了红麝串和内衣性质的红袄,似乎没有穿戴过什么暖色调艳丽的服饰。她所吃的冷香丸所需要的药料包括四季花蕊,也都是白色花。宝钗提到东风是“东风卷得均匀”“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提到西风就是“怅望西风抱闷思”。所以有专家分析说黛玉死于春末,宝钗死于重阳节。
属金的人性格刚毅,有时态度比较强硬,有时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宝钗劝宝玉读书便是如此。
南方属火,火是五行之中最光彩照人的,属火的人热情无畏,有领导气质,自信又果断,善于支配别人。但这种人缺乏耐心,不爱为别人着想,越想依靠自己的威力和强制性达到目标就越会遭遇更多麻烦和危险。
属火者多半是光彩照人的美女。传说凤凰浴火可以涅磐重生,凤姐自然是属火的美女。
凤姐喜欢红色,穿大红洋缎窄裉袄,桃红撒花袄,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炕上大红毡条,门上大红撒花软帘。凤姐是“明着一把火,暗是一把刀”,火红的辣子是她的绰号。她是贾母跟前的红人。
北方属水,属水的人善于交际,善于将自己的观点不知不觉灌输他人,他们富于同情心,能利用他人的激情和能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属水的人总是人缘儿特别好。他们懂得克制自己,以忍耐的态度搬开绊脚石。但是他们过分中庸,缺乏坚定性,过分依赖他人的帮助。
湘云的判词是“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她所佩戴的金麒麟,应该是瑞兽水麒麟,她冬天穿的水红褶子,五色绣龙窄裉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都是与水有关的。她虽然自幼父母双亡,又在日益败落的大家族过着艰辛的生活,可是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活得潇洒而精彩。这也符合水的厚德载物的特点。
中央是土,属土的人是很好的筹划者和管理者,能洞察细节,但比较保守,缺乏敢闯敢做的精神。宝玉是玉石,来自土壤,自然是属土的。他是固执的顽石,但是筹划起各种活动或者布置家居来却是一把好手,还能知人善任推荐凤姐协理宁国府。
火能生土,贾家这盆火,滋养了宝玉。等到贾家“烟消火灭”之时,宝玉就真正落魄了。宝玉这个人,只能被贾家供养,却不能反哺贾家。
而同样“明是一盆火”的凤姐,其状态也与同样为火的贾家一致。凤姐最春风得意的时候,正是协理宁国府的时候,紧接着元春封妃,贾家家运旺盛。等到凤姐小产,得了血崩之后,贾家的势态也是一路下滑。凤姐为了贾家殚精竭虑,也被衰败的贾家拖垮了自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宝钗是金,嫁到了贾家,火克金,贾家这火,把宝钗的一生都毁了。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所以宝钗婚姻不幸,终身孤独。贾家败落后,宝玉贫穷难耐凄凉,离家出走,宝钗最终死于孤寂。
宝钗的一生为命运所捉弄:她才貌俱优四德俱全,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真正欣赏她珍惜她的人;她爱上宝玉,宝玉却不爱她,她的个性和教养也不允许她去争取这份爱情;她明白宝玉爱别人,自己也不适合嫁给他,偏偏天意弄人,金玉良缘注定他们要成夫妻;她做了宝二奶奶后对外尽心竭力,对内举案齐眉,却永远无法享受做妻子的快乐。红颜薄命,一至于斯。如果不进入贾家,她也不至于如此。
如果作为木的黛玉嫁到贾家作媳妇,是否会好一点?应该说,有这个可能,因为木生火。黛玉的姓是双木,她吃的药叫做“人参养荣丸”,明显是对荣国府有利的。不过,对于贾家这一大盆火,黛玉小小一块木能有多大作用也不好说,加上全书走向就是摧枯拉朽的衰败末世命运,所以作者根本不会给黛玉嫁入贾府的机会。
这几个人之间也是彼此相生相克,有趣的是,这些生克都是不以他们各自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土能克水,湘云最喜欢跟着宝玉玩,给宝玉梳辫子、做针线。可是宝玉喜欢黛玉,把湘云做的扇套也给黛玉剪了——只要黛玉能高兴,宝玉就安心了。这令湘云感到愤慨,她一眼看出黛玉“辖制”了宝玉,没办法,木能克土嘛!
湘云并不喜欢黛玉,但是她的出现总能给黛玉带来喜事。湘云与黛玉同住,宝玉越发要往黛玉屋里跑;湘云陪袭人抱怨黛玉小性,引发宝玉对黛玉诉肺腑;湘云来贾府办螃蟹宴,宴后的菊花诗社上黛玉夺魁;因为有湘云的陪伴,黛玉的中秋节也并不寂寞,二人赏月联句,同与妙玉论诗……因为水能生木,所以湘云总能出乎意料地给黛玉带来惊喜。黛玉也从来不真正生湘云的气,往往是前脚吵架后脚就拉她一起玩。
可是黛玉也有烦恼,宝钗的出现令她不安,无论怎么讽刺打压都不能伤及宝钗,而宝钗偶尔反击她却总有奇效,比如滴翠亭的“嫁祸”公案和“负荆请罪”的双敲。这就是金能克木的表现。
湘云喜欢宝钗,宝钗不但能体贴她,还能听她诉苦家里的烦难,肯替她安排螃蟹宴,湘云说,如果宝钗是她亲姐姐,就算没有父母也不要紧的。这是把宝钗当作了最亲的亲人了。金能生水,所以湘云依恋宝钗。
而凤姐却并不喜欢宝钗,她看透宝钗是个厉害角色,“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这种人心里明白却嘴上不说,且有文化而身体好,比凤姐更懂世情,如果这样一个人做了宝二奶奶,管家大权就不能被凤姐独揽了。而且宝钗显然不太跟凤姐交心,也懒得帮她。甚至在贾母跟前说“凤丫头再怎么巧,终巧不过老太太去”。
俩人处事方式和价值观都不太一样。凤姐抢阳好胜,宝钗则尽量掩饰锋芒。她俩并不投缘。只是因为彼此的精明理智,她们的矛盾冲突并不激烈明显。
所以,凤姐看见宝黛被宝钗讥讽,就出来说“大热天的怎么吃生姜”,暗示宝钗适可而止;抄检大观园时,凤姐故意不抄宝钗的蘅芜苑,宝钗无法自证清白,只能次日搬走。这是性格不同、立场不同的两个表姐妹之间的隔阂,也是火克金的宿命。
凤姐明白,在贾府最重要是讨得贾母欢心,而贾母最疼爱的,莫过于宝玉。所以,凤姐所作所为完全围绕着有利于宝玉这一目标。宝玉要吃什么,要玩什么,只要告诉凤姐,都可以立马照办。宝玉对凤姐也是格外亲密,从来不怕给凤姐添麻烦。这是火能生土的表现。
黛玉与凤姐的关系是极好的,黛玉一到贾府,凤姐就开始抓乖逞才。凤姐有时还会找黛玉帮忙做事,平儿在邢夫人替贾赦求娶鸳鸯的过程中表现有点消极,也是借口被林黛玉叫去才使凤姐躲开了邢夫人的暴击。凤姐建议冬季在大观园开小厨房,免得弟弟妹妹们走出园来吃饭灌一肚子冷风,“第一林妹妹如何禁得住?”引得贾母赞许了凤姐好一大通。
因为黛玉性格孤高、不好俗务、又体弱多病,如果她做了宝二奶奶,凤姐依然有机会执掌管家大权,所以凤姐也希望这桩婚事成就,所以她会说“你吃了我们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这样打趣的话。看见元宵宴会上黛玉失态给宝玉喂酒,她就提醒宝玉不要喝冷酒,其实就是提示他们不要忘形。她知道宝玉黛玉的微妙感情,也支持他们的婚姻成就,因为这对她是有利的。可以说,黛玉是助力于凤姐的。木能生火,凤姐这样趋利避害的人,自然是亲近黛玉而避讳宝钗了。
宝玉最爱是黛玉,却无意中总能给宝钗制造表现机会,第三十五回,宝玉想勾着贾母赞黛玉,不料贾母却赞起了宝钗。宝玉的白海棠成为第一届诗社的主题,虽然宝玉拼命赞黛玉的诗好,夺魁的却是宝钗。宝玉在端午节奚落宝钗像杨贵妃以取悦黛玉,却引发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的反击,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从此黛玉也不敢轻易讥刺宝钗了。这也是土能生金的表现。每次有宝玉在侧,宝钗的优点就有机会展现了。
读过五行知识,再来解读红楼人物,确实令人思路一新。
《红楼梦》中的五行运用还有不少,后文咱们再慢慢细聊。
喜欢的话,就点个“在看”再转发此文,给朋友们看看你的品味吧!
欢迎关注凭栏望远公众号。
更多交流欢迎添加作者微信
|